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一棵许愿树(66)+番外

只得应下的何艾虽然改了招生条件中的这一项,却在随后就再次提升考核要求,对录取的学生素质要求更高,从而导致金兰书院的每次招生,都极受关注。

由于金兰书院的招生本就没有地域限制,有些外地的孩子,甚至提前半年的多就自行,或是结伴,或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书院外等侯书院的招生季的到来。

这也是导致书院外集市变得越来越繁华,建起的房子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有些甚至在第一次没被录取后,就住到这里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应考训练,坚持等到第二年再考。

针对已录取的学生,学院采取的则是不同学制,除三月遣退制外,还有三年制,五年制与七年制,学制期满,达不到升学要条件者,一律毕业。

第一批学子在三月期满时,就已经被遣退近两百人,留下不足五百人,如今时隔三年后,何艾他们已刚刚送走一批三年制的学生。

留下的能继续读下去的学生中,除几十个天资不错,年龄却较小,学习进度安排的较慢的孩子,是从少学班升入中学班,真正升入五年制高学级的已不足百人。

拿到何艾分发给他们的新教案,墨湖先生他们这些人,虽然早从何艾那里知道些他的想法与计划,但还是忍不住大吃一惊。

“何院长,若按您的这套方法来,恐怕院里剩下的这些孩子一旦下场,考中率就会极高,引起文林震动啊!”

周朝虽然守着太祖立下的规定,对武将从不曾怠慢,但在享了多年盛世太平后,文臣势力极为庞大,从而也导致文林风向极具影响力。

金兰书院此前招的三批学生,基本都是些目不识丁的农家子弟,还从不曾有人下场考过,让人不知这些学子的深浅。

这也导致金兰书院虽因它那些堪称奇葩的招生与教学方式引人侧目,顶多也就是让人酸言冷语的非议几句,认为金兰书院埋没了那些名声在外的先生们。

可一旦按照何艾亲自编写的这套教案来,第一届五年制学生,若无意外,恐怕不出三年,都能中举。

前三年,学院已经教完四书五经中的基本内容,都是以掰开揉碎了的方式,强制性的灌输到那些学子脑海里,他们现在毕业后,成绩比较突出的那一拨,去考个秀才的难度并不大。

成绩不怎么样的,在学会认字算数之类的基本知识,每个人几乎都有些比较拿手的本事,离开书院后,不管在哪里的谋生,都将不成问题。

在何艾给五年制以上的学生制订的学习计划中,则是在教给他们考题规则与重点后,以刷题的方式,让他们反复不断的进行模拟考试训练。

如墨湖先生他们这些经历过科考的先生,在看到新教案时,甚至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不是不知道这种方式,甚至那些后辈子弟中最容易出功名的书香世家们,也早已摸索出类似方法。

只是从来没听说,可以将科举考试可以进行如此系统的归纳总结,然后制订出如此详实的一套教案,然后进行批量的培养举人乃至进士,可谓是完全颠覆了传统书院的教育方式,势必会文林乃至政坛掀起滔天巨浪。

沈院长他们的顾虑,何艾心里当然有数。

“无妨,少年班这些已升入五制的学生,都已签下保密协议,虽然不知道这件事能瞒多久,但至少近几年,这些学生没有考出来之前,不用担心这些课程会被泄露的问题!”

墨湖先生早知道何艾还有大招,也没想过她竟有此举。

“何院长,这样以来,我们金兰书院将来可就要站到风口浪尖上了啊!”

何艾笑道,“但凡开革新之举,总会引来各种议论,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该做的就行,请大家记住,综合素质教育,才是我们金兰书院的根本,参加科举考试,不过是能助学子实现自身理想与抱负的途径,不该让它们耗费学生太多精力!”

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言语,也就是在金兰书院的这种高层会议上,何艾才会开诚布公的直接说出来。

因为在座这些人,都属于务实派,对于科举取士所产生的种种弊端,心里都很清楚,甚至还颇受其害,哪怕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曾是科举取士的既得利益者。

说完高年制学生的学习安排后,何艾话锋一转道。

“这批新生入学事宜,我就再不过问,同时,我还将卸任院长一职,因为我计划要提前进京,备战明年的春闱,所以,金兰书院中的一应事务,以后就完全交由各位先生负责!”

诸位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并不觉得意外,何艾这几年从没放下过书本,还经常向他们请教各方面的问题,原就是在为进入宦途做准备。

上一篇:没死啊活着吧(上) 下一篇:星际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