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我在聊斋当城隍(3)

作者: 人迹板桥霜 阅读记录

众人这才开始谈正事。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天下衙的时候,刚出府衙大门,就有一个仙人找我,说要带我去考试。我一路晕乎乎地去了,考完了才知道是考城隍。不过我才智品格不如临县的宋生,他点了城隍,因还有老母要侍奉,于是仙君让我代城隍九年。”

“为什么当城隍就不能侍奉母亲了?难道……”张母望着儿子,十分不舍,心中悲痛。

“娘,若是那样,我也不愿意了。是正式的城隍需要脱离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我只是个代理的城隍,不需要立地成仙的。”张睿只希望自己勤于修炼,九年后依旧能陪伴父母。

“五儿有出息,我们家世代为渔家,到我这一代才出了你这么个读书人,吃上了廪米。没有想到我张大网这辈子还有机会做神仙的爹。”张父听闻对张睿并不会有什么伤害后,实在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坐在八仙桌边,手脚都不知道要怎么摆放了。

“爹、娘,五儿这样子,都是祖宗保佑,需要给祖宗们上柱香。我瞧着今日就好,咱们去给祖宗上坟吧。”张大哥心中自然也激动且喜悦的。

“大郎想得周到,我都高兴坏了,忘了这一桩事情了。老大老二媳妇,你们两个将祭祀用的东西准备准备,老三老四就给你嫂嫂们跑跑腿,采买东西。”张父笑起来,深深的沟壑掩不住他的得意与骄傲。“老大老二你们跟我去跟族里长辈们说,这可是阖族的大日子。”

说着,分到任务的日都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只有张睿和张母两个没有任务。张母也是个闲不住的,祭祀这边没什么事,可儿子还在呀。儿子平时最爱桂花藕片了,这时候藕根正鲜嫩,桂花也飘香,正好采来给儿子吃。于是张母也一溜烟儿去了。

张睿如今还和两个未婚的哥哥一间房,不过他要读书,家里单给他开辟出了一间刚刚够转个身的书房。他干脆回到书房,拿出仙君给他的功法开始研究。

还未进屋,渡口传来许多爆竹声,张睿走出去,果然是张父他们。他们身后跟着的是君山县的县太爷,他着官袍,领着衙役们抬着一座石碑往船头走来,石碑上是汉隶大字:君山代城隍。

县太爷体态虚胖,走一步颠一下,还需要拿帕子时不时擦一下如雨的汗水。这不,他擦着汗,正好看到张睿出来了,忙上前来招呼他。

张睿作揖,问道,“县太爷这是做什么?这一块石碑上来,我家的船就要搁这了。”渔家不说沉船,他换了种说法。

县太爷气喘吁吁,却笑眯眯地,看着后生可畏的张睿,道,“本来也不是要放在你家船上。这是仙君赐下的牌坊,说是搁在你家渡口,让往来客商周知的。你看,这里刻着文华殿印,和城隍庙前的牌坊一样。”

张睿一看,果然是文华殿,看来仙君是考虑到他暂时没有法术,进不了城隍庙,才有此一举的。等到他能够进入先天,引起入体,能驱动城隍印,才能够进入城隍庙。有此牌坊,只要有人烧香时念着城隍,就能够将所求送至他耳边。可他现在没有法术,听到了又能如何呢。哎,还是要快快引起入体。

一路上爆竹声声,引来了县中百姓,如此张睿这个代城隍一下子就人尽皆知了。好在城隍不管人间事,只问妖魔鬼怪,否则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琐碎请求,能让他分身乏术。

不过瞬间的事情,衙役将牌坊放在量定的位置,揭了上面用轻身咒定着的黄桃符,那原本两人抬着的石碑瞬间落成十来米高耸的牌坊,就像灯塔一样,远远就能望见。

果然是神仙法术,众人见了这神乎其神的法术,已经被震慑住了。原本还叫张睿五伢子的乡亲,现在对他已经有了些敬畏。

第三章 山中佛法(画壁)

自那日立了牌坊,祭了祖宗之后,好奇打听的人终于散去,张睿得以清净度日。每天不是研习九阳震雷诀,就是四处游走,熟悉辖区内的风物人情。

这九阳震雷诀是关帝测了张睿资质后,从道家万千典籍中为他选出的最适合的功法。原来他属性为雷灵根,只有这部功法和他最为契合。

张睿得了功法,每天必须修炼三五个时辰,虽然还没有修炼出气感,身体却强健不少。如今没有仙法,也能圆了张大宝的心愿,给他上天抓飞鸟,下地摸螃蟹。就是小胖的秘密基地他没动,毕竟小男生就这么点玩具,小心人家哭鼻子。

这日,张睿来到云溪,这里毗邻君山,却杳无人烟。张睿缘溪行,缓步沿山势上山。周围不见平日用来接待游子的米粉铺子,于是他一路摘枣、杏、桃、橘子、葡萄来果腹,总算不再饥肠辘辘。在他坐在地上毫无形象地吃着时,一只憨憨的肥兔子“咚”地一下撞到他身边的枫树上,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