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论魏晋(363)

“当然是崔家的那便先不急,”崔鸢祸水东引道,“且让我再等等,女儿有重任在身,便先不奉陪了。”

“跑得了,你跑得了!等你去子幽州,我定让全家老小都帮你相看!”

……

四月春日,云淡风轻,县城外的官道上,碧色的麦田青绿生油,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喜意。

蹄声阵阵间,少女身着淡灰骑装,长发一束,眉目如画,带着身后数十骑,急行于于官道之上。

来到一处十字路口,崔鸢减缓了速度,挥着马鞭道:“再过二十里,就是临水县,我们在那歇息半个时辰,便继续南下邺城。”

身边的二十出头的文士有些灰头土脸,带着风尘与疲惫,笑道:“十六娘倒是熟悉此地。”

“当然熟悉,”崔鸢神情似笑非笑,“当初我和兄长便是在此地遇到乱军,与家人散,不得不沿途乞讨奔向河东,这才入了上党。”

青年——大司空刘琨、并州刺史刘琨的嫡子刘群神色略有尴尬,不由得提醒道:“当年虽是意外,但陷入流民总非好事,十六娘还是勿轻提起此事,免得损及清誉。”

崔鸢轻轻一笑:“表叔如此介意,何必跟在小妹身边,徒惹厌烦。”

这话太过不客气,刘群讷讷不得言,倒是一边的卫璪打圆场道:“崔家妹子能入上党,倒也是因祸得福,公度贤弟只是怕惹得你思忆往事难过而已。”

崔鸢随意地点点头:“跟上吧,等到了邺城,便可以乘船顺着漳河北上,直抵幽州。”

这次她升任渤海郡守,可以说是渤海公对她这两年兢兢业业做事最大的奖赏,让她整个人的心情快乐得和鸟一样,相比之下,赴任徒中带的两个拖油瓶就有点败兴了。

卫璪是河东卫家的嫡子,在洛阳失陷后,被北方援军抢救了回来,因为战乱南北阻隔,希望能和她一起去渤海郡,然后再乘船出海,南下建邺,这样虽然绕了一大圈,但胜在安稳。

至于刘群就非常讨厌了,他一心想给侄子和她来做媒。

崔鸢光是想想,就觉得头大,挥鞭的速度顿时更快了。

突然间,她看到远方官道上,有一条树枝横斜挡路,而树枝之间,有一根麻绳惹隐若现。

绊马索!

处理过壶关周围劫匪县令一眼就认了出来。

下一秒,她伸手拿起弓袋,刹那间搭弓挽箭,对着旁边的灌木丛就是一箭。

没有射到人,但就再她发下一箭时,灌木丛里的人就惊慌地窜起,往旁边躲,动静甚大。

崔鸢勒马,稍微一等,后边的数十护卫就已经冲上来。

……

一番单方面的征伐后,经过战场锤炼的百战之师把这些盗匪打得主动投降。

崔鸢一边批评邺城周围居然有盗匪,一边审问这些和庶民农夫无异的人从来哪,干什么。

这些盗匪哪里见这种局面,很快说出他们是附近的佣耕,最近邺城的大人准备征讨石贼,说北方的女人不愿意给饷,所以又征了一次口赋,他们日子过得很艰难,所以才铤而走险,打劫下路上的商人。

“邺城的大人啊……”崔鸢拖长语调,似嘲讽,又似感慨地看了一眼刘群,“想来就是我那位大表叔,行北中郎将、兖州刺史刘演大人了吧?”

渤海公专注治下州郡,对其它地盘表现得毫无兴趣,但并州的刺史刘琨却不是如此,他虽然依靠着渤海公,但却非常努力地想平定中原,所以把自己的侄儿刘演派来邺城,领兖州刺史,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东晋也派了个叫郗鉴的来当兖州刺史,两人各占了一个郡,开始治理收拢流民。

人家郗鉴治下虽然因为战乱闹饥荒,但民心甚稳,不但不逃,而且投奔的人越来越多,两年就已经有了数万人,而刘演治下,却是大量的逃向旁边的郡县,可以说是高下立判。

刘群神色略失落,和卫璪感慨了一番民生多艰,就将此事揭过。

一行人很快入了邺城。

邺城在八王之乱被几次攻占,焚烧,如今依然可以看到城墙上的烟火焦痕,城中百姓稀少,一派荒凉之景,甚至比不过自己治下的壶关。

崔鸢去了邺城的三台宫,这里有着铜雀台,高有十丈,乃是皇家行宫,按制刘演是不能住进去的,但这里早就被乱兵烧毁,三台也只是一个高台,利于防守,如今也没人管这些小事了。

她想着,刘演在邺城这里,兖州怕是了有麻烦了。

兖州是赵魏旧地,从战国时,就是繁华之地,东汉治河后,黄河下游暂无水患,千里沃土,商贸发达,名士无数,北接幽冀,南连徐豫,西接关中,东接青州,是中原腹地,战略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