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有一封协议待审核(59)

作者: 十三弦声 阅读记录

王凝对徐霁的拜访毫不意外,她穿着一身真丝睡袍,披散着一头卷发,客厅的沙发上放着一本被翻到一半的书,角落的落地台灯亮着,显然,在他们来之前,王凝正在看书。

但引人注目的是,在茶几上,放着一个紫檀木的盒子。

一尺见方,上面绘着金色的纹路。

见徐霁的目光落在盒子上面,王凝嗤笑一声:“进来坐吧,事情快结束了,也没什么不能跟你说的。”

顿了顿,她又补了一句:“说起来,我也该告诉你,毕竟,我们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

徐霁抬眼看着她,重复了一句:“我们?”

王凝伸手在那盒子上轻轻点了一下:“我们,我,和美林。”

王凝讲了一个长达十五年的故事。

十五年前,王凝三十二岁,儿子两岁,她想再生一个女儿,但是失败了。

那年特别不顺,二胎毫无征兆地停胎,她和于震努力了三年的创业公司也宣布破产,所幸他们俩学历都不差,王凝更是靠着一张CPA在外资企业拿到了不错的职位。

生活太不顺了,人就会有点迷信,王凝就想着,做一点慈善吧,就当为没机会出生的女儿积点德。

她不太信任那些慈善机构,大概是作为会计师的强迫症,她要看见钱花到看得见的地方,于是她参与了一个一对一的偏远地区女童长期教育资助的项目。

对面是一个刚刚上初中,即将面临辍学的女孩子,名叫罗美林。

王凝亲自去了那个地方,高铁倒绿皮火车再倒长途汽车,最后一段路是包了一辆三蹦子。

见到那个女孩的第一眼她就哭了,十四岁,瘦瘦小小,上学又晚,才上初一。

长得是很好看的,大眼睛长头发,衣服鞋子虽然旧,但是打理得干干净净,说话细声细气,看人的时候有点怯生生的。

王凝想,自己那个可怜的孩子要是能出世,一定也是这么好看的,有点腼腆,文文静静的,说话还有礼貌。

王凝当时的条件也一般,工资不低,但是还欠了不少债,每个月得还不少,但是资助一个小女孩上学才几个钱,一个月几百块钱,她多做两笔账也就回来了。

女孩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普通话都不太会说,见到王凝有些手足无措,也不知道说什么,王凝了解到,他们之所以打算让罗美林辍学,是因为罗美林的弟弟罗中林,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

其实这没什么好指摘的,穷山僻壤里,现代都市的文明照不进来,能完成基础教育就算不错了,初中毕业再出去学门手艺,能糊口也就是了,女孩子小学毕业就去学纺织什么的也不少。

王凝资助了罗美林。

不仅因为罗美林像她想象中的女儿,也因为罗美林学习成绩不错。

说来也怪,也就辛苦了最开始两年,两年后她和于震攒够了钱,于震不服气,打算东山再起再次创业,只不过这一次两人没敢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王凝没有辞职,留在公司,并且因为出色的业务能力升了职。

只不过孩子再也没要上,两人事业发展得都好,各自奋斗,共同语言自然少了,感情淡了许多,也就心照不宣,绝了这个心思。

一转眼五年过去,于震的公司从小住宅楼里搬到了宽敞的写字楼,他们的房子也从小两居换成了越层,儿子从公立小学换到了双语国际学校,唯一没变的,就是王凝每个月汇过去的几百块钱。

这点钱,甚至还不够带儿子出门吃一顿的,王凝也懒得自己动手,全部交了助理。

这些年,罗美林时常会写信过来,最开始的时候,她会回信,写一些温暖的话鼓励她,潜意识里,她觉得自己是在给自己没缘分出生的女儿写信,教导她学习、教育她为人的道理,但儿子一天天大了,聪明机灵,学什么都很快,她不由自主地投入了全部的注意,毕竟,一个未出世的孩子能带给她的影响能有多大呢,那种深入骨髓的遗憾绵延个两三年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当她接到一个归属地是罗美林家乡的电话时,是有点慌张的。

这种感觉很奇怪,自己明明不欠她什么,甚至还是施与的一方,但是因为许久没有对这件事上心过,所以竟然也显得是自己理亏来。

罗美林的声音依然是怯生生的,礼貌地问好,小心翼翼地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她当时上高二,在那个小镇的高中里,她能考到年级前十。

但王凝其实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教育水平,师资力量极度缺乏,更不要说什么课外辅导书之类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对着那点教材一遍一遍地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