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监司大人,我可以!(6)+番外

“臣有事启奏。”鸿胪寺卿郑舟率先出列道:“昨夜事发后,北燕副使震怒,称已将四皇子身故之事如实传奏北燕皇帝,无论如何,都要大齐给北燕一个交代。”

“如何交代?”兵部左侍郎元禹出列质问:“众所周知,北燕想夺回朔北六州之心不死,若其趁机索要朔北六州,难道我们也拱手相让?依臣看,梅苑一案究竟如何,还需进一步查明。皇上威加海内,岂能受制于区区北燕蛮国。”

郑舟回道:“正是因为朔北六州,我们才要先发制人。北燕皇子于齐国都城遇害,齐国当率先表态堵住悠悠众口,则不失大国气度。届时北燕再来索要朔北六州便是得寸进尺了。”

元禹略一思忖,肃然禀道:“皇上,当年朔北盟约时限二十五年,今已过二十四年,关于朔北六州之归属亦当从长计议。北燕养精蓄锐多年,于朔北六州志在必得,如此关于梅苑案更当谨而慎之。”

参政大臣范铎接过话来,道:“元大人所言甚是。当今四国表面看似平衡,实则暗斗早已如火如荼。南梁东越愈发壮大,不可不防。是以关于北燕一事,臣以为当以稳固两国邦交为主。”

话锋一转,又道:“君子弘毅,当常怀天下,以仁德为己任,以信义为立身之本。当承君之托,担民之愿。当不避其难,以一人之身换天下之宁。卫公子刺死北燕皇子于众目睽睽之下,事实俱在。若无确凿证据,实难安抚北燕。”

言外之意,卫昭杀人乃无可辩驳之事,当承担责任。此言一出,亦有附议者众多。

梅苑案发,盛京四纨绔皆在现场,而今日朝会,文臣之首的丞相陆鼎和武将之首的镇国侯卫儒却都有志一同的不发一言,冷眼旁观。

关于朔北六州一事,早在年初朝会便已被提及,只是朝臣立场不同,或战或和,各持己见,至今不曾有定论。梅苑案的棘手之处也正在于此。

元帝半眯着眼睛扫视群臣,最终将目光落在卫儒身上。许是察觉到皇帝的视线,卫儒终于站了出来。

“臣有愧,裙屐之徒卫昭,于社稷无寸功,于百姓无寸绩,承蒙皇恩浩荡,得享富贵安适,却不思报国,实乃贻玷阀阅之辈,亦是臣教导无方,臣难辞其咎。然此事关乎国体,干系重大。所谓圣人以天下为度者,当不以己之私情而伤天下之功。臣不敢妄议此事,全凭皇上做主。”

论起来,卫昭可算是元帝的小舅子。今卫儒一番话便是叫元帝不必顾念私情,秉公处置。朝臣皆赞镇国侯大义。

这糙汉搜肠刮肚说了这么一套文绉绉的话,元帝颇有兴致的瞧了他一眼,随即收回视线。

“众卿家说了这么多,朕知诸位心中所想,皆是为我大齐江山社稷。此事既发生在盛京,我大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南府监司带回一则消息,朕思量许久,遂将此案转交南府彻查。”

众臣一片哗然。

南府主管情报刺探,抓捕各国细作,没有人知道南府都有什么人,只知道这盛京城中每天都有人无缘无故的消失……

若此案移交南府,案情必是极为复杂。

卫儒一颗心又提了起来,若在北府手里,至少还能看见。可南府中人一向行踪不定,南府衙门形容虚设,空无一人。也不知昭儿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卫昭是个闲不住的人,这间屋子没有隔间,四四方方,一目了然。他转了两圈便觉无趣。

忽听窗外有响动,卫昭腾的从床上跳起来,三两步蹦到窗前。只听得锁扣声响,窗户被人从底部往上一托,露出一条半掌宽的缝隙来。

卫昭恍然大悟,这窗子竟是上下推移的!

他趴在书案上,将下巴搁在窗沿上,一双眼正好能透过这缝隙看到外面。

只是还不等他细瞧,便被碗盘遮住了视线,鼻子闻见香气,肚子也不争气的叫唤起来。

卫昭不情愿的从书案上下来,巴巴瞧着从窗外递进来的一道道菜色。窗外那人不出声,送了饭锁上窗便离开了。

卫昭撇了撇嘴,嘟囔道:“留个缝儿能怎么地,我又不是长虫,恁窄的一条缝也能爬出去。”

话是这么说,这菜色却是十足的合胃口。他一边品尝一边寻思,都是通察府的大狱,怎么区别就这么大呢。

吃饱喝足,卫昭打了个饱嗝,心里开始琢磨南府把他要来是在打什么主意。

事发时已是傍晚,家中得了消息时,宫门已落钥,爹爹在没有弄清事实时不会冒冒然进宫。长姐素来沉稳,也绝不会在此时跟皇帝姐夫求情的。那么南府监司半路劫人,难道是有了意外消息了?

可若无皇上授意,洪坤岂敢擅作主张逼自己认罪。就算他与镇国侯府有些旧怨,也不会用如此直接的手段对付卫家,除非他脑袋被驴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