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当符师[年代](258)+番外

作者: 庄园主 阅读记录

古如月笑了,“过几天我们会要H市了,如果你觉得你们聊得还行,那就留一下联系方式,以后可以写信、打电话。”

“那他明天还会来吗?”刘绪想起他和于擎确实没留联系方式。

“可能吧。”

因为提前去了长城,所以古如月和林源清商量了一下,颐和园不再去了,去圆明园遗址,同时再去两所知名的大学走走。

而古如月也不意外于擎再次过来,而这一次,刘绪记得把于擎的地址和电话给记了下来。

于擎也拿到了刘绪的地址和电话,高兴得一整天那嘴角都是扬起的。

不过去看圆明园遗址,几人的想法感受完全不一样。

刘绪看着眼前的残桓断壁,难受得哭了,他这些边边角角,可以想象当年,这个地方该是多么的美!

古如月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刘绪的肩膀。

在后世,圆明园的遗址肯定会有缩减的,但是它就一直摆放在那,没有去修复,或许是想留给后人一个警醒吧。

但是看在古如月的眼里,她就很想去修复,让这里重现当年的辉煌。

只是,她很清楚,这也只能想想罢了。

林源清没想到刘绪会哭,她吓了一跳,连忙把游览的时间缩短,带着古如月他们去了京大。

在这边读了几年书,林源清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走,她努力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转移刘绪的注意力,她最怕小孩子哭了。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制度,而且风气也不大一样。

古如月听林源清说他们刚进学校的时候,那些工农兵大学生还在,彼此经常爆发辩论,甚至发生过比较过激的事情,她听得都惊呆了。

古如月仔细回想了下,她对于自己学校里有什么趣事是真的不清楚,果然是太宅了。

走马观花地逛完了两所学校,林源清又带着古如月三个去吃苏联菜,这时候,吃西餐可是一件值得津津乐道的事儿。

据林源清说,京市的西餐厅有好几家,这一家是比较老的,装修也特别有苏联风格。

古如月在H市去过西餐厅,对比之下,两边确实是不同的风格,各有各的优点。

至于菜的味道,反正古如月觉得也就那样,就是吃一个新鲜。

“如月,你什么时候走?”

“后天吧,我回城的票还没去拿。”古如月说道,回程的票是刘家找人帮忙买的,她明天就去联系,提前把票拿到,少一些麻烦。

“那我给你准备一些京市的特产,你最喜欢吃哪一种?”林源清有些惭愧,觉得自己没有招待好古如月。

“你帮我找一找有没有东北的山货吧,其他的糕点就算了。”H市的糕点并不算太差,就没必要从京市带了。

“行。”

古如月看刘绪和于擎的蛋糕都吃完了,也都吃饱了,这才回去。

招待所门口,于在信已经在等着了。

于擎一看到于在信,脚步就慢了,磨磨蹭蹭地往前走。

于在信朝古如月点了下头,抱起于擎放到自行车上,直接就走了。

古如月带着刘绪刚想走进招待,眼角的余光就看到了林、严两位同志走过来。

她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他们。

“古同志,你现在应该有时间吧,我们局长想跟你聊聊。”

古如月闻言想了想,看了刘绪一眼,见他听了这话也没有排斥的意思,便说:“行。”

其实她也好奇这位局长是什么人。

古如月带着刘绪跟着两位同志走路,绕过巷子,而后坐上了一辆三轮自行车。

天愈发暗了,路灯隔很远才有一个,许多人家也早早熄了灯。

自行车在黑暗中行驶的声音放大了许多,听着就让人想睡觉。

也不知道自行车拐了几条路,终于停下来的时候,古如月拍拍刘绪的手,抱着他下车了。

一间好不起眼的小屋子,破旧的院子和门,这是一家回收站。

屋里垫着昏暗的灯,桌子上放着一个炭炉子,水壶里的水已经在咕咕咕地冒泡。

“古同志,久仰大名,请坐。”

“您客气了。”古如月跟这个不起眼的老头子握了握手,这才在他对面坐下。

老头子也不急,他慢条斯理地泡着茶,茶叶在热水中舒展着、浮沉着。

“喝茶。”老头子把两杯茶放到这对师徒面前,“这么冷的天,还把你们请过来,真是不好意思。”

“怎会?出来见见世面也不错。”古如月吹了吹杯子,喝了一口茶,她敢肯定,眼前的这位老头子肯定有话要问自己。

老头子笑了笑,拉开抽屉,拿出一盘葵瓜子和一盘的红枣,“我们边吃边聊吧。”

“据我所知,在你得知ZN墓葬群之前,你对外做的符以平安符和防护符、止血符等为主,是什么改变了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