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大师兄又崩了人设(222)+番外

作者: 一枕春秋 阅读记录

陆澜沉默了片刻,重新开口说道:“师兄,我从这里下云舟回太桁,如拿到书简会第一时间传给师兄。”

方谦点了点头应道:“拜托了。”

陆澜祭出飞剑,刚准备离开时却又生生顿住,回头看向方谦:“大师兄,我们太桁修行随心,所以没必要被世俗枷锁所累,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你平安顺遂。”

方谦愣了一下,心里面紧绷着的某根弦一下子散了。

他好歹去现代走了一遭,还没有师弟活得通透,这别别扭扭地都不太像自己了。

方谦挑了挑眉,心态一变看着周遭风景都变得不一样,云卷云舒,景色宜人。

“多谢。”他抬了下手懒洋洋地一挥,阴谋算计太烦人,如今另劈了一条路出来,方谦突然对接下来的日子又有了新的憧憬。

陆澜一笑,御剑直接离开。

……

季峥在平沉谷中独行了一段,先前那种奇怪的压力已然消失。不多时季峥便又找到了戚若云留下的标记,只是标记的指向正是军营。

等季峥回到军营时,大雨已停。他正巧赶上蒋钟痛心疾首地训斥戚若云与兆氏兄弟,就差把这几人都斩了。

季峥的出现及时救下了兆氏兄弟的性命。蒋钟的脸上不见松懈,他手中刀剑当啷落地,迅速前来查看季峥:“殿下,你可算回来了!”

眼看蒋钟的手就要拍倒自己肩上,季峥不动声色地侧身避开。蒋钟也放下了手,知道季峥对自己并无什么主仆情分。但季峥回来对他是绝对的大好事。他们此行本就是提着脑袋上京,若是连季峥这个最后的“名义”都消失了,他们可就是提前将脑袋交代出去了。

蒋钟站定。他回头又狠狠剐了兆氏兄弟一眼,而后低着头对季峥建议道:“殿下,末将觉得还是绕水路行船,不然等过了平沉谷到兴洲也免不了要走一段水路。此地凶险,沧浪洲人又没什么水路经验,早一点操练起来才是……”

“不必。”不等蒋钟说完,季峥便截断了他的话头。他回头望向深谷:“布阵之人已死,此地安全,我们就走平沉谷。这里的水路湍急颠簸,河道也窄。兴洲水流平缓,港口也大,可行大船,于行军而言是上选。”

蒋钟愣了一下。他本就是因为平沉谷不宜行军而主张走水路,但却没想到季峥竟已将几处水路都了解清楚。这时说来有理有据,他也只能点头,当即重整三军,入平沉谷中。

为了避免两边再有人生事,蒋钟特意派了金丹修士在两边镇守,当然这一次说什么都没有让戚若云和季峥上前。

饶是如此,蒋钟仍未放下心来,亲自去巡视。戚若云见季峥打马,背影摇摇晃晃的,显然心中有什么思虑。他估摸着蒋钟一时半刻回不来,双腿一夹马腹,上前与季峥比肩。

戚若云还记得在平沉谷内听到的那一声龙吟。

他循着龙吟找去,却只在阵法之外找到手足无措的兆氏兄弟。至于龙与季峥,他皆不见踪影。兆氏兄弟也只言季峥在他们的眼前突然被人袭击,之后便消失了,两个汉子唯恐受罚,已在平沉谷中找了近一夜。之后,便是三人回到营中领罚的场景了。

戚若云若有所思地看着季峥,摇开折扇轻声问道:“殿下,你在平沉谷中可有听到龙吟?”

季峥对他人的戒备是刻在骨子里的,纵然戚若云也是太桁门人,他也没有说出自己能够化形为龙的事:“先生可能是听错了,如今世上早已没有龙了。”

戚若云摇了摇扇,不置可否,却也并未深究:“殿下后来可有遇上什么危险?说来惭愧,大师兄将你交给我,我本应当保证你的安危的,却反令你身陷险境。”

对此季峥倒并不隐瞒:“我确有一番奇遇。这里的阵修手段有些怪异,我被传送到了另一个时空。”

戚若云对此他并不算太意外,但紧接着便又听季峥继续说道:“在那里,还见到了大师兄。”

“哦?”戚若云眉间微微一蹙,但随即便舒展开来。季峥身陷阵法能与方谦相遇,说明方谦也身陷阵法。但既然季峥安然无恙,大师兄也必定没事。随即他的目光便停留在季峥的脸上。

其实季峥表现得很正常。但提及心上人时每亩中流露出的欢喜与柔和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藏住的。戚若云随手收了手中折扇:“你喜欢他?”

季峥骤然转头看向戚若云,他是第一个直白点出这句话的人。

纵然季峥没有回答,戚若云也已经在他的神色中看出了答案,忍不住长叹了一声,却也不知道这一声到底是为谁叹的。

“你喜欢谁不好,怎么偏偏喜欢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