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怀疑太子是只猫(146)+番外

作者: 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翠华艰难地把视线从姑娘的耳环上拔开,严肃皱眉想了想:“不是我说的,是官家下圣旨说的。”

苏锦瑟皱眉:“什么意思?”

“景王爷怎么会谋逆呢,整个河东道都是他的啊,再说了官家的位置都是他不要的。”她歪着头,天真又不解地嘟囔着。

这话听得苏锦瑟倒吸一口气,一把捂住翠华的嘴,沉下脸说:“这话不准再说。妄议政事可是诛九族的。”

翠华眨眨眼看着她,突然拿下她的手,一板一眼说着:“不是我一个人再说,所有人都在说。”

她紧抿着唇,严肃又认真:“历代景王爷镇守河东道,到了这任景王爷开创先举,开通商道,边境早已没有兵荒马乱的战乱。我爹说过这是太原最好的日子,没有人会因为战乱而牺牲,只要勤奋,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苏锦瑟没想到这个王爷竟然在民间威望如此之高,哪怕换了新的执/政人,依旧堵不住众人的嘴。

“姑娘,我不明白为什么好人会死,我也不懂为什么有人说景王谋逆,这些都是大人物的事情,可与我们百姓而言,谁给我们饭吃谁就是我们的恩人。历任景王爷都是曾救太原出水火的人,这样的家族不该这个下场。”

她说得惆怅不解,这是太原许多百姓的疑问,他们不管上面的人到底是谁,他们只关心今天吃什么,有没有的吃,他们只关心明天能不能活下去。

苏锦瑟叹气,摸了摸翠华的脑袋:“我也不懂,不过有句话我也要与你说,虽然两年后你的卖身契就到期了,可谁也不知道你家姑娘什么时候前往汴京,汴京不是太原,有些话连眼神都不能给,比如你口中的景王爷。”

翠华丧气地低下头,点了点头:“我知道的,嬷嬷与我说过的,我只是忍不住,我以后不会再说了。”

苏锦瑟再也没有逛街的念头,岔开话题问道:“你知道这里那个寺庙最有名吗?”

“寿阳就一个寺庙,是一个观音庙。”她一边说一边悄咪咪地看着苏锦瑟,神情不明。不过苏锦瑟早已习惯翠华的脑子,不指望她能正常思考。

“那便去观音庙。”苏锦瑟当机立断。

不过很快当马车来到观音像前,苏锦瑟陷入沉思,她沉默着,在想现在换个侍女还来得及吗。

原来这个寿阳唯一的观音庙竟然是送子观音庙,来来往往的都是梳着妇女发髻的人,未出阁的娘子也都由长辈陪同,像苏锦瑟这样独自一人来的还未及笄的姑娘独此一份。

翠华见姑娘脸黑地厉害,紧绷着嘴,低眉顺眼,不敢说话。

苏锦瑟只好硬着头皮朝着角落里的一个走去,那位置挤满了梳着妇女发髻的人,她们围着一个解签和尚,那和尚头花花白,衣服洗得发白,说话斯斯文文,看上去就极有高深佛性。

“小娘子……”和尚抬起头来,突然楞在远处,盯着苏锦瑟看,眉心不由皱起。

好不容易轮到的苏锦瑟咳嗽一声,强忍着尴尬:“我求一个平安福。”

和尚收回视线,低下头整理着被风吹乱的纸张,递过去一个筒签:“娘子心诚摇签即可。”

苏锦瑟跪坐在蒲团前闭着眼摇着签,没曾想那签迟迟不掉,她悄悄睁着一只眼,把竹筒倾斜一点,加大力气用力摇着,这一下又一下摇出三个竹签。

原本骚动的角落安静下来,解签的和尚抖了一下,苏锦瑟也所料未及,一时间场面格外尴尬。

苏锦瑟状若无事地放下竹签筒,打算从掉落的三个竹签中选上一个。

“既有三个竹签,那三根都拿上来吧。天意如此,不能忽视。”和尚盯着那三个竹签低声说着。

那和尚看苏锦瑟小心翼翼捡起竹签,规规矩矩地排好顺序。

三句诗签整整齐齐地落在和尚眼中,一向不动声色的大和尚倒吸一口气,苏锦瑟紧张地盯着他,身后的大小娘子也都好奇地看着。

“娘子稍等片刻。”那和尚起身,用经文盖住签文,匆匆向着内室走去,没多久就带出一个稍显年轻的和尚。

“这是我师弟,尤为擅长捡签,余下的签文皆由他为诸位解。”稍微年长的和尚对着身后之人歉意说着。

“不行啊,我们可是特意等明灯师傅的。”

“是啊是啊,凭什么啊。”

“我可是特意从外县来的。”

虽然人群议论纷纷,颇有不满,但年纪稍长的和尚脸色毫无波动,恭敬地请了神情发蒙的苏锦瑟入了内屋,消失在众人眼前。

“大师。”苏锦瑟犹豫地跪坐在明灯师傅面前,好奇问着,“为何单独为我解签。”

“娘子让我想起一个故人,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小沙弥被师傅推出来为人解签,故人也曾摇出三根签,陈年旧事还历历在目,故人却已不再,今日心有所感,也许这就是天意。”明灯师傅神情怀念,捏着佛珠,视线落在签文上。

上一篇: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下一篇:替身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