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西晋当太子(344)

作者: 疯子161414 阅读记录

石国、米国、何国、史国都在康居附近,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

此时的石勒已经率军退至了大月氏的南部,让开了大晋西进的通道,而他则开始全力南下攻打恒河流域。不过这一次石勒南征并没有西征时顺利,因为他在大月氏南部遇到了强大的笈多帝国。

当然这个时候还只能称之为笈多部落,正是笈多帝国发展的壮大的时候。只是这次他们遇到了强大的羯族人,到底还能不能称霸印度北部还真是两说。也许石勒不知道,他的这次南迁可比汉朝匈奴西迁,只是一个征服了欧洲,一个征服了南亚。

一般来说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总是很凄惨的,但是由于石勒临走前狠狠搜刮了一番西域各国,而且一路上以战养战,再加上南亚地区的富庶,终于让石勒迎来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机会。

且按下石勒不表,对于石勒南逃,张方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的任务是前往吐火罗地区与波斯挥师。本来吐火罗地区乃是波斯故地,后来被石勒攻占,如今大晋进入到河中地区,当然要继承以前石勒的遗产,为了防止波斯人趁火打劫,一路上张方几乎马不停蹄的奔赴西方。

九月十二日,张方领一万骑兵,驻守吐火罗与史国之间的要隘——铁门关。在整个丝绸之路上,一共有三道铁门关,(其中两处在今华夏境内,一处在今阿富汗境内。

至此张方终于抢在石勒之前拿下了吐火罗,虽然之后到来的波斯人非常不满,但迫于双方联盟的关系,对方也没有翻脸。同样张方正忙于接管富庶的河中地区,也放弃了向南追击。

至此,大晋经过近五个月的奋战,不但收复了西域地区,还拿下了河中地区,将西部边界一直推到波斯边境。

再回过头来讲一讲南迁的石勒,石勒的敌人主要是笈多部落,为了抵抗石勒对恒河流域的入侵,笈多部落联合周边部落组成近二十万大军,企图一举灭掉石勒。

而石勒利用晋军无力南下之际,相继招降大月氏故地近十万部众,同时消灭了大小十几个部落,其兵力迅速扩充至十万人。迫于石勒强大的武力,短短数日之间,恒河流域降者无数,唯一可虑的是这里面没有一个真正的羯族人。

而且石勒还发现这些信仰佛教的国家和部落,他们士兵的战斗力十分低下,甚至连西域士兵都比不了。有时候数十个羯族骑兵就能打败成百上千的当地士兵,对于这种情况石勒相当无奈,同样他也有点理解晋人为何要坚决在西域灭佛了。

虽然佛教有劝人向善利于上位者统治的一面,但其弊端却是显而易见的——很容易泯灭一个民族的血性!这个时候,石勒倒有点后悔来这里了,他害怕数年之后,羯族人的血性也会被佛教给感化了!

石勒可不认为仅凭几万拿刀的羯族士兵,就能同化数百万当地人。他非常清楚,要想让羯族人立足这里,他们只有重新融入当地才行!

第三百五十二章 金银不是越多越好

远在长安的司马遹并不知道汉人的兵威居然又一次促使了一个草原民族的外迁,只是这次的羯族人不是西迁,而是大规模南迁。此时他在为别的事情烦恼,近日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必须要立即跟张宾等大臣商量一下。

虽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过司马遹仍然让人通知首辅张宾前来觐见。果然如同他所料的一样,前去宣旨的内侍回来告诉他首辅大人依然在处理政务,却还没有回家休息。

“陛下这么晚了来找臣,可是有什么急事?”接到陛下宣召张宾急忙忙赶到御书房内,见到司马遹后,连忙问道。

“孟孙,有件事情很重要,所以朕要找你商量一下。”司马遹边说边示意张宾坐下,又让内侍送了些茶水进来。

“这次,据宗室子弟回报,他们的商业协会又在海外美洲发现了一座很大的金矿,而且是天然的金矿,黄金的储量很丰富,开采也非常方便,甚至可以直接从河里把黄金淘出来。”

张宾闻言非常兴奋,他有些不解的问,“陛下,这应该是好事啊?!毕竟黄金是现在贸易的硬通货,多点黄金,对帝国有很多的好处。怎么?难道有人要贪墨这座金矿?”

张宾有这样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尽管帝国一早就从制度上着手来预防腐败,但贪腐问题在帝国内一直都存在,每年查处的五品以上官员不下百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开始多起来。

“不,不。不是贪腐问题。而是关于黄金储量的问题,尽管眼下对帝国来说,黄金越多好处也越多。不过黄金过多的话,那就没有好处了”司马遹叹了口气道,“随着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大量流入。帝国的金银早晚都会贬值。而且根据目前黄金、白银的流入速度,也许三五十年之后,帝国的白银、黄金就会开始大规模贬值。”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帝国百姓的生活。随着金银的贬值,百姓手里的财富实际上是缩水了,导致金银贬值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帝国。导致市场上流通的黄金与白银严重的超过了实际的需求量。”

说到这里,司马遹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这几年,黄金与白银都在大量的流入帝国。迟早有一天,帝国的金银将变得根本不值钱。这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甚至可能因此而拖垮帝国的经济,给帝国带来灭顶之灾。”

这绝不是司马遹在危言耸听,在之前的那个世界里,盛极一时的西班牙帝国,就是因为大量的地从美洲地区开采的黄金、白银,结果白银、黄金的大量流入。最后竟然撑死了这个国家。

金银是好东西,这谁都知道,而华夏人又有囤积白银、黄金的喜好。不过黄金、白银太多的话,就是有害无益了。这就如同人一样,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是必要的,而且还能改善生活,不过太多了,就将因此而产生消化不良,甚至因此而得病,导致身体完蛋。

“启奏陛下。关于这个问题内阁已经在着手考虑解决方法了。实际上早就洪武十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只是当时我们正在筹划发行银元根本就没人重视。这两年随着银元金币的发行,就更没有人提起了。”听了司马遹的担心,张宾的神色也立即严肃了起来。

“哦?是吗?那当初提出解决的方案了吗?”司马遹闻言大喜。他知道华夏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往往只要有人给他们打开一扇窗户,他们往往会自己开启一个门。

“陛下还记得第一任皇家钱庄主事邓冲吗?就是他发现的这个漏洞,他以前就提到过通过发行纸币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今这件事正在由邓冲会同现任钱庄主事和一大批经济学专家研究具体方案。毕竟,发行纸币是一件直接关系到百姓利益的事情,不能马虎,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要在条件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张宾道。

“发行纸币?”司马遹沉默了,他当然清楚发行纸币的好处。但若不能做到有效的监督的话,发行纸币将会给帝国带来一场灾难。尤其是在华夏这种封建集权的国家,发行纸币的风险就会更高。

“那陛下的意思是……”张宾也有点不解了,毕竟看皇帝的样子,通过发行纸币,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朕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控制一下金银的开采了?”司马遹看了张宾一眼,“毕竟,金银过多,在很多人看来是好事。可是太多的金银,是没有半点好处的。而通过发行纸币,也最多只是控制住金银的价值而已。但是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黄金白银的吸引力,如果一时之间流入太多的金银的话,那对帝国的经济体系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张宾沉思着,没有急着开口。过了好一会,他才说道:“要控制金银的开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由朝廷出面,将金矿,银矿都收归国有。这也不能阻止其他人去寻找与开发新的矿藏。而且,随着新的政策颁布,为了鼓励往外移民。这些矿藏都将归私人所有,显然,帝国不可能出尔反尔,毕竟很多人都是看着这些黄金和白银而冒险到海外去的。”

司马遹闻言苦笑了一下,他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张宾的话是有道理的,当初为了鼓励更多人走出华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为了鼓励对新征服的土地的开发活动,开放金矿与银矿的开采权是必然的,可如今看来这样下去必然要伤害到帝国的根本利益。

“而且,臣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完善的货币体系,然后成立专门的收购机构,由朝廷,或者是大晋皇家钱庄出面,直接收购金银的话,问题不会很严重。”张宾迟疑了一下接着道,“不管是北方的大漠,还是美洲的土地,要想开采那边的贵重金属,都需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就算现在就开始,也至少得花上五年以上的时间。”

“五年之内,帝国经济必然会有很大规模的发展,到时候,国内也将需要更多的货币,而新流入的金银正是纸币的基础,没有金银做保证,纸币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当然,开采这些贵重金属,是一种暴利行为,这也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去开发那些地方的资源,带动移民,也带动了国内的人口增长,同时,也能改变国内的经济结构,这对我们来说,应该都有很大的好处。”

上一篇:养“父”难为 下一篇:美人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