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毒嫡母还能洗白吗(121)

作者: 燕歌行 阅读记录

小黄门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他暗自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念出声来:“微臣兵部侍郎杨令仪启奏陛下……”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微臣不肖,未能尺寸之功,犹不顾君恩浩荡,犯下滔天罪过。”

“经东宫授意,嘉元十六年,暗中策划宣武门刺杀,十七年于夹金山屠村灭口。自知结党营私罪无可恕,惶惶不可终日之下,坦诚于陛下尊前。”

其后还有一长串对东宫背地里所做所为的控诉,小黄门战战兢兢地瞟了一眼嘉元帝越来越黑的脸色,在他暴怒起身之前,适时地住了口,努力缩小自个儿的存在感。

这下嘉元帝是头也不晕了,神也不困了,儿子被人揭发的混帐事刺激地他一下子头脑清明,神智清醒,比所谓的灵丹妙药还管用百倍。

揪住小黄门手里的奏章,他对着玉阶之下的百官劈头盖脸一砸,沉声发问:“哪个是兵部侍郎杨令仪,出来给朕瞧瞧。”

队列的中前方立刻传来一阵布料的摩擦声,前后左右的官员生怕跟杨令仪站得近了被牵连一般,纷纷拢袖避让,无声地把他排斥出去。

身形消瘦的红袍官员冷冷一笑,似乎早已厌倦官场之上这片捧高踩底的虚伪,大步上前,端端正正地朝着嘉元帝拱手一礼。

“罪臣杨令仪参见陛下。”

嘉元帝嗬嗬怪笑了两声:“做出这样的混账事,朕还以为你无君无父呢。”

杨令仪不语,甚至手中的笏板都纹丝未动。

一个人毫不惊慌的底气无疑来源于两种原因,一是权势滔天,翻云覆雨之下,视强权为蝼蚁,二是早已厌倦行尸走肉的日子,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如果卫侯爷是第一种,那么……

他显然是第二种了。

身处众矢之的兵部侍郎讽刺地勾勾嘴角,不知是在讽刺无能狂怒的嘉元帝,还是在自嘲自己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思胡思乱想。

“好啊,好啊。朕原本不过以为你们一个个只是无用,谁知竟还包藏祸心,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朕是天子,以圣德统治四海!”他大声强调,难得中气十足的声音在乾元殿的九根盘龙柱之前回荡,听得殿内的百官战战兢兢。

杨令仪平静地抬头:“微臣有罪,求陛下责罚。”

“责罚?”嘉元帝冷哼一声,“朝堂之上,你险些揭了朕的面皮,便想如此轻易地让朕取你狗命吗?”

想想数日之前太子跪在他脚下的连连哀求与自辩,他深觉自己彷佛被一个儿子愚弄了一般,顿时怒不可遏。

“来人,把这个大逆不道的东西拖下去,好好审问,不得有一丝一毫隐瞒。”

明黄龙袍之上的五爪金龙张扬,逐渐苍老的帝王一挥袍袖,怒气冲冲地离开金殿,直奔东宫,打算跟那个小兔崽子算账。

乾元殿上大气都不敢出的百官好似终于活过来一般,窃窃私语地旁观金吾卫上前,粗暴地把昔日同僚----杨令仪拖下去。

杨令仪头顶的直角官帽被胡乱取下,朱红的官袍也未能幸免。万般狼狈之间,他下意识地抬头去寻平宁侯的身影,在一片纷乱之中同卫枢目光交汇。

作者有话要说:意外停电,用电脑手机最后一丢丢电量把文文发出来。

呜呜呜,别了姥爷们,我要与世界失联了。

第61章 冲天的火光

卫侯爷微微侧过半张脸, 隔着大殿内沸腾喧嚣的人潮,递过来一个瞧不出波澜的眼神。

他神色一派从容,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朝阳之下的光线给他长身玉立的身影一层亮色的金边, 顺着冠服严整的轮廓落下, 自然而然地与旁人区别开来,显出一股不可侵犯的气度来。

杨令仪忽地安了心, 垂着眸子苦笑一声, 不知是自嘲还是释然。方才狼狈不已的犯官抬手挣脱金吾卫粗暴的钳制,昂首阔步地走出了巍峨恢弘的大殿,一如当年的年少及第, 意气风发地踏入琼林宴。

今日他敢于在大殿之上说出这些捅破天去的言论,自然不会任由自己白白送命, 唤来嘉元帝对太子的不声不响地袒护。

对于这个自己忠心多年的主子, 他早已抱上了不死不休的决然。

看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 百官神色各异, 相携离去。

乾元殿上的闹剧归于平静,各方势力却免不了暗潮汹涌。谁也不甘心沦为猎物,难免有些狗急跳墙之举。

许久不曾回府禀告的杜弑又急匆匆敲响了醒事堂的大门, 俯身到卫枢耳边低声禀告:“侯爷, 日夜兼程之下, 东宫那边已近收尾。”

我们, 也是时候收网了。

他话音落去, 整个醒事堂静悄悄的,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