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怀疑太子是只猫(124)+番外

作者: 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欧阳泛流啊了一声:“坏了,让人一直关在地牢里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不知名太太给的章推,爱她!

第52章 朝堂博弈

大梁汴京素有八荒争凑, 万国咸通的美誉,这般闲适富裕的生活,让汴京生活安逸又奢靡,人人都向往这块肥沃土地。

可这般悠闲的生活气息却是没有传到今日的朝堂上, 小朝会气氛紧绷, 人人自危, 不过是因为难得按时早朝的庆延帝宣布要给太子赐婚,赐婚的对象还是远在边境的一个小侯家中庶女。

太子乃是国之重器, 太子大婚乃是举国同欢的大事,自来都是慎之又慎, 太子妃乃是他日入住后宫之人, 作为天下女子表率,说是千挑万选,大浪淘金也不为过。不曾想庆延帝竟敢如此随意, 草率地定下一人。

朝堂上大臣跪满一地, 恳请官家收回成命, 不少亲太子派的人也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大殿上, 朝堂上的氛围期期艾艾,凄惨万分。

庆延帝年轻时还能算得上英俊,初登基时也算兢兢业业, 但随着后宫人数越来越多,行事越来越荒诞,沉迷酒色让他整个人慢慢浮肿起来, 没了一点帝王的精神气。

在今日上朝之前,他已经半月不曾上朝。

“苏家女行为贤良,言行端庄,苏家也曾救过孤, 乃是忠良之辈,为何配不上太子。”庆延帝一双被肉挤压的眼睛瞪着大殿上跪满一地的人,冷笑,“还是你们也像那些酸儒之辈一样觉得什么嫡庶之分也极为重要,高低门楣才能匹配。”

众人大呼不敢,心中暗凛官家是真的气急攻心了,连这话都说了出来。

庆延帝虽是先帝嫡子,但前有文武全才的哥哥,后又才智过人的弟弟,先帝在世时被封为莱王,去了太原封地,无事不得入京,这也说明若无意外,莱王此生都无缘皇位,被人笑成还不如庶出的皇子。

不曾想先帝去的匆忙,皇位之争向来充满血腥,皇后连同两位嫡子皆被人毒死在中宫,原本有能力竞争的几位皇子刀戈同向,汴京乱成一团,众人胶灼间,当时谁也不在意的莱王勤兵入京。

莱王在汴京有荣国公荣长玄开道,在太原有执掌大权的景王扶持,除了襁褓中的十三弟存活于世,其余兄弟皆命丧其手,这位莱王算得上是踏着血腥入了汴京,成了如今的庆延帝。

这是他最忌讳之事,毕竟当日中宫太子的死因至今不明,是以忌讳嫡庶长幼。

至于忌讳门楣,则要从后宫有个杨贵妃说起,她乃是太原渔家女,被当时的莱王看上纳入后院,生下崇王殿下后被封为贵妃,至今盛宠无双。

皇后仙逝后,管家曾想把贵妃抬为皇后,被当时的御史大夫宋毅一头撞死在大殿上而被迫中止此事。

大梁开国立下勒石三诫,第三诫就是不杀上书言事者,今日上书言事者未免官家坏了祖宗规矩,在朝堂上毅然赴死,以此明志,自然将杨贵妃通往帝后的路彻底封死。

宋毅慷慨赴死时,大义凛然,侃侃而谈,至今被封为佳话——王后帅六宫之人,宫闱内政全全资皇后综理,理事在德不在险,事理洞明,修仁、修德、修明才能共治天下,世间乌有圣后逊渔女之礼,且此凤阳宫,自祖宗相传是皇后之居。今鸠占鹊巢,居凤阳官不移耶,礼法何在,名分何在。

“此事不要多言,朕心意已决。太子妃之位在贤不在高,苏家世代忠良,镇守太原,不可寒了边疆之心,太子为人储君更该做好表率,诸位都言太子贤明圣德,如今边疆不稳,不是更应该牺牲自己吗。”官家难得强硬地说着,嘴角微微勾起,故意把太子婚事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带出□□裸的恶意,“可还有谁以死谏言,朕,都等着呢。”

殿中御史台诸位同僚心中一凉,脊背发凉,知道这是官家给出的最后的警告,不曾册立杨贵妃为后是他最大的心病,他至今怀恨在心。

报复太子,报复所有与他作对的士大夫。

“荣国公意下如何。”管家见底下之人不敢吭声,露出畅快的笑来,神情温和了些,最后把视线落在为数不多站着的人身上。

荣国公已到知命之年,发须洁白,脸颊消瘦,腰杆挺直地站在远处,神情不动声色,好似浑然无关。

“官家所言极是,太子乃是国之根本,太原是大梁咽喉之地,两者极为重要,苏家更是官家亲口所言的忠义之辈,乃是天作之合,美满姻缘。”荣国公不亏是历经两朝的元老,一听风向不对,立马换了说辞。

要知道,之前荣国公即使身为崇王党,也是极为不赞同此事的。

太子娶一个庶女,可不仅是要笑掉天下人大牙,这丢的不是太子的脸,而是官家和大梁的脸,奈何他如今也是约束不了越发膨胀的杨贵妃,杨贵妃的枕头风可是比冬日的寒风还要厉害。

上一篇: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下一篇:替身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