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西晋当太子(329)

作者: 疯子161414 阅读记录

晋军参军在望远镜里面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狠狠的说道:“这些胡人杂种,果然是没有人性了,居然让鄯善国的降卒上前来!那些鄯善国的降卒也真是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在给羯族人做炮灰吗?而且进攻的还是自己国家的都城?”

马贤不动声色的说道:“战场本来就是不择手段的,发什么牢骚?冷静。无论是什么人,不经允许靠近城墙五十米,否则杀无赦!现在的胡人不再是以前的胡人了,他们手中肯定有大量的火药,万一被他们炸毁城墙,那我们可就只有挨屠戮的份。另外,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羯族越是这样虐待西域各族,将来我们越容易将西域各族给拉拢过来。参军,你立即去传达本官将令:让各部组织神枪手,专门招呼后面的羯族督军!所有人都注意,将敌人放近到八十米左右再开枪。”

刚开始的时候,那些鄯善国降卒,都慢吞吞的磨蹭着,不敢快步上来。这些人都不傻,他们当然知道被羯族人押送着到前线,肯定没有好事,这是纯粹的炮灰。只要对面的厢军开火攻击,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但是,他们早就被羯族人吓破了胆,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

在他们的后面羯族督军,那可是相当凶残啊!在西域已经有近三十万当地人被羯族人无情的屠戮掉。他们非常清楚谁要是退缩向后的话,后面的羯族督军绝不会手下留情。

过了一会儿,前来送死的二等公民们发现对面的晋军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渐渐地他们的胆子也大了其,前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他们原本佝偻的身躯,也渐渐的伸直。毕竟,来自后方的威胁,还是很强烈的。万一惹怒了后方的羯族人,他们的小命就要完蛋。而前面的晋军军,似乎一点动静都没有。

“一百米……”

“九十米……”

“八十米……”

马贤举着望远镜,仔细的判断着敌军的距离。当敌人进入到八十米的时候,后面负责督军的羯族人也到了距离晋军阵地一百米的地方。在这个距离上,晋军的神枪手也有十成的把握可以击毙对方。

说起来,这些羯族降卒也的确是又可怜又可恨的。可怜的是,他们不幸的落在了羯族的手里,要遭遇到非人的待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幸的倒在了羯人的屠刀底下成了一个个的冤魂。可恨的是,他们选择投降了羯族,成了羯族攻打自己国家的帮凶。

第三百三十六章 北方警报

随着交战双方主力部队进驻预定区域,西域各地顿时陷入空前紧张气氛之中。战争!战争!战争爆发了!所有人都清楚大晋与石勒为争夺西域霸权而发动的战争终于打响了!

大晋各地也为之疯狂了,所有人都在不断地交谈着,欢呼着!开战!开战!

与羯族人开战,与鲜卑人开战,与罗马人开战。

敌人也不甘示弱,在西域战云密布的时候,远在漠北的拓跋普根也开始蠢蠢欲动。他非常清楚,这是他最后一次消灭拓跋比延的机会,若还不能抓住的话,等待他和他部落的将是暗无天日的未来。

一接到晋军主力西进的情报之后,拓跋普根立即整顿兵马准备再次南侵。此次拓跋普根也算是孤注一掷了,为了拿下拓跋比延,总共派出七万精锐骑兵部队。其麾下众将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与晋军决一死战。

拓跋比延闻讯大惊,连忙向大晋上表请求内附。接到北地警讯,司马遹连忙召集内阁进行商议。有些大臣认为拓跋比延地处塞外,地狭民疲,与大晋又有阴山阻隔,物资转运困难,再加上西域大战在即,朝廷无力再全力支持,不如将拓跋比延部落系数南迁。

不过这种论调遭到以张宾、祖逖为首强硬派的激烈反对,只见张宾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切不可让拓跋比延南迁,而是应该继续支持对方与拓跋普根厮杀。这不仅能继续削弱鲜卑人的实力,同时还为将来反击漠北留下一个前进基地。”

“但是张大人,眼下我们正全力对付西域的石勒部,大量物资和士兵正源源不断运往西域,实在是无力再往塞北调大量兵力。”裴危皱着眉头道,他也认为晋军双线作战的风险太大,倒不是说大晋没有这个实力,而是因为西域和漠北距离大晋都太远,再加上道路不通。导致晋军的后勤补给线拉得过长,容易被敌人所乘。

“士稚,在西域我们总共调动了多少人力和武力?”司马遹沉吟片刻问道。

“启奏陛下,当初为了收复西域,枢密院一共往西域调集了十二万六千厢军,若是再加上后续的府兵和炮兵部队,整个西域差不多聚集了近二十万大军。为了保证这些部队的后勤补给。朝廷征用民夫共百万人,动用骡马近十万匹。”由于这些事都是枢密院一手主持的,因此祖逖对这些数字几乎是倒背如流。

“嘶!这么多!?”尽管司马遹清楚征讨西域的难度,可是当祖逖念叨出那些数字的时候,还是让他感到震撼了。

“主要是西域的道路大多数沙漠,不利于马车的运行。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靠骡马驮运。以玉门关为例,诸位都知道玉门关是我朝极西的大门,但有谁知道过此关而西是荒旷的盐泽,足足经过三百公里的沙漠旅程,才能到达塔里木盆地极东的牢海城。在这种长距离的茫茫黄沙中,如果我军不步步为营,即使占领了某些城池。也是守不住的,后路随时有被羯族骑兵切断的危险。”祖逖解释道。

“如此说来,在西域大战没有分出胜负之前,我们无力支持拓跋比延部落了?”司马遹有些不甘心的问,他非常不希望放弃阴山北的拓跋比延,一直有这么一个势力在前面顶着,才让拓跋普根始终无法威胁到大晋的利益。

“陛下,微臣就是有点担心啊。虽说这两年大晋实力增长很快,但西域大战在即,而且江东还需要朝廷支援,朝廷实在是无力支持双线作战,不如我们先对付石勒然后再北上消灭鲜卑人。”裴危依然坚持暂时放弃阴山北,是当前大晋最好的选择。裴危之言乃是老成谋国,是比较稳妥的应付举措。

“陛下。臣有不同意裴大人的看法。微臣以为双线作战固然对我们不利,但也没有老大人说得那么严重。至于说江东拖了朝廷的后退,恐怕有点言过其实了……呵呵,大家都知道江东的经济还在恢复当中。但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已经有些许起色,也许到了明年江东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当然了,以眼下朝廷的困难,我们确实无力大举北上,但是小规模的援助还是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能让拓跋比延坚持到西域大战结束,朝廷就能腾出手来收拾漠北残局。”户部尚书杜锡旗帜鲜明地支持张宾的建议。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内阁首辅张宾起奏道:“臣以为,河北节度使苻洪,世之良材,所辖诸军,也是精兵猛将,朝廷只需放手,不难平灭拓跋普根。”

江统也奏道:“拓跋中部诸部,忧虑拓跋普根,不下朝廷,颇可使之。”

王导此时任从五品下的尚书省主事,虽然品轶不高,但实权不小,也算是朝中重臣,此次也在众人之中,却是一言不发。司马遹却专门点他的将:“王爱卿意下如何?”

“臣愚钝,无有良策。”王导自打归附朝廷之后,一向谨言善行,从不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无策无妨,爱卿但言对漠北情势的看法。”

王导无法只得躬身道:“臣以为,虽拓跋普根悍然南侵,但其实力有限,因此朝廷不宜再做动员,否则恐劳民以甚。拓跋中部诸部大汗拓跋比延虽是与拓跋普根为敌,但其部众之中,只恐颇有欲归效拓跋普根者。”

“王主事言之有理。”裴危说道,“中部鲜卑,的确不可恃,若是联军作战,恐反乱我阵脚。”

司马遹点点头,他心中也有此担忧,这两年拓跋比延的统治愈发不得鲜卑人心。不少鲜卑人都暗暗佩服一直高举反旗的拓跋普根,认为拓跋普根才是鲜卑人真正的英雄。尽管对方从来没有在和大晋的斗争中占据过上风,但他这种不向强敌低头的勇气越来越赢得漠北鲜卑人的民心。

司马遹叹口气道:“可惜我们的物资全都向西域倾斜,否则这次必定可以借机扫灭拓跋北部!”

“漠北鲜卑诸部,拓跋比延地界与拓跋普根相邻,那是不战也得战的,虽有投敌之忧,但在我们的支持下,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河北节度使府兵力被抽调的有限,因此尚可一战。即使拓跋普根突破了阴山一线,但也无法突破长城一线。”祖逖身为军方领头人,他非常清楚朝廷在北部的兵力部署情况。

“苻洪所部,须要镇抚河南诸地,不使之前归附我大晋的拓跋南部蠢蠢欲动者得逞,恐难以全力北上!”裴危言道,倒是有理。

“臣以为,可从关中抽调精骑九千,交河北节度使苻洪统帅,归附的鲜卑诸部,多与拓跋普根有旧,不可大用。”祖逖接着奏道。

裴危此时显然也思考良久:“同时还可令辽东的陶侃领兵数千前往助战,至于拓跋比延部还是放弃的好,他们几经打击其部落早就没了精兵,近乎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上一篇:养“父”难为 下一篇:美人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