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逃宫弃嫡(下部)(863)+番外

作者: 唐妡 阅读记录

因为太过意外,陶沝差点碰翻了面前的画架,还好站在旁边的弘晋眼明手快地帮她扶了一把。

太子那厢皱了皱眉,起身走到陶沝跟前,轻轻捉住她的手腕,拉着她往殿门处走去。弘晋见状愣了愣,而后也赶紧跟在两人后面。

裹着一身明黄色常服的康熙皇帝眼下正立在书房门外,后面跟着魏珠和紫菀,再往后,便是米佳慧和另一名看上去有些脸生的小太监。

陶沝没想到米佳慧今次居然也混在康熙皇帝的随行人员里,忍不住当场瞪大眼睛,往对方身上多看了两眼,而米佳慧也同样发现她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立刻冲她眨了眨眼,暧昧一笑。

眼见太子这会儿拉着陶沝的手迎出来,身后还跟着弘晋阿哥,康熙皇帝的眉心微微一动,但什么也没说。

三人依次朝康熙皇帝行了礼,后者方才迈步进屋。不过就只有魏珠跟在他身后一起进了书房,而其他人则全都继续留在了书房门外。

康熙皇帝一进门就发现了放置在东次间拱门外的那个画架,以及摆在上面的人物画,再往里,床边摆着一张矮几,上面堆着一叠厚厚的奏本,旁边还放着茶具和笔墨。

“你们刚才是在……”

或许是因为书房内这会儿的情景和自己方才在外面想象得不太一样,康熙皇帝皱了皱眉,有些迟疑地开口询问。而太子也不等他把话说完,便立刻给出了回答——

“回皇阿玛,儿臣刚才一直在房里看折子,而她,则在为儿臣画像……”

闻言,康熙皇帝立刻回头看了太子和陶沝两人一眼,目光在两人十指相扣的手上停了停,再落到陶沝仍拿着炭笔的那只右手上,因为徒手拿笔的缘故,她右手的手指被染得有些发黑。

他滞了滞,又无声地将视线转向站在太子另一侧的弘晋,后者赶紧朝他点了点头,算是应证了太子的回答。

见此情景,康熙皇帝再度滞了滞,而后信步走到画架前——

虽然笔法略显粗糙,但可以看得出,摆在架子上的这副画画的是坐在床上看折子的太子的肖像——

身子优雅地斜靠在床柱上,手里捧着折子,嘴角微微弯起一道弧度,笑得格外静谧……尽管并没有十成十的相像,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用了感情的,因为那种感觉是骗不了人的。

康熙皇帝的视线在画上停留了一会儿,再度看向陶沝的眼神便多了一丝明显的惊异:“这是你画的?”

见他冲自己发问,陶沝赶紧把手从太子的手里抽出来,福身答话:“奴婢该死,没能画出太子爷的风范——”

康熙这次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她的脸,又咳了一声,方才继续往下说道:

“画得倒是可圈可点,只是这笔墨好像……”

陶沝听出他也和弘晋之前一样,在好奇自己另类的作画方式,所以连忙解释:“回万岁爷,这是用炭笔作的画,是奴婢之前在广州的时候,跟那里的洋画师学的一种画画方式……”

“是吗?”康熙皇帝见状瞥了她一眼,语气淡淡,听不出什么喜怒,“看来你倒是在外面学了不少技艺……”说完,目光又重新移回到那副肖像画上,似是漫不经心地继续发问,“你为何会想要学这个?”

“咦?这是因为……奴婢很喜欢画画,而且给人画像也可以赚些银两维持生计,所以……”

陶沝这句话答得还是很顺口的,因为这原本就是她学素描的初衷之一,因为她觉得坐在现代街头,帮过往路人画肖像是一项极富艺术感的工作,但可惜,古代就没有这样的职业了,一般都是请画师到自己家里去画肖像的!

不过,那位康熙皇帝显然是误会了她说这句话的意思,眉头当场一蹙,复又将视线转到陶沝脸上:

“你在外面过得很不好么?”

陶沝听到这话当场愣了愣,有些不明白对方为何会一下子跳到这个话题上来,但她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

“回万岁爷,奴婢其实……在外面过得挺好的,因为奴婢认识了很多人,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是吗?”因为陶沝此番答话所用的思考时间明显有点长,所以也让康熙皇帝对她的回答抱持了怀疑态度,“可是朕怎么记得雷孝思说,他当初是从河里把你救上来的,他还说岸边有一个男人,你很有可能是被他给推下去的……”顿了顿,语气明显添了一分试探,“你可清楚那个人是谁,又为何要推你下水?”

咦?陶沝没想到雷孝思会把当初这件事的细节末梢也对这位康熙皇帝和盘托出,顺便还加了一点自己的想象力,这多少让她有种无力的感觉——雷孝思果然是辗转于神助攻和补刀王两个角色之间的不安定人物,每次都会给她带来这种出其不意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