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同人)我在聊斋当城隍(107)

作者: 人迹板桥霜 阅读记录

最为重要的是,这里只有后来落下的薄薄雪花,并没有打斗的痕迹。到底是熟人作案还是燕赤霞老早就被控制了?

却说宁采臣和王氏一路疾行,不想却在路上遇到同乡,都言说他的母亲和妻子到君山县兰若寺去寻他了。

“为什么去的兰若寺?”宁采臣不解。

“似乎是收到一封家书,你不是在兰若寺借宿过吗?想来是那时候寄出去的,所以她们不知道你已经离开了。”王氏给他换上一盏热茶,温柔地说道。

“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咱们赶快调头。”宁采臣吩咐船家。

他和家里人通信时间稳定,且从来不在信里提及不好的事情,他母亲目不识丁,于是他妻子代笔,也没听她说起家里有什么难事,怎么突然就离家了?难道是妻子肚子里的孩儿出什么事情了?

宁采臣不能控制地乱想,王氏也陪着他坐到了天明,温柔地开解他。

张睿真感觉陷入了一团乱麻中。

他白日里陪孔生去为踩踏之事善后,却不想有人在白云寺的竹林枯叶中,发现了一柄官用的刀。

第六十一章 聂小倩

“查查有谁丢失了佩刀。”孔生吩咐下去。不一会,就查明了,所有人的佩刀都在身侧。

“这就奇怪了。”陆师爷握住刀,在日光下,大刀的规制和花纹和普通佩刀一模无二,只有简单磨损。

“还有一个人。”张睿道。

“燕赤霞。”陆师爷和孔生异口同声。

“我早该想到,只是他离开府衙,又到这里来做什么?为何连佩刀都丢弃在这里?”陆师爷不解地问。

“将佩刀收起来吧,周边可派人查探了?有没有什么异样?”孔生问。

陆师爷摇摇头:“一场大雪落下,什么痕迹都被掩盖了。不过我看那一片的枯竹叶多得不同寻常,只怕那里发生了打斗。”

“罢了,没有线索就收兵吧。虽然暂时安抚了众僧,可毕竟未查到始作俑者,你还是要派人盯紧这里。”孔生淡淡地吩咐陆师爷。

张睿一路思索,白云寺踩踏,孔生路上遇袭,燕赤霞卧房失踪,燕赤霞的佩刀出现在白云寺的竹林。这几件事情,分明有牵扯。可是,燕赤霞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大人,卑职有要事禀报。”

禅房只有张睿、孔生、陆师爷三人,火红的炭炉让室内暖意融融。

孔生盘坐在炕上,高声道:“进来。”

一阵夹雪的烈风吹进来,让人不禁哆嗦。来人穿着布衣草鞋,一副山野乡民打扮,头发已经被风吹成冲天模样。

他一进来就单膝跪下道:“大人,兰若寺来了五个人。一老一少两个妇人并丫鬟一人,还有两个壮实的护院。我知道的时候她们已经上山了,因为大人有令,我们不敢私自上山,于是卑职即刻回来向您禀报此事。”

“可打听到她们为何要上山?上去多久了?”孔生问。

他不疾不徐,安稳淡定,使跪在地上的衙役也安定下来。

衙役道:“禀大人,我们已经查核过她们遇到的指路人,说她们家郎君在兰若寺借宿,家里发生变故,于是赶往兰若寺投亲。指路人未问及她们的所投之人,线索暂时断了。至于何时上去我还不确定,不过她们的脚印还在,这几日雪花簌簌,若是时间太长只怕留不住。因而卑职猜测应该是丑时到寅时之间。如今已近午时了。”

张睿听他说话细致清楚,做事也似乎周全沉稳,不由得把视线放在他身上。

“此事刻不容缓,还是要尽早将她们劝下来为上。只是我们已经打草惊蛇一回,又来了个厉害的胡公子,松溪,防风,你们说该不该直接上去?”孔生给张睿和陆师爷斟茶,顺带征询他二人的意见。

“大人顾虑得是,此事事关重大,切不能莽撞行事。只是兰若寺屡次发生命案,凶手依旧逍遥法外,还是要尽快想出对策,否则她们……”陆师爷摇着扇子说道。

“不如我走一趟吧。”张睿提议。

“张公子有心了,只是你也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自身的安危还无法保证呢,怎么好叫你冒险行事。我想着凶手再神通广大,诡计多端,也无法以一敌十,不如让张朗领了一列差役亲自走一趟?”陆师爷提议道。

“你说的有道理。只是,人力或不可及……让我再想想。”孔生犹不能决定。

张睿想了想,终于道:“我想我还有事情没有告诉你。”

“哦?你现在要告诉我了吗?”孔生见张睿点头,立即道:“陆师爷,你带这小孩子去稍待片刻。”

陆师爷朝张睿挤挤眼,领着跪在地上的衙役出门去了,还贴心地叫走了门口的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