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春烟(28)

作者: 朵滢然 阅读记录

“春生,你对我这么好,我要回报你!”

微凉的手突然搂住贺春生的脖子,一个满溢着薄荷味的轻吻,不偏不倚,恰好落在他的唇角。

连锁反应,他脸红了,手里的粥碗差点整碗扣到桌面。

柳烟笑着跑开:“我上楼换件衣服,一分钟后下来吃饭!”

吻是随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密集。

有时是在农场,有时是在家里,有时是在两人晚饭后散步的田间地头。

领证摆酒席,所有婚姻的程序都走了一遍,贺春生却迟迟没有答应柳烟同室而居的要求。

“烟烟,给我半年时间,我得好好想想。”

某个狂风暴雨的深夜,柳烟抱着被子站到贺春生房间门口,眉头拧成一团:“狠心的男人!放我进去!”

贺春生只得让步。

不过,那晚柳烟睡床,他打地铺,两人聊天聊了通宵,谁都没睡好。

后来再遇到恶劣天气,贺春生会主动帮柳烟铺好床,等她安心入睡,他悄悄掩上门,到客厅沙发凑合一晚。虽然第二天早晨腰酸背疼,但他甘之如饴,习惯慢慢成为了自然。

-

智能温室建成,第一批蔬菜种苗正式投产。

同校的学长方硕提供了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燕都市南城区对口扶贫咱榆西县,柳烟,你赶紧准备材料,我会第一时间帮你申报!”

通过申请和审核,十月下旬,三棵柳农场的智能温室被列为榆西县扶贫产业园的对口扶持项目。

立冬临近,树枝结了一层醒目的白霜。为了增温保湿,麦地覆膜工作提上日程。

外面冷风侵袭,连栋智能温室内,却是生机盎然、温暖如春。

忙完地里的活,柳烟每天傍晚总要回温室记录蔬菜生产数据。

先前的努力没有白费,水培小番茄苗长势喜人。

土培区的情况也很不错。经过培训,村民能够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喷灌系统,为蔬菜种苗浇水施肥。

温室一期工程占地约20亩,栽培近百万株小番茄种苗和一些市面上常见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叶菜类蔬菜。

柳烟牵头做的无公害有机菜种植项目,解决了新星村本村及周边村庄五十多人的就业难题。

加上贺春生的农场,实实在在带动了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拿新星村的王姐举例,她家本来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丈夫常年在沿海地区电子厂打工,王姐就和其他多数农村妇女一样,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学龄阶段的孩子。依靠十几亩薄田,不足以支撑全家六口人的开销,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最早农民基本是靠天吃饭,土壤状况不好,病虫害现象非常严重。

像王姐这样的家庭,种地所得、男人外出打工的总收入加在一块儿,一年到头仅够吃饱饭,没法添置改善生活的电器和用品,提高生活质量遥遥无期。

近些年情况稍有好转,贺春生回村之后流转了村民的土地,年底多发一份分红给大伙。

真正出现转机,来自于科技扶贫的力度持续加大,来自燕都农业大学与榆西县政府合作创建的扶贫产业园区的兴建。

聘任专家名单里,柳烟的导师樊教授赫然在列。

樊教授团队与燕都郊区一家生物制肥有限公司有过合作。

所以,当柳烟打来电话求支援时,樊教授建议她带领村民参加“秸秆回收,变废为肥”的活动。这家生物制肥公司效率极高,不仅回收了新星村尚未还田的秸秆,还将公司生产的炭基肥料和液体肥料,回馈给农民,用于改善土壤环境、增产增收。

三棵柳智能温室二期工程筹备时,樊教授派了几名学生来帮助柳烟。

学长学姐设计的飞腾农业培育系统APP,可以实时监测温室里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指标,节省了人工统计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提高了产能,另一方面为后续的智能化普及奠定了基础。

新农业带来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

村办小学的孩子们,课余时间走进农场参观学习,无论是灌溉系统,还是智能控温控湿系统,都叫他们惊叹不已。

每个周末的“红领巾”时段,柳烟会为贺春生选一件大红色的上衣,衬得他气色绝佳。

贺春生给孩子们讲解如何在电脑或手机界面操作,引领他们走进科技的世界。他矫健挺拔的身影,时而出现在农场中控室,时而出现在麦田和温室。

柳烟凝望过去时,贺春生总是心有灵犀,回她一个温柔的注视。

他的眼眸如潭水,沉静深邃,却又饱含着春风般的暖意。

如他曾写过的诗句:

“春阳微炽,

“你看向我,

“就像风拂过树梢,

上一篇:我的失忆是演的 下一篇:有丝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