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怀疑太子是只猫(380)+番外

作者: 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太医浑身抖得厉害,整个人埋在地上。

“话虽如此,可国不可一日无君。”谁也没想到,一向最懂分寸和退步的此次范阁老寸步不让。

冉温看着他,连与他最不对付的荣长玄也不由惊讶地看着他。

杨贵妃冷笑,握紧庆延帝的手,冷冷质问着:“官家尚在,阁老这般咄咄逼人,寓意何为。”

范知春颤巍巍上前,竟然直接跪在官家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紫色衣袖散在冰冷的地面,身形低伏,脊梁笔直。

“微臣十五入朝,至今已有五十年整,初入朝堂时有幸得文惠帝青睐,得以施展抱负,为民请命,年至不惑又得宣威帝提拔入了政事堂,战战兢兢唯恐辜负圣意,知天命时有幸成为太子太傅,教导太子储君之道,如今已历经三朝,微臣不敢言功,却也不曾出错,自认一生只为大梁。”

冉温眼眶微热,紧抿着唇,掀了衣摆跪了下去。

他一跪,殿中诸位也都跪了下去,只剩下盛宣坤突兀地站着,他犹豫片刻,这才缓缓跪下。

范知春一生二起二落,最低时更是被发配到太原做一个小小的县令,度过了艰难却传奇的五年。

他的人生充满辉煌,世人凯歌,是大梁文人的巅峰,是读书世人的脊梁,是黎明百姓敬仰的青天,但最让人敬佩的是,他这一生不曾出错,不曾对不起身上这身官袍,不曾顾府肩上的黎明百姓。

“娘娘深处內宫不知如今大梁处境危险,大辽兵强马壮,窥探大梁许久,战报片刻也耽误不得,官家如今不能理事,这封战报又该如何?”范知春解释着。

杨贵妃紧咬着不肯松口:“正是因为有阁老镇守政事堂,大辽又有何惧。更何况还有枢密院与政事堂一同处理政务,诸位都是大梁栋梁,必能逢凶化吉。”

她的目光落在荣长玄身上。

荣长玄低垂着眼眸,低声附和着:“官家清醒时便成说过太原之事不可发兵,阁老多虑了。”

“置之不理当然可以,邹将军素来用兵如神,万一守住了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失守了呢?”

范知春看着他,一双眼睛格外平静,衰老的眼皮耷拉着,只能让人看到一抹光亮,“这事院长打算,一力抗下。”

荣长玄瞳孔一缩。

太原失守,通往汴京之路便失重要关隘,此后大辽骑兵如入无人之境,两日便可到达汴京,汴京危矣。

两人斗了三十年,各自从对方眼中看到自己的坚持。

荣长玄是官家一力扶持力保杨贵妃的,范知春是太子太傅只认正统,两人早已处在对立,不肯轻易退让。

“太子及冠后便监国,多年来不曾出错,虽说之前犯错被官家禁足,可如今情况危机,太原战况需日日变化,若是官家苏醒,此事自然可以掀过不提,太子自然也要继续接受惩罚。”冉温出声,这话算是附和了范知春的意见,一张脸紧紧绷着。

他突然明白那日范知春跟他说的‘稳固朝堂’是什么意思,只是他不明白这是他早有预料或者是脑海中更为骇人的想法,他不愿想也不敢想,可事情已经走到如今这一步,他作为政事堂副阁不得不出声。

他相信阁老不会害了大梁。

范知春的一生早已给了大梁。

殿中因为三位大梁忠臣的僵持而沉默,突然间,紧闭的大门被人推开,所有人不由看向大门,只看到盛宣知站在门口,逆着光看不清神色,匆忙却又充满冷静。

他后面赫然是东宫将军夏及晨以及东宫精锐,依旧被人压着的孟嬷嬷。

“你怎么来了。”盛宣坤失声喊道。

盛宣知入内,他上前扶起范知春,低声说道:“宫中如此大的动静,早已传得沸沸扬扬,我如何能不来。”

“不可能,我早已让人不准外传了。”盛宣坤不可置信,警惕地瞪着他。

“三弟怕是不知道,越是镇压越是流言,宫中早已传得以讹传讹,不然我也不会来。”盛宣知慢条斯理,把范知春扶到椅子上坐下,对着他微微一笑。

范知春闭上眼不再说话。

“你带东宫的人做什么?”盛宣坤失态地喊着。

“东宫禁卫本就跟随我左右,不是我今日才带来,三弟不必疑神疑鬼。”盛宣知解释着。

两人神情态度高下立判,便是荣长玄也动摇了几分。

太子殿下确实是非常完美的储君。

“官家如何?”他转头问着太医。

太医颤颤巍巍把之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烦请张太医去把太医局提举和判局请来,其下九科的首要太医也都请来。”他把吓得几乎跪爬在地上的太医打发了出去。

太医一抹额间冷汗,连滚带爬地走了出去。

上一篇: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下一篇:替身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