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当符师[年代](460)+番外

作者: 庄园主 阅读记录

她心里一动,到底还是希望女儿有符篆的天赋的。

不说别的,有一手别人不会的本事,未来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

京市的环境其实不是太好,也经常被网友吐槽,但是今年秋冬大家明显感觉到了不一样。

此时,国家新闻电视台在报道国家多年来植树种林防沙尘的成果。

屏幕上放出一张张的图片,光秃秃的黄土地、黄沙,都被绿色的林木覆盖。

被风沙侵袭的草原面积也恢复了,母亲河两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此外,各大城市的河流、湖泊都得到有效清理,因开采资源、发展工业等而污染严重的地区,也在逐渐恢复。

这一些变化是快速但又缓慢的,大部分人们都没有察觉到。

但新闻一发布,本来被人忽略的东西,一点点被提起,大家在惊讶的同时也为此而感到欣喜、自豪。

地球环境愈发严峻的当代,他们的国家一直默默地植树种林改善着环境,用实际行动打那些只会谴责却从不行动的人的嘴脸。

只有少数人才知道,为什么今年会在新闻上公开植树造林的成果。

国家植树造林不是这几年的事,坚持很多年了,但为什么选择今年?

只因这几年植树造林成活率几乎达到了百分百。

这里头都是符篆的功劳。

奋战在植树造林一线的人,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人,种一片树苗,存活率是多少他们都心知肚明。

现在树苗成活率高,成长速度快,即使官方的解释是新研究的树苗,但他们都清楚,肯定不是如此。

不管怎样,看着一片片黄沙被绿树掩盖,那种成就和自豪感是谁也无法夺走的,他们曾经美丽的家园终于回来了。

符篆依然没有公开,但私底下,该知道的人都知道。

古如月的铺子里只卖少部分的符篆,往往上架就被抢光。

她的功劳,也无人得知,注定只能留在档案中。

古如月和罗盛延对此并不是很在意,在做这一些的时候,他们就没想过要扬名。

深夜,儿子和女儿睡得香甜,罗盛延在阳台摆上一张小桌子,放上两个坐垫。

古如月做了两个小菜,又拿了一瓶青梅酒。

“干杯。”两个瓷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

一阵风吹来,天上的云散开,月亮的脸露了出来,温柔照着人们的梦乡。

“月亮好亮。”古如月抿着酒,笑着说。

“以后都会很亮。”罗盛延吃了一块烤杏鲍菇,在大家的努力下,现在在城市,也能见到满天繁星了。

古如月拿起瓷杯,轻轻碰了下罗盛延的:“愿越来越好。”这个世界的以及书里世界的人们。

“我们都会幸福的!”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画下完结的句号,剧情偏离得有点厉害,但感谢一路走来的读者们,爱你们!

其实我是个完结苦手,当初这本书计划过年完结,然而碰上疫情及某些因素,一拖再拖……

再次感谢,我们有缘下本再见,么么!

第233章 番外之梦

古如月一直都有整理资料, 把所有跟符篆有关的东西都留下了,没有任何一点藏私。

她病得比较突然,走得也比预期的早, 但她相信刘绪。

这个跟着她最久、天赋最好的徒弟,一定可以把符篆完整地传承并发扬下去。

除了刘绪, 就是书中的女主林源清了。

她有系统, 后来又跟着古如月学习了制符,没有意外的话,对于符篆的传承, 她也是要出一份力的。

八十年代的华国, 改革开放, 许多的新生事物, 但是没几年, 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堵住了许多的漏洞和空子。

经济在复苏,人们的思想在转变, 但是国家研究所和研究基地的研究员们却感觉不到这一些变化。

他们沉浸在新的灵感和新的技术中,诚然国家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古如月留下的神奇的符篆,帮他们解决了非常多的问题。

一个个的难题被破解, 一样又一样的能强国利民的设备被生产出来,逐渐应用到军事和生产中去。

刘绪作为古如月的大徒弟,又是掌握了所有传承的人,受到国家极大的重视。

而他的家族,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借着这一股风,把生意做到国外, 又从国外购进国家需要的资源。

国家一直在默默发展着,在建国四十周年前一年,肃正社会风气和秩序,同时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收回了宝岛。

消息传出的时候,举世皆惊,面对其他国家的谴责,华国镇定自若,丝毫不怕。

与此同时,发生了多起边界冲突,然而华国新型武器、战机等的流了亮相,震慑了住了所有不安分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