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240)

最后他们被选出来, 那肯定是理所当然的, 又不是, 不记名投票。

可见大家都不想得罪人的。

这两人都是豪爽能扛事儿的性格,做组长, 也是最合适不过。常喜和月季,都是在桂花婶这一组;倒是许大嫂是在翠花婶, 与他们相熟的王寡妇也在翠花婶。

王寡妇是被照顾的困难户之一。

算起来, 他们几个算是比较年轻的了, 剩下的,大多是一些四五十的大娘。不过别看这些人在家里都不是省油的灯,出来干活儿,倒是精神面貌十分好。

毕竟,这是相当体面的事儿。

别看他们年纪不小, 可能和壮年男人一样,拿最高工分呢。原来他们还没想过,经过大队长讲话,他们才反应过来。他们这个十公分,可是整整一年。在地里拿高工分虽然也是拿,但一年也就干个大半年,剩下的时间可都闲着。但是他们这是一整年的。不用多说,就能想到多么珍贵。

所以大家无一例外不盼着工厂好。

造纸的主要原料主要是木料,不过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的,他们这边别的不多,山上的树木倒是不少,他们甚至不需要像木材厂那样砍伐树木。一些枝杈,就足矣供应他们还不大的产量。

虽然每一个工人入厂都签订了保密协议,但是雪林还是将一些流程给拆开,彼此只负责一部分,这样外泄的可能性就更加减少。而因为收枝杈也可以抵工分,所以整个许家屯大队是忙活的热火朝天。

村委会几人虽然都拿着双倍的工分,但是也是真的忙得如火如荼。毕竟,春耕开始了,一点也马虎不得。厂子又是刚起步,也是一刻都不能放松。

如果说谁最轻松,那就是许老三了。

许老三虽然是厂里的技术顾问,但是主要在厂子里指导的还是许雪林这个十一岁的孩子。

男女有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许老三借口男女有别不方便,全权交给雪林,而雪林本身是不拿工分的,所以大家也没有意见。

许家屯忙碌的这样如火如荼,别的大队哪里能不知晓?

去年的时候,他们就隐约听说了许家屯农民合作社集体养殖,没想到短短一年,又有了新的进展,他们又开起了造纸厂。这倒不是许家屯的人出来说。而是公社的通知,各个大队都被要求用纸采购本地纸,这谁还能不知道?

公社自然也是希望这个造纸厂能够做起来,所以扶持也是乐意的。如果慢慢做起来,也会多给本地创造一个新的产业。当然了,小作坊的前期,自然还是要各个兄弟单位帮衬。

各个大队这心气儿啊,忒不顺了。

这倒也不是说和许家屯有什么大的别扭,但是眼看着人家越来越发展,自家还是原地不动,总归是心里着急的。他们想让公社帮忙,但是也得自己有东西啊!

造纸厂需要技术,而他们没有。

公社总归不能把许家屯的东西拿来给他们,做梦都没有这么快。

就在大家的嫉妒下,许家屯新一批的虫虫养成了,虽然这一次没有顺风车,但是许老三还是主动提出,要送到省城。这一点,不管是大队长还是章会计都是赞同的。

他们大队虽然前期也有点底子,但是这次开厂,总归不会完全不投入,而第一批纸还没出来,所以有些捉襟见肘。许老三去省城,他们大队的剩的钱总归比在县城里卖的多一点的。

即便是刨除了许老三的吃喝拉撒,也是剩的多。

章会计:“我赶驴车送你去县里坐车。”

许建山:“还是我去吧,大队这段时间忙,缺不了你。”

许建云瞅瞅这个看看那个,说:“你们都别去了,让我五伯送我得了。反正他在家也没事儿。”

许建山不自在的抿了抿嘴,章会计笑:“行啊,正好让许老五去。”

许建山他爸老五是许老三的堂伯,早年干活儿砸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平日里干地里活儿,就不是很行;许建山他娘眼睛不太好。那个时候他家孩子多,想吃饱都难,她时常还接一些城里缝补的小活儿,这活儿累眼睛,时间长了年纪大了,眼睛就不是很好。许建山是他们家老小儿,他的几个嫂子,都有效仿许老三他们家分家的意思。

但是老两口倒是坚决不松口,生怕一旦松口,他们就只能跟着一家过日子,他们老两口跟着谁都不合适,全是拖累。倒是不如现在全家在一起,倒是不觉出他们的没用。但是几个儿媳不这么想,除了许建山媳妇儿,其他几个可是看的真真儿的,就觉得这两个老家伙没啥用。

如果不是闹出来不好看丢人,他们早就要闹着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