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拜山(81)

作者: 刘宗凤 阅读记录

二是对劳动改造要表现出热情,要让队长们尤其是中队领导和教育科领导知道自己是积极靠拢官家的,是想走认罪服法、改造自新道路的。唯有这样,队长们才可能会信任你,并让你在犯人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杨凡已经知道,一旦当上了如组长、积委会主任等职务,那么,在监狱中自由度就会更大,而犯人在服刑改造过程中人人绞尽脑汁欲以争得的许多好处如评改造积极分子、立功和减刑等,也自然就能优先获得。在这一点上,魏华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也是最成功的。犯人将其总结为做好改造生活中的“面”的工作。

三是要重点突破,即要重视做好监狱或中队中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一至两名官家干部的工作,经常过去串串门,也是很有必要的。其目的自然是希望他们在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并能在重要时刻如立功、评奖、减刑等能为自己说话。

服刑改造时间一长,杨凡已渐渐明白,犯人之间也是存在有势利眼的,比如说,一旦让人知道原来有上面有人在关照你,那么,即使有人想整你,他也会有所顾忌,甚至会中途打消整你的念头,有时连中队头儿和队长们也会给你面子,会对你另眼相看。当然,即使你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得到上面重最级人物的关照,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得到狱政科、法制科、教育科任何一个科室的头儿或中队头儿的关照也很管用,这时,一般也不会有人敢欺负你。犯人将其总结为做好“点”上的工作。只有将“点”与“面”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透、做好、做到家,那么,你的劳动改造生活才会无往而不顺。

应当看到,上述几点,都能从魏华身上总结出来,所以,杨凡觉得能结识魏华,真是获益良多。

冬来秋往,还有一天,杨凡就要在监仓里过第二个年了。自从魏华出监之后,高科长点名要杨凡负责《建新报》第一板并代行主编之职。

据杨凡所知,过去在编辑出版《建新报》的过程中,编辑之间曾经常会因诸如审稿、编稿、排版及清样校对等出现意见分歧,有时甚至相互间还大吵起架来,在向高科长汇报时往往又是各执一词,相互推卸责任,如有校对过程中常出现屡校屡错的情况,以致把原本属于中队印刷厂犯人也被卷了进来。

听印刷厂的犯人副组长黄哲说,有一期《建新报》因校对不周,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尤其是第二版更甚。王义桥把责任推到印刷厂的排字工身上,说本来在前两校中早已把错别字全都标出来了,但排字工有意不配合,以致第三校结束时错别字仍得不到改正。结果,高科长一怒之下,跑到中队印刷厂,将黄哲等人狠狠地给臭骂了一顿。黄哲说,为了这份《建新报》,仅今年一年,他本人已挨了高科长五次严厉批评,为了自身利益,他不得不将整个情况向中队专门分管生产的邓副中队长作了汇报,同时还向邓副中队长提出了希望能将自己调离印刷厂的申求,邓副中队长自然不会同意将黄哲调离印刷厂的,因为黄哲已在印刷厂劳动多年,是生产骨干,但因此,却造成了教育科与入监服务中队之间的不协调。据说,高科长也一直为此事而深感头痛。

有一次,高科长专门把杨凡叫到他的办公室去,所谈的就是有关《建新报》的质量保障问题,问杨凡对此有何办法没有?杨凡由于在此之前已对《建新报》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当即就脱口而出建议道:“高科长,依我之见,《建新报》的质量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关键是对各版编辑的职责划分得还不太清楚,加上各编辑之间又不团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存心要看对方笑话的现象,如此一来,想要做到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相互配合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为今之计,看是否可以暂时将编辑部人员进行缩减,由过去四人暂时减至两人,第一版和第二版由我自己负责,第三版和第四版则由李春林负责,同时将过去半月一期改为一个月出版一期,待质量稳定和人际关系磨合之后,再考虑恢复每半月一期。而被裁下来的两个人,依然留在图书组里,让他们集中精力做好图书组编辑出版以外的工作,您看如何?”

高科长一直在认真倾听杨凡说话,他略思索了一会儿后,说:“你的意见很好,就按你的意见办吧,不过,虽然以后编辑只有两人,但还得有一个人来统筹全局,所以,我看,主编还是你来当,也就是说,你不仅要负责前面两版,而且对第三版和第四版也要过问。当然,你只是管它的大方向不出错,具体文字方面的事,仍按分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