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当符师[年代](34)+番外

作者: 庄园主 阅读记录

他见里头的人睡得熟,嘴角不由弯了起来,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此时其他的房间的人也没动静,不过他没有久留,顺着走廊,悄悄地从右边破败的木门离开了。

门外,徐哥背着手站在一块石墩上,他看到小疯子似乎一点都不惊讶。

小疯子挺直了身体看着徐哥,也不说话。

半晌,小疯子笑了两声,这似乎就是个讯号,两人就着月光踩上小路,又拐过几道弯,消失在了山林中。

第二天清早,古如月听到其他知青的动静,也连忙爬了起来。

她出门一看,对面厢房的小疯子又不见了,半夜走的?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古如月没想太多,她拿了一块沃土符放在口袋里,去水井边刷牙洗脸的时候,顺道拐去那片竹林,把沃土符埋了进去。

被埋下的沃土符表面的线条突然亮了起来,一股淡黄色的光迅速围着木符绕了一圈,然后以符篆为中心,朝四周扩散开了来,一直到了水井边上才消失。

古如月没发现什么特别的,拍掉手上的泥土回到水井旁洗手。

然后就是吃早饭、上工,生活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

过了两天,大队那边通知要分地瓜,知青们连忙拿上麻袋、竹筐扁担往大队跑。

可惜的是,知青们到的时候,大队那已经挤满了社员在分地瓜了,他们根本就挤不进去。

每一户多少斤,大队的账册上都清清楚楚地写着,苏城安去问了下,回来后神色不是很好看。

大家都不是傻子,一看苏城安的脸色就知道今他们分到的地瓜要比社员少。

这已经是常态了。

知青点里,能做到满工分的人很少,王洛何是其中一个,但也没法次次都拿满工分。

更别说其他的知青了,拿的工分数量不等。

古如月不由想叹气,分不到稻谷,只有地瓜,这要熬到秋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但愿集市上能换到足够的细粮或是粗粮吧。

古如月站在一处屋檐下躲太阳,这时,她感觉自己的肩膀被什么东西碰了下。

她回头一看,见是一根树枝,而树枝的另一端握在一个男孩的手里,不是别人,正是那天找古如月要糖又被她吓跑的男孩。

他看古如月看向自己,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打了个哆嗦,手上的树枝一下子掉在地上。

他目光躲闪着,飞快地把手中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塞到古如月的手中,然后飞也似的地跑了。

古如月低头一看,那是个烤地瓜,表面带了一点草木灰,入手还有点温热。

她非常惊讶,她想过这个小子要么不服气,想了坏点子继续对付自己,要不就是被鬼故事给吓着了不敢再来。

但她唯独没有想过这种情况。

要知道今年食物紧缺,把食物分给别人往往就意味着自己要饿肚子,所以这男孩到底想做什么?

当做是她那几颗糖果的补偿?

哼,这价值也不对等,明明是她吃亏好吗?

古如月捏了捏手中的地瓜,外皮被烤得有点硬但内里松软,还没开始吃,她嘴里似乎已经有烤地瓜的那种香甜味了。

齐燕燕回过头来找古如月,见她在剥地瓜,马上转身倒回去。

她不知道古如月手中的地瓜哪里来的,不走近是为了不让古如月分一半给自己。

吃完了烤地瓜,古如月默默地把地瓜皮团起来放到手帕里,带回去晒干了,以后可以拿来喂鸡。

她从墙角站起来,重新把斗笠戴上,肚子里有食物,感觉人都精神了不少。

轮到知青们的时候,剩下的地瓜个头都偏小,要不就是外形不好看,好在重量并没有克扣。

因为老房子距离大队部远,知青们要跑好几趟才能把地瓜完全搬完,太累了。

苏城安想要跟大队借辆板车,然而其他社员早就借走在用,压根就轮到他们,只能靠人力挑或背回去。

古如月不会用扁担,只能用背的,慢慢地就落到其他知青后面了。

她才走到半路,那小男孩就边上的山坡上冒出来,冲着她喊道:“喂,我帮你背。”

古如月放下袋子休息,看着小男孩子说:“你让我怎么信你?谁知道你会不会把地瓜背回你家去?”

“还有,你这小身板,力气能比我大?”古如月怀疑地说,这小男孩看着就跟小疯子差不多高。

“别人不知道,但我力气肯定比你大。”男孩哼了声,嘴里嘀咕了好几句话。

古如月听不大清楚,只听到了三个字“要不是……”

要不是什么?

“我不用你帮忙,我自己来。”古如月不懂前两天还在抢自己东西的人突然又是送吃的又是要帮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