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1215)

一边收拾一边规划。

三叔给公爹来信了,让镖局给转的信件,说让公爹去那面挑起毛皮那一摊子,外面零散的皮子看看转给可信的人。

最让大丫高兴的是,三叔还让公爹最好带夫君和她去,夫君要被教一教管账的事,然后他们两口子去京城看守会宁特产店卖货银钱。

说那面眼下是雇的,经手的银钱太多,长此以往,不太那么放心。

公爹自从接到那封信,高兴的喝多过两次,吃饭时也总提三叔这个那个。一口一句我兄弟,连亲家什么都不叫,直接兄弟。

而如今,三叔又被破格连升到府尹,她公爹更是一副做梦都要笑醒的样子。

“夫君,你去压些水,有没有人用,快过年了水缸里也要装满水。”

隋绍波憨厚的一点头,“等回头,你想着些提醒我,过年前买几条鱼送来,你再嘱咐大哥他们贴对联挂灯笼。”

“夫君,我还一直没问你,咱俩要跟着会宁,听那意思,以后还要去京城,婆母会不会不高兴?”

“不是会宁,你又说错,是黄龙。”

小夫妻俩会心的一笑,是,府尹啦。

然后邵波才说,哪有不高兴,他娘搞不好都要带着弟弟一起和爹走,就是祖母不知道怎么安排,。

爹舍不得给祖母还给大伯养,都养大半辈子了,只要在家,就要陪祖母吃饭说话的,即使老人家都糊涂了,那冷不丁的也怕受不了。

爹常说,有娘在,咱就还是个孩子。没娘了,可怎么整呦。

再一个,邵波没说出口的是,娘对大丫满意极了,那是因为他全家都记得是三叔救下爹和他的命。

大丫没嫁进来前,娘就总念叨,感谢三叔一辈子,那是一辈子也还不起的人情。

还是爹嘱咐说,小两口要感情好才凑一堆,咱娶宋家女是为还恩?人家姑娘是缺鼻子是瞎眼睛了,用得着咱娶来还恩嘛,外面不要太争抢知不知道?

你别恩情恩情的,让儿媳妇进门听着别扭,以免多心是恩情才娶,心里明白要厚待就得了。

所以,大丫总是时常心细的爱瞎想,就怕娘不乐意。

实际上哪有,娘倒是在收着对大丫,就怕对儿媳太好说秃噜了是恩情。

……

又十日后,长长的响马队才回来。

这家伙罪遭的,脚底下全是冻疮,脸上的面罩厚厚的一层霜。

尤其富贵,停经落脚地半夜都能被折腾醒。

一点儿招没有。

经常有人睡毛楞起来检查他怀里的银票还在不在。

尤其郭老大和宋福寿,经常性地骚扰他。

没进城时,富贵他们还纳闷呢,今日怎么有这么多百姓着急忙慌进城。

这些“傻子”此时还不知道,今日,是宋知县搬迁。

宋福生站在官衙门口,陷入失语中。

来送别的百姓们也不吱声,就瞪眼看着大人。

“我……大家伙不要这样,本官不是不管你们了,本官还是你们的知县。”

第八百零三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两章合一)

百姓们道理都懂。

听说,会宁知县的位置空着,空一日,就代表宋大人会多做一日他们的青天大老爷。

即使会宁知县被派来新人做,宋大人高升府尹,知县又越不过府尹去,宋大人依旧会管他们。

听说,宋大人虽然要搬去府城住,但是这面的山货站、花岗岩站、滑石站等等,包括县太爷娘亲的点心店,都有留下不少管事的亲人,还照以前那样该怎样就怎样。

想必,有宋家的亲属们在,就不会和宋大人断了联系。

宋大人会时常知晓他们会宁的消息。

可道理懂是懂,还是敌不过不想让宋福生走。

百姓们看到钱佩英和宋茯苓他们的车从后街出来了。

知晓亲眷一出来,大人也会坐进车里跟着离开,纷纷穿着大棉袄二棉裤,头上扣着打补丁的棉帽子,情不自禁地向前。

他们就是个老百姓,他们哪有资格和大人说出什么挽留的话。

更何况,高升不该是天大的喜事吗?是会宁从上至下同喜同贺的事。

可到了送别这一刻,他们还是敌不过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您是我们盼了太多年的父母官,您能别走吗?

从您来以后,家家都不用费脑子就能挣到点儿钱。

家家都会有盼头边吃饭边笑着讨论:

哎呀,明年咱家日子应是能更好过。

大人说了,明年能让咱们从春天一直忙乎到冬天,闲不下来,不像今年就干这么俩月。

从您来以后,关乎生计的粮、盐、布匹、棉花价钱慢慢下降,您知道有多少百姓在买这些时,当场露出过惊喜的表情?

一人回村喊,便宜啦,便宜啦,全村跑出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