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媚娘说小学(21)

作者: 姜悠 阅读记录

刺史

入学第二年的二月,第三张多米诺骨牌倒下了,这次推牌的人是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二月,太宗下诏停止世袭刺史。

“世袭刺史”这件事若要细细说来,还得从后来在我入宫那年说起,前年也即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太宗封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世袭刺史。

这种“刺史”将世代相传,除非犯有大罪,否则世袭。刺史的官有多大呢?在唐初的时候,一个刺史管着的地方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省,那个时候的宰相是三品官阶,而刺史是从三品官阶。

“世袭刺史”这一制度并非太宗首创,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就曾实行,其后西魏及北周初均沿袭过这一制度。很明显,这一制度跟商周时期的诸侯国类似,太宗这一行为有开历史倒车的嫌疑。因此,后世曾有人揣测太宗这么做其实并不是真心想分封,只是想借此捧杀功臣。毕竟纵观历史,在秦灭六国实行郡县制以后,外姓功臣接受列土封疆的事情也有过,比如汉代著名的楚王韩信,下场那叫一个惨呐!

或许功臣们也是这么想的吧!当时受封的十四位功臣如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等,联名上书,坚决辞掉世袭刺史之位。为了劝陛下收回成命,长孙无忌甚至带着他的儿媳妇去劝说——他的这个儿媳妇可不一般,那是太宗与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

顺便说句题外话,这李丽质的驸马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嫡长子,这时已经官居宗正少卿,但崇贤馆一开学,便被赶回去陪太子“读书”了,这崇贤馆也是要考试的,考试内容比照弘文馆出题。已经参加工作的长孙冲驸马不但得参加读书考试,而且工作还得照常做,真是太惨了!——每次想想他,我就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可以,毕竟有人比我过得更糟心!

听说,当时长孙无忌带着儿媳妇在陛下面前哭了,他对太宗说:“我们追随陛下披荆斩棘,才创立了大唐基业。如今天下统一了,却要让我们离开陛下去外地世袭刺史。我们实在是舍不得离开陛下啊。让我们离开陛下,这比流放我们还让我们难受啊。”——我觉得长孙无忌实际上是在说:什么刺史,那就是流放!我们那么辛苦追随你打下了天下,眼看着可以享福了,你自己留在长安享受这花花世界,却把我们赶到犄角旮旯去吃苦受罪,你还有没有良心?你看好了,我去了,你心爱的女儿也得跟着去,你忍心吗?

陛下听这话后,非常生气,他说:“朕分封土地给功臣,其实就是想让你们的后代做大唐的藩篱。一旦大唐有事,就是希望你们的后代保卫大唐。我是真心实意想和你们共享富贵啊!”

太宗真是这么想的吗?我觉得应该是真的吧!毕竟那些年陛下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封建亲戚,以为藩卫,安危同心,盛衰一体。”(把亲戚分封到各地当诸侯。一旦大唐朝廷受到威胁,亲戚们就会带兵勤王拱卫朝廷。)——这句话我可是记得太清楚不过了,没办法,它被列入了教科书,是我们小学必考知识点,所以说,位高权重的人话不要太多,累死个人了!

后来太宗和十四位功臣就“世袭刺史”一事展开了多次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最后太宗败北,只得收回成命。

为什么这件事也成了一枚影响李治的“多米诺骨牌”呢?只因为那年太宗下诏封十四位功臣的同时,还封了另一批人当刺史:荆王元景等二十一王。虽然二十一王并没有推辞这一恩典,但是“停止世袭刺史”时并未将他们排除在外,而李治和他的皇兄如吴王李恪等均在此列。

于是那一年二月圣旨一出之后,李治“老大”的手底下就有人开始打小算盘了——毕竟“世袭刺史”这可是一块大蛋糕,如今被收回去了,未来的福利可就要大打折扣——本就是以利诱而聚的人,因利薄而散也是正常。

我听到消息的那天,正是春寒料峭时,那时,李治就坐在我身旁不远处,看着远方,低声地跟我念叨这些,正在花园里晒着太阳的我昏昏欲睡,也就没有挪开,只得听任他扰人的话语钻入耳中,反正我是不会回应的——你过得不好,活该!谁让你不帮我的,如果当初你肯帮我求个情,我现在早就在宫外自在逍遥了!还想我理你,没门!

那时我跟李治冷战已有数月,说起这事我就来气。那次中秋节后,家中就传来消息,说一切都打点妥当,让我赶紧递表请求出家——别误会,我可不是什么虔诚的信徒,我入宫纯属意外,现在害我当初不得不进宫避难的事情已经平息,自然要出宫的,可惜这五品才人的身份有点麻烦,所以就“曲线救国”——先出家了断与陛下的尘缘,之后再找个机会悄悄地还俗,必要的时候更名换姓,从此人间逍遥!

上一篇:云舒不知意 下一篇:从此女帝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