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我在聊斋当城隍(81)

作者: 人迹板桥霜 阅读记录

芍药却打断她:“他们怎么样,我们有什么资格评价,又不是我爹娘。我和朱郎还有一段前缘,不得不偿还了。只是苦了你们,原本锦衣玉食,如今却不得不荆钗布裙……”

“这不算什么。”牡丹看了看身上的衣裳,只是旧了些,却也精致美丽:“咱们当初不就是一穷二白的?如今有了经历,还怕再来一次不成?”这话极其像桃花的论调。

“你之前说朱三在打点,可有什么进展?只怕陛下盛怒之下,他会成了被殃及的池鱼。”张睿问芍药。

“他不过是个喽啰,算不得重要人物,别人要泻私愤,也不过在他的仕途上做些手脚,性命是不会有什么妨碍的。”芍药平淡地说道:“只是朱三却看不开,整日里费尽心思周旋,却没什么用。”

“松溪,你若是真的为了我好,为了我和朱郎的关系好,就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我知道你肯定有些门路,可是,我实在是看透了,我和他只能共患难却难以守富贵……”芍药叮嘱张睿。

“那你同他爹娘?”

“我也看开了,毕竟是一家人过日子,和和气气地才好。”芍药明艳大方地笑道:“只不过朱郎仕途不顺,家里的条件不好,他们还需要跟着我们颠沛流离、忍饥受冻了……”

“你这是又不愿意离开他了?”使者眼睛瞪得像两个铜铃,和他俊秀的面容有些违和。

芍药不说话了,似乎还是没有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使者见状,也没有逼她,反而劝她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让自己陷入死胡同了。”

由于急着走,张睿请求芍药带他去看望一下朱举人,使者便请牡丹带他们去铺子里看看其他花妖们。

衙门的位置在护城河西侧,张睿还是第一次过来。监狱就在衙门的一侧,有重兵把守。两个帽子上有红缨的士兵站在门口,持刀而立,来回巡视。

芍药熟门熟路地走过去,一个士兵隐晦地伸出手摇摇,她就知情识趣地放上一只素色荷包。

那士兵掂了掂,又看看张睿,问芍药道:“这是谁?怎么不是老三?”

芍药脸上堆满笑容,回答说:“这是我兄弟,一直在老家待着。听说他姐夫进了衙门,马不停蹄地从乡下赶了过来,早上才到的。两位小哥开恩,让他进去见见他姐夫。”芍药说着,又拿出一只荷包放在他手心。

“那快点出来,那可是上面关照了的犯人。”士兵收起芍药给的荷包,和另一个士兵交头接耳两句,就开门让二人进去了。

牢狱里头漆黑,外头还是艳阳高照,里头却需要点着烛台才能视物。张睿持着灯走在前头,他不需要指引,很快就感觉到朱举人的所在。

我们才多久没见?怎么成了这副模样?张睿迟疑着,隔着拱门不敢上前。

栅栏隔开的寓所里并不只朱举人一个人,还有几个和他一般年纪的书生模样的人。听到来人走动的声音,他们都抬起头,张睿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胡子拉碴的就是朱举人。

“松溪,你……怎么来了?”朱举人赶忙用衣袖擦了擦脸庞,抬头冲张睿笑笑着问道。

“听说你入狱了,就来看看你咯。这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到你呢。”

张睿递给他一柄小刀,边上的衙役赶忙制止他。“没规矩,不知道这里不允许使用锐器吗?”说着,将小刀顺势收入了袖子里。

朱举人朝张睿温和地笑笑,这一笑才自然又放松,许久不见、变换了身份的两人,才恢复了以往的气氛。

“你如今有什么打算?若是能出去,还要继续在仕宦途中打拼下去吗?”芍药的反对是一回事,张睿却想听听朱举人心里的想法。毕竟,张睿一直认为朱举人的性格还是适合做官的。

“我还是想得简单了,这里终究是群英荟萃的地方,我虽然一时得意,却不过如昙花、如流星……”朱举人沉痛地反思道:“不过,我生来只会做学问,毕生所求也只为考功名,你若让我换个追求,一时半会我还真没有主义。只是,若是还有机会,我定当记住今日的教训,更加谦虚谨慎,以期走得更长远些……”

“这才是我认识的朱兄呀。你的想法我知道了,索性我在京城还有些人脉,能不能留在翰林院我是不敢打包票了,找个小地方重新开始却还是有可能的。你如果信任我,就把你知道的关于前吏部尚书的一些情况告诉我,我也好去做个交换……”张睿将朱举人招过来,隐晦地在他耳边说道。朱举人点点头,也在张睿耳边说了几句话。

芍药全程没有和朱举人说一句话,她对着士兵都会笑容满面,却干巴巴地对着朱举人,一点都不像画壁里和朱举人琴瑟和谐的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