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当符师[年代](25)+番外

作者: 庄园主 阅读记录

她不由挑了下眉,效果可能比想象中的好。

古如月拿着镰刀打算把松树枝和杉树枝的皮剥了,这时,她敏锐地侧头。

在竹林里的一处斜坡上,那个疯子蹲在一棵倒塌的竹竿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她。

古如月不由挑眉,他都看见了?

不过他什么时候来的,又看了多久?

古如月回忆了下刚才的事,好像也没什么地方暴露掉自己,也就放心了。

她想着自己耽搁的时间太长了一些,就收拾了东西往老屋走去,这会儿,知青们应该开饭了。

小疯子看古如月走了,他蹲在竹竿上用力晃了晃,然后跳下来,朝着大队的方向跑去。

古如月回来得晚,中午的饭菜已经好了,她拿起自己的搪瓷盆,发现里头有地瓜块。

看来,中午做饭的人偷渡了点地瓜回来。

没有人说话,都埋头苦吃,如今能填饱肚子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能管那么多?

吃过饭,知青们都抓紧时间休息,因为等会他们要把老屋这边的地都给开出来,种上地瓜和时令蔬菜。

粮食的紧缺,让他们没法去抱怨夏日的炎热和劳作的辛苦。

古如月打算烧一锅凉茶,就看到林源清背着个竹筐,悄悄离开了老屋。

沿着山脚走一条小路,就能够绕到下林大队,然后再从那边去县城,这大中午的,林源清去那边做什么?

古如月回忆了下原文中的情节,好像没提过这事?

她继续烧火,锅里放了鬼针草的根和麦冬,可惜没有咸萝卜,要不然加两根味道会更好,不过加点盐也是可以的。

古如月熄了火,给自己的水壶和搪瓷盆装满,剩下的就在锅里,谁要谁自己装。

知青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而每个地方喝的凉茶都不同,但对于古如月烧的,也接受良好。

大家商量着,每天是不是都烧一锅放着,以防中暑。

这时,有人发现林源清不见了,男知青中当即有人脸色不大好看。

刘向齐阴阳怪气地说:“该不是知道中午要干活,故意躲起来了吧。”

蓝清丽闻言,生气地说:“别把你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源清去办事情了,已经跟苏大哥讲过了。”

苏城安点头:“林知青确实有提过,我们先干活,之后让林知青把活补上了就行了。”

刘向齐哼了一声,转身跟他聊得来的男知青低声嘀咕起来。

第16章 坚持

挖菜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尤其是这几天没下雨,泥土不够松软,做起来更加费劲。

锄头不够用,古如月被安排去烧火粪,就是把之前他们割下的杂草,现在挖出来的草根、泥土混合起来,然后点燃,灰烬便是肥料了。

烧火粪是个技术活,不是说想做就能做的,之前在知青点的时候,知青们都不会,就随便烧一烧了事。

原主肯定是不会的,但古如月会啊,前世她小的时候,每到阴天快要下雨的下午,整个村里各个角落就会冒出一股略呛人的烟雾,那就是在烧火粪了。

这是个技术活,不能一下子把里头的树枝干草烧完,也不能烧一晚上第二天还没烧完。

古如月不由摇头,谁知道她前世幼年学的东西,还会有用到的一天呢?

有的时候,人的际遇就是这么奇怪。

如果有窖藏过冬的地瓜,放到里头闷半天,地瓜又香又甜,还沁出了蜜,特别好吃。

一想到这里,古如月的肚子就咕咕咕直叫,饿啊!

她在远离房子,又不靠近山坡的地方圈了几个圈,然后开始垒杂草和泥土,一层又一层的。

蓝清丽看古如月这么勤快,有些不大高兴,现在衬托得自己没那么勤快了。

古如月没蓝清丽想那么多,她只想快点把事情做完,在上工前再休息一会儿。

齐燕燕拎着一簸箕的草根过来,见古如月这么认真,就悄悄碰了碰她的手臂:“如月,慢点儿。”

古如月歪着头擦了擦汗水,“慢不下来,我们得快点种上吃的。”

他们知青不像是大队社员,还有亲戚能够打秋风,粮食不足,只能靠自己熬过去。

齐燕燕闻言,顿时不说话了,转身继续干活,确实不能把上工那一套用到这里来。

其他人她管不了,但做好自己还是成的。

林源清回来的时候,古如月他们刚停下来休息没多久,大家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看,想得到一个解释。

林源清什么话都没说,她把背篓放下来,从里头取出一个发黄的布袋,“我去找别人换了三斤大米,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

一听到大米,所有的人都挺直了腰伸长了脖子,恨不得把那个布袋盯出一个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