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的失忆白月光(穿书)(94)+番外

作者: 亦朝朝 阅读记录

缠绵病榻将近一年,李太后多少看开了些,自知年轻时作恶太多,无数冤魂前来索命,报应不爽,唯独放心不下这个儿子。

比起两年前,赵琛越来越偏执,许多时候,都只听得进去霍皇后的话。

赵琛很快赶来,李太后屏退宫人,与他说:“你不要太信任霍家。”

赵琛抿着唇不做声,李太后又道:“霍家对你忠心,是希望将来的储君能有一半的血脉出自霍家……”

此事戳到了赵琛的痛处,他冷冷打断:“朕知晓了,母后不必每次都要提醒朕一回。”

李太后默默叹了口气,“琛儿,去宗室过继一个孩子过来罢。”

赵琛却道:“此事容后再议。”

太医说过,若仔细调理,并非完全没有生育的可能,比起宗室所出,他更希望是自己的血脉将来继承这个位置。

李太后看着他,自责地道:“是母后不好,当初如果母后狠下心肠赐死白氏,就不会有后来的事。”

赵琛没有接话,神色漠然。

今夜唤他过来,原是想与他谈一谈云州的事。

她的意见,与谢晗如出一辙,霍家长子不堪重用,应在河东武将之中另择人选,可赵琛不会想听她说这番话。

母子之间气氛骤然降至冰点,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必要,免得伤了和气。

李太后勉力笑了一笑,“母后累了,想歇息,你先回去罢。”

离开永安宫后,赵琛没有回紫宸殿,而是命小黄门把步辇停在后苑金明池边,他想散散心。

近侍亦步亦趋跟在身后,无人敢上前,生怕触怒天子。

他沿着金明池来回踱步,心中思绪纷杂,头一次有了孤家寡人的感慨。

坐在这个位置上,俯瞰众生,却要无时无刻不受制于人。

忽然,一阵鼓声由远及近,一位小宫女怀抱婴孩,摇着拨浪鼓,向此处行来。

尚未走近,就被禁军拦下,那宫女认出赵琛,当即吓得跪伏在地。

赵琛没有动怒,平静地注目她怀里的婴孩,就算去玉阳宫探视的次数寥寥无几,也不难认出,那是他的长女,宋氏为他生的女儿,瑗瑗。

“把公主抱过来。”

闻言,小宫女战战兢兢起身,把小公主递到天子手中。

他第一次抱孩子,手法生疏,瑗瑗不安地扭来扭去,想寻个舒适点的姿势,赵琛轻拍她的小身子,“别乱动。”

瑗瑗仿佛听懂了一般,靠在父亲怀里,静默玩了一阵。

她很乖,不哭也不闹,赵琛抱着她,道:“走罢,去看看你的母妃。”

一行人往玉阳宫去了,当晚,他破例宿在宋贵妃的宫室。

深夜,小黄门叩开殿门,跪地禀报,说太后快要不行了。

一切来得如此突然,赵琛披衣起身,往永安宫赶去。

这会儿,李太后已是气若游丝,拼命抓住他的手腕,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

他知道母亲想说什么,和谢晗一样,和其他朝臣一样,劝谏他从河东武将中寻觅合适人选,不要提携霍家。

大抵是为了让母亲安心,过了会儿,赵琛终于点头,“母后,朕知道了。”

李太后合上眼,手一点点垂落下去。

宫眷们乌泱泱跪了一地,哭声响起来,赵琛心中烦闷不已,拂袖摔碎盛药的玉盏,指着宫妃们道:“哭什么!”

所有人噤若寒蝉,唯有角落里,还传来细细抽泣声。

宋以柔拼命安抚瑗瑗,小孩子被吓着了,正哭得停不下来。

赵琛循声望去,眼神如覆冰霜,却没有再发火,而是道:“贵妃先带公主出去。”

得到这句话,宋以柔如临大赦,忙不迭谢恩,抱着女儿去了殿外。

李太后薨,于长乐宫停灵七日,赵琛神情冷漠如初,愣是一滴泪也没掉。

直至出殡前一日,他屏退宫人,轻抚金丝楠木棺椁,“阿娘,我这半辈子,就像是提线木偶,事事不能顺从自己的心意,做皇子时,要听阿娘你的话,当了皇帝,要听谢晗那逆臣的话。”

说道这里,他不禁冷笑,眼底滚落一行泪,“阿娘,你放心去罢,今后,我只会顺从自己的心意。”

宁安二年六月,皇帝下旨,提携定远将军霍韫为云州刺史,命其立刻前往河东。

消息传回凉州,谢晗又上一道奏疏,却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未出五日,霍韫赶赴云州接管军务。

是年初秋,突厥南下,新任云州刺史守城不力,平度关告急。

赵琛命河东节度使死守云州,奈何先前战事失利,很快,突厥铁骑攻下平度关,云州沦陷,直逼河东。

凉州,夜色浓如墨,大雨瓢泼,嘈嘈切切的雨声中传来一声马嘶,饶是元瑶睡得熟,也被这阵动静扰醒。

上一篇:琴音仙路 下一篇: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