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当符师[年代](212)+番外

作者: 庄园主 阅读记录

蔡教授瞪了古如月一眼,带着手套小心翼翼地把书本拿出来。

他翻开第一页,意外地感觉到书的质感有些特别,好似被什么包裹住似的。

蔡教授手下一顿,继续翻看,安心每一页都是如此,他不用担心自己手力气稍微大一点就把书给弄破了。

不过这并不是关键,关健是书上的字,竟然没有被晕掉,阅读起来完全没有任何障碍。

这事情太玄幻了!

蔡教授觉得要花费个几个月甚至更久才能修复的古书,古如月不过用了两样东西,就几乎恢复原样。

他深深地看了古如月一眼,“你把那两样东西留下,我拿去和其他教授研究一下。”

古如月没有说什么,留下了两枚清理符和一瓶喷雾。

等他们体会到这里头的好处,就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改了下书名……

第112章 提前

古如月回到小院, 看到刘绪正在院子里浇花。

两年过去,刘绪长高了不少,都已经到古如月的肩膀了, 他现在还做不到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开朗,但是正常的交流却是没问题的。

“师父。”刘绪看到古如月回来, 站起来乖乖地叫了一声。

古如月摸摸他的头, “浇完花就进来吧,我买半只烤鸭。”

刘绪点了点头,提着小桶, 继续把院子里其他的花给浇了, 然后仔仔细细地洗了手, 擦干净, 这才进屋, 规规矩矩地在古如月对面坐下。

古如月捞好面才厨房出来,看到刘绪这样子,不由笑了:“一个人在怕不怕?”

刘绪摇摇头。

古如月把两碗面拌好, 小份的放到刘绪的面前,“快吃吧。”

这两年物价上涨了一些, 街上进城卖菜卖米面的农民也多了,时常能买到一些不错的菜。

因此古如月院子里就不再种菜, 改为种花了。

虽然改革开放的口号已经喊了起来,但是还是少见开店做买卖的,仍以公家的多。

不过走街串巷的小贩倒是多了不少,到了夏天,最多见的就是载着个泡沫箱卖冰棒的了。

吃晚饭,刘绪去洗碗,古如月就检查刘绪上午的功课完成情况。

其实这孩子真的很让人省心, 该做什么他自己都安排好了。

两年的时间,他也把能画的符都学完了,古如月琢磨着,是不是要教他刻符了。

这画和刻是有差别的,刘绪能不能掌握,古如月也不确定。

不过她现在比较关心的是蔡教授那本古籍的来处,如果有机会的话,她想去出土的地方看一看,或许会有什么发现。

而此时,蔡教授带着这本估计,加上两枚符,一个瓶子,急匆匆地离开,前往H市的博物馆。

“老蔡,你怎么急匆匆的?有新发现了?”一个瘦小的老头开玩笑地说道。

“确实是大事。”蔡教授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把手里公文包放在桌上,“你们都过来看看。”

蔡教授拉开公文包,小心翼翼地从里头拿出那个密封袋,露出里头那本被修复好的古籍。

“老林,你来看看这本书。”

老林以为蔡教授又新得了一本什么古籍,他戴上眼镜走过来说:“什么样的书?”

蔡教授抿着唇说:“还记我接到的任务吗?这就是那本书。”

他的话音刚落,其他人都围了过来。

“这真的是那一本书?”众人都今觉得不可思议,那一本数,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修复完成的。

他们手头也有类似的任务,到现在都还没有头绪呢。

蔡教授打开密封袋,戴上手套,小心地把那本估计拿出来,放在手心里摊开,“你们看。”

看到封面上的小篆、时间,众人纷纷戴上手套,近距离围观。

半晌,刚才那个瘦小的老头才说:“做个检测看看。”

众人闻言,马上换了个地方,一番忙碌过后,大家惊讶地说:“还是古籍,但是看起来怎么真的不像。”

这时候,大家终于想起问蔡教授这是怎么回事了。

蔡教授没有回答,反而反问他们一句话:“你们相信符篆吗?”

几人面面相觑,没有回答,这要是在前些年,根本就是提都没法提的词语。

蔡教授继续说道:“这本古籍被清理好,是因为用了符的关系。”

其实身为考古相关的工作人员,他们会碰到许多难以解释的事情,甚至是超自然的现象。

除了职业道德,还因为某些原因,对外是不能说起的。

“这符……”老林慢吞吞地开口,“能让我们看看吗?”

蔡教授把清理符拿出来,让大家欣赏。

这时候,其中一个人突然说道:“这符看着有些眼熟。”

他说着,从身上掏出一个红布袋,掏出里头的平安符,跟清理符一对比,折叠的方式果然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