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逃宫弃嫡(下部)(746)+番外

作者: 唐妡 阅读记录

陶沝点点头,从今日整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上来看,这桃花苑中的确藏有所谓的“内鬼”。

“那你可清楚,都有谁知道刘太医已经回去了?”

尚善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答道:“应该不多,刘太医是奴才昨夜特地从侧门送出去的,因为那里的守卫相对比较少……”

陶沝不等他把话说完便急急打断:“那你的意思就是负责侧门的守卫中藏有内鬼?”

“奴才之前的确有这么怀疑过,但仔细想想,所有侍卫们全都是宿在一起的,免不了相互之间通气,所以恐怕难以定论……”

尽管话说到一半就被陶沝打断,但小太监尚善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还将自己知晓的所有关于这间桃花苑内的侍卫情况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格格有所不知,现阶段整间桃花苑中的侍卫军配置是前门一百八十人,后门一百八十人人,两边侧门各一百二十人,内院一百五十人,每组分六批次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轮流巡逻,且每隔两个时辰换一次岗,期间也并不存在两组人马相遇的问题……昨夜刘太医是子时前离开,子时正好换岗,如果要通气,子时后就可以有所行动,但寅时喂马时的那些草料却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内鬼一开始的目标并非马匹,而是存放粮草的库房……”

“你的意思是——”陶沝的思维这会儿也难得和对方保持了同样的进度,“他们是发现粮草库房着火并没有造成多大损失,再加上得知刘太医已经离开,所以才转而对那些马匹下手的?”

尚善点点头:“应该就是这样没错!”

“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陶沝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内鬼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抓她?可这也未免太费周折了吧?而且,他们是怎么知道她在这儿的?

这样一想,她忍不住问了一句:“尚善,我问你,我那晚被太子爷送来这里一事,都有哪些人知道?”

“咦?!”尚善显然没料到陶沝会突然提出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但还是规规矩矩地答道:“……贾应选公公,荣泰,还有刘太医和我,以及这里的守卫军统领,另外——”话到这里,他似是微微犹豫了一下,“……万岁爷恐怕也知道格格在这儿!”

陶沝没想到那位康熙皇帝也会知晓自己的行踪,当即一愣,好半天才重新开口,但问得却又是一个和之前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尚善,你跟在太子爷身边多久了?”

尚善这次怔了一小会儿方才应声道:“回格格,已经快八年了……”

“那贾公公呢?”

“比奴才还多两年……”

“那荣泰呢?”

“他?他原是跟在万岁爷身边的,是太子爷……废了之后才被万岁爷调来伺候太子爷的……”

提起荣泰,尚善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了变化,似乎是对前者存有几分忌讳。

而陶沝听到这话也是一懵,因为她没想到荣泰竟会是康熙皇帝身边的人。虽说将自己身边的人派到太子身边来任用这样的事,康熙皇帝之前也没少做,譬如那位贾应选贾公公当年也是他派到太子身边来的。但陶沝总觉得这个派遣的时机选得有些微妙,这是不是也变相说明,康熙皇帝现阶段仍对太子不放心?!

那么——他会不会也想借此机会除掉她这个能影响太子的不安定因素呢?

正所谓细思极恐,一想到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陶沝顿时觉得全身毛骨悚然。

毕竟,如果康熙皇帝现在真的下决心杀她,只要把过错推给十三阿哥一方就可以了,他自己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太子就算怀疑也只会怀疑十三阿哥……

但仔细想想,那位康熙皇帝虽然的确看她不顺眼,但他似乎更注重自家儿子之间的兄弟情义,如果他真的要选在这个时候对她动手,就只会加深太子和十三阿哥两人之间的矛盾,从为人父的角度来看,他应该不会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才对!

思及此,陶沝这厢又微微放宽了心,接着自己刚才的话继续往下道:“那……新调来的禁军侍卫知道这件事吗?”

“他们都是在太子爷送格格你过来之后才被太子爷分批调来此处的,只知道太子爷吩咐要保护这里的一个人,具体是谁,他们应该不清楚——”尚善说这话的语气,可以听得出他并不怀疑这些新调来的禁军侍卫。“……而且他们只负责守卫前后两道院门,并不曾进入内院,院内巡逻的全都是这里原来的守军……”

陶沝见状皱了皱眉,提出另一个可能性:“那会不会是太子爷分批调人过来的时候,引起了有心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