关灯
护眼
字体: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1251)

作者: 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比如一个小孩子,她的妈妈经常说隔壁的小明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人家,这时候小孩就会产生自卑感了,觉得我是个笨蛋,妈妈不爱我。

如果妈妈说的是,隔壁小明虽然学习好,但是你也很努力,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这时候这个小孩就会产生优越感,妈妈是爱我的,我只要努力,就可以超越别人。

所以自卑感带来的大部分怪异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缺爱。小时候的环境没有办法选择,也不是每个父母都会正确地教育孩子,他们都是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在教育。

有自卑感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试着让自己忙碌起来,用真正的成绩去建立自己的自信,在自卑这件事上,只有自己救自己,别人是没有办法的。

回想这些年,眨眼之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了。

人生中有几个三十年啊?

这一想,似乎自己还真没有什么事做的特别成功的。

可大的没有,小的……却是不少吧?

哈,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带着不自信吧?

看来,李笑来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有时候,一种情绪没办法改变的时候,就用另外一种替换它。

不如说,高兴的时候,肯定就没办法悲伤了。

那么同样的,有了优越感,自卑感就会被取代吧?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人天生就有自卑感,也天生就有追求优越感的本能。但是追求优越也有两种,一种是与社会共生的优越,一种是追求个人的优越。

个人的优越,需要的先决条件太多,要不先来与社会共生的优越?

楚丽华在试图为自己找着捷径。

阿德勒也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与社会共生的卓越才是真正的卓越。

因为虽然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就算我们某个人再牛再厉害,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我们的成就都是建立在现在社会已有资源的基础上的。

这种优越感是对比自己,发现自己有进步,发现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和我们所说的纵向比较有点类似。

之前我们也说过,如何建立自己的自信,是拿自己和以前的自己比较,而不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同时,别人对自己的敬佩也是我们优越感的来源,这个很容易理解,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同时优越感还有唯一性,这也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既可能是我们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技能,也可能是我们独特的性格,也可能是我们之前的特殊经历,总之都是别人所没有的东西。这是追求社会共生的优越。

这一看,似乎,自己以前真的也做过不少类似的努力吧?虽然那个时候对这些各种名词并未知晓。

但追求个人的卓越,楚丽华还是有些放不下。毕竟生活在这样一个处处有人做对比的社会里。

这种方式简单点来说就是通过打压别人来获得快感,或者是通过炫耀来获得关注,通过抨击别人,让别人不爽来让自己痛快,忽视了别人的需要,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比如说那些喜欢做一些过激行为哗众取宠的人,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关注自己。

这样的追求优越其实叫作优越情结,就是为了显眼而显眼,为了优秀而优秀,觉得快乐的方式就是让别人一下子感到自卑和不高兴。

被阿德勒这么言辞直接的一解释,楚丽华有些讪讪。

自己总是说青云飞是这样的人,其实自己也未尝没有一点这样的想法。

哪怕,是某个方面比其他人稍微出众一点,也会让自己欣喜不已。

特别是还被母亲灌输了和身边亲戚朋友,邻里邻居之间的攀比心理。

人啊!虽然嘴上各种嫌弃母亲的各种做法,不知不觉间却还是各种模仿的。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进步的底层动力;遗传等先天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目标,也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合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个人价值。

阿德勒这些理念是建立在他个人经历上的,是他亲身测试过有效的。

同时也不是单个案例的特殊,而是自成体系的一流派心理学。

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三大巨头。

第957章 共生的两面性

阿德勒和荣格本就是弗洛伊德门下弟子,只因学得用心,悟得透彻,才得以自立门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有一位小朋友,他的童年有点惨:从小就体弱多病,差点因为肺炎死掉,还得过佝偻病,所以个子很矮,运动能力也差。

就连运气也不太好,他居然出过两次车祸,成绩也不行,班上倒数,所以整个人就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