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重路漫(6)

作者: 经琢 阅读记录

第3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

文涛和文闯一进门就看到文蚕正在学习,文涛的眼睛里瞬间带上了些笑意和欣慰的赞赏,指了指文霜华和叶心芝卧室的门,轻声问:“还没起?”

文蚕作势要去敲门,用更轻的声音回道:“我去叫醒他们。”

文涛摇了摇头,把手里的东西放下,都是些从上海和途经北京带回来的年货。“不用了,你继续,我们先回了。”

说罢,文涛和文闯出门而去,回了文蚕的二伯家,文蚕的奶奶在二伯家生活,因此,文涛回老家,都住在二伯家里。文闯在出门的时候,还回头对文蚕眨了眨眼,笑了笑。

文蚕等他们出了门,就再次坐了回去,继续拿起课本和习题,没有丝毫要叫醒父母的意思,其实,家里只一个人的时光,虽无聊,却很好,文蚕极不愿意被别人打破这种宁静,他就更不会自己断送这种宁静,家里这种近乎只有自己存在的宁静,才是他觉得最舒适的时候。

可惜,没过多久,文霜华、叶心芝和文焱就相继起床,家里开始恢复一些嘈杂和烟火气,把除夕晚上准备好的饺子下了锅,文霜华和叶心芝在桌前坐好,文蚕和文焱先后揖手对父母拜了年。文霜华和叶心芝也各给了他们一百元钱,根据往年的惯例,这钱是文蚕和文焱可以自由支配的部分。紧接着,叶心芝会补充一句:“把今天拜年的钱,晚上带回来。”文蚕和文焱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也是老黄历了,年年如此。

大年初一的饺子,文霜华和叶心芝会在唯一的饺子里,包上一角钱硬币,谁能吃到,代表着一种福气,而文蚕基本上每年都能吃到这个幸运饺。只是这个福气,文蚕暂时还没有深切体会。

吃完了早饭,一大家子起身去二伯家拜年,文家的所有人都会在那里汇集,那里有文家的家魂,文蚕的奶奶。和很多大家庭一样,一个精明老人的凝聚力是十分强大的。

大家围坐在一起,聊一些有的没的,文蚕大伯、文蚕二伯和文霜华聊的多是些家长里短、附近八卦,再带上些不能验证的个人意见。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是文涛的见闻和观点,当然,最后他会把话题再扯到走出小县城的主题上,不得不说,潜移默化中,还是让人产生了不小的动力。

文蚕的奶奶,除了腿脚稍有不便,精气神都出奇的好。她也会回忆自己的过去,会谈到自己年轻时作为**去北京被**接见的场景,会谈到当时刚生下一个女孩没多久,由于去北京见**,就托付给娘家人照顾,结果娘家人重男轻女,没怎么照顾,她从北京回来,女孩就基本没什么生气了……导致她现在只有四个儿子的状况。

很默契的,所有人都没有去问为什么是托付给娘家人,而不是给丈夫照顾,似乎所有人都知道原因般。于是,文蚕的二伯没什么顾忌地说道:“那个时候,爸(文蚕的爷爷)根本就不着家,一天天往外边跑。”文蚕的大伯和文霜华都会附和,表示如果没有文蚕奶奶的照拂,家里不会过得那么好。文蚕听罢,悄悄看了一眼文霜华,心里吐槽:“原来这也是有家族传承的。”

文蚕还是很佩服自己奶奶的,那个时候的中国,那个时候的小县城,一个六口之家能吃饱饭已经实属不易,在文蚕爷爷基本不管事的情况下,文蚕的奶奶拉扯大了四个大小伙子,且四人的生活,在当时看来,已经相当不错。精明且很有算计,是文蚕对奶奶的评价。至于文蚕的爷爷,去逝已有将近八年的时间,那个时候,老叔文涛还没有成婚,还没在上海安家,那时,大堂哥文渊的行动坐卧还像个正常的孩子,那时,二堂哥文闯还在为走出小县城而努力奋斗之中,那时,文蚕还会时而被文霜华拳打脚踢一通。爷爷已经在文蚕的脑海里影像模糊了,只记得他也很喜欢拉着脸,也很喜欢瞪眼、发脾气,于是,文蚕不禁又偷偷看了一眼文霜华……

从大年初二开始,文蚕的大伯、二伯和文霜华会分别大摆筵席,请全家人吃饭。饭桌上,觥筹交错之余,有个老黄历的传统,从文闯开始,直到文焱,每人来一段类似演讲的阐述,说什么都可以,大人们一致觉得,这是个难得锻炼小辈的机会。文蚕虽然觉得这很无聊,但也没有反驳的权利,只能硬着头皮说些个吉祥话,心里极不情愿。这里边,文闯聊得最有思考性,文焱作为最小的发言者,也最能获得大人们的赞赏。

由于小一辈都在上学,文蚕的奶奶也不适宜喝太多酒和凉的东西,大人们便想了个办法,把可乐放锅里煮沸,再放些姜丝,别说,用了这种办法,没有了丝毫喝可乐的快感,瞬间有了一种品尝养生饮料的感觉。直到过了好些年,那时文蚕已经参加了工作,并有了女朋友,文蚕尝了尝女朋友沏了热水的姜红糖,发现和那个时候大人们自制的可乐煮沸加姜丝的味道差不多。为什么大人们就没有考虑考虑红糖煮沸加姜丝的策略呢?那可是省钱得多,且是真真正正的养生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