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西晋当太子(278)

作者: 疯子161414 阅读记录

在经过十八天的作秀后,这支朝贡队伍终于抵达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洛阳,此刻在张宾等人的陪同下,司马遹正心情轻松的观看朝贡队伍。从吕宋岛运来的一千万两白银和五百万两的黄金早就悄悄运抵国库。

街道两旁百姓们欢呼雀跃的气氛也感染周边所有人,司马遹能清楚的感受到张宾、王衍等人激动的心情,此次如此大的进贡排场无疑是长了朝廷的面子。每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无不希望出现万国来朝一幕。

恐怕连王衍等人也没想到,朝廷刚刚取得一场大胜,紧接着又有这么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事情发生。一想起王衍等人激动万分的样子。司马遹的脸上不由得浮起一丝微笑。不过王衍等人提出要大搞犒赏的建议却被他驳斥了。

司马遹才不愿意搞这种赔本买卖,他准备将此次朝贡搞成一次‘万国博览会’,他这么隆重的接待各位使节,就是为了‘互市’。

海外贸易已经成为大晋的财政支柱,它占得比例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农业税收的第二大收入。不过,很多人都相信,只要再过个三五年,海外贸易的收入一定会超越农业成为大晋财政当中的大头,除此以外工商业税收也将超越农业,而以往占据重要比重的农业税收将降为第三。

虽然以王衍为首的传统士大夫对皇帝赏赐使节的礼物太薄而不满,但司马遹依旧我行我素,他可不想便宜那些白眼狼。在司马遹看来能“以德服人”固然好,但靠着不断给那些“白眼狼”赏赐以换取所谓“天朝上国”的头衔也没意义,这些藩属国都是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各种例子身为后世人他看得太多了,在司马遹的谋划当中,今后华夏与各位藩属国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不但要满足于礼节上的承认,更是要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形成一种实质上的主仆关系。

“哗!”忽然城门下的如潮水般欢呼声打断了司马遹的思绪,原来是朝贡的游行队伍已经穿过大街,到了皇宫正门前。放眼望去只见长街上老百姓夹道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关于这点司马遹倒没有让人故意去组织,这种壮观场面完全出自于国人的好奇与热情。

这一次的朝贡队伍确实满足了普通百姓的好奇心,那些装束各异、肤色不同、模样奇特的各国使节,尤其是一些听都没听过的奇兽异禽就让京城内见惯了大场面的晋人欣喜若狂。

当使节队伍到了皇宫城下,按照理番司制定的接待规则,首先先有各国使节向皇帝司马遹行礼并进献礼物,只见理番司官员以一种阴阳顿挫的语调宣读各国使节的国籍姓名所献供品,而那些使节也象走马灯似的从宫门一一行礼走过。

看到这种情形,在场几乎所有晋人都沉浸在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中,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猪脚皇帝司马遹。站在旁边观看的百姓各个显得红光满面,毕竟这样的盛景可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说不定人一辈子只能碰见这么一次。

“哎,孙儿,那长着一支角的家伙是不是麒麟啊?”旁边一个老头指着一头犀牛询问旁边的孙子。

“什么瑞兽麒麟!那家伙乃是犀牛,曾经在西汉王莽期间有人进献过,这些在学堂上先生都讲过!”一个十四五的年轻人撇撇嘴道。果然是教育开启民智,尽管出现了很多奇珍异兽,但却没有人高呼什么‘祥瑞’‘瑞兽’等等,这主要得益于教育的普及。

若是司马遹听到这样的对话恐怕也会欣慰不已,若非他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全民教育,恐怕这个时候的晋人已经要入魔了。华夏历史上出现多次把一些没见过的动物,误当成各种瑞兽。

虽然也有一些传统士大夫不愿意放过任何一次可以宣扬德政的机会,在这些眼里人眼中世界上的珍奇物品只能成为中国德政的象征。但一大批新学出身的士子并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甚至还会当面驳斥一下这种愚昧的论调。

正在这时城楼底下的百姓们刷的全跪了下来齐声狂热的叫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数司马遹一下子楞住了。此刻的他能深切的感受到底下民众发自肺腑的呐喊,这种呐喊中夹杂着高兴、狂热与崇拜。自从惠帝登基之后大晋就伴随着饥荒、动乱以及外族的入侵。

直到司马遹横空出世,不但改变了原有历史的航道,还拯救了即将步入深渊的大晋百姓,更是一手创造了如今的盛世年华。当各地使节朝贡进京时,一直以来在大晋百姓当中酝酿的感恩之情,在这一刻瞬间就爆发了,这是他们对皇帝司马遹发自内心的诚服!

司马遹还未反应过来时,在一旁的首辅张宾已经率先跪倒在地,只见他对着司马遹大声欢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些大臣见状立刻也跟着下跪齐声高呼“万岁!”

于是京师内外“万岁”的欢呼声响彻天际,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有着一种异样的兴奋和狂热。而在周围的使节则不知所措的看着这些晋人突然高呼万岁,在他们眼中这种发自内心的敬畏诚服本国的国王根本不可能出现,也不知道大晋皇帝为他的百姓做了什么以至于如此得人心。其中几个有小心思的使节,看到这一幕之后,心情更加抑郁。

第二百八十三章 接见使节

皇宫宫门打开,大晋皇帝司马遹按照礼部制定的礼仪接见来自南洋各国的使臣,走进皇宫,林邑等国使节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看着辉煌的洛阳宫殿,纷纷发出惊叹,哇,真是壮观,比起自家的王宫可是气派多了!

负责引路的理番司官员看着这些‘土著’不禁撇嘴,心道:‘真是一帮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这就亮瞎你们的眼睛了?若是见了比这儿恢弘几倍的长安皇宫,你们还不得兴奋死!那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皇宫!’

太极殿内已是百官云集,皇帝司马遹一身黄袍端坐在龙椅上,年轻的过分的脸上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稳重,周身散发着咄咄逼人的气势,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王霸之气’,明黄的朝服上绣着九龙,耳中听着文武百官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声音中透露着无上的威严。

“谢陛下!”众位大臣起身。

“各国使节何在?”

司马遹虽然没有将东南亚几个小国放在眼里,但架不住朝臣往死里劝谏,华夏人好面子,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有时候确实会出现‘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情况。就像现在,按司马矞的本意,派理番司的人去见见那几个土著就算是给他们很大的面子了,但以羊玄之为首的礼部官员非得要他这个皇帝亲自出面,说是不能坠了朝廷脸面。

“启奏陛下,扶南、林邑等各国使节均在殿外候着,正等着陛下召见。”理番司主事贾模向右跨出一小步出班奏曰。

“嗯,让他们进来吧!”

“陛下有旨:宣各国使节觐见!”

不大一会儿,只见理番司一名官员引着十几个奇装异服的家伙进了太极殿。看来这些使节事先已接受了礼节方面的培训。虽然他们的动作还有些不熟悉,但一板一眼的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林邑、扶南……使节参见大晋皇帝陛下!”

“诸位,免礼平身!”

“谢陛下!”

“诸位使节,首先朕代表我大晋欢迎各位不远万里来到我大晋朝贡。这些年来我大晋与尔等藩国互为友好邻邦,前朝年间亦有南洋使节前来觐见我中原上邦。如今随着我大晋海外贸易的极大发展。双方的来往更加密切。”

听了司马遹的话,除了极个别的使节外,扶南、林邑两国的使节都不禁暗中翻了翻白眼,在心中腹议道:就你们大晋还叫‘友好邻邦’,老子这辈子就没见过这样的‘友好邻邦’!以往这些藩属国往往能以极小的代价从中原王朝换得极大的好处,可是现在呢?不但先进技术学不到了。而且再想白的好处也不行了!

尤其是那些大晋的商人更可恶,他们不但以极低的价格雇佣当地的百姓为他们服务,竟然还伙同本国的权贵大肆的开采属于他们自己的矿产。更可恶的是,这些大晋商人还用极低的粮食价格冲击本国的农业,使得扶南和林邑两国不少百姓全都不愿意再去种植粮食,长此以往不用大晋出兵。这两个国家都会自己先崩溃了!

“哪位是林邑国使节?”正在侃侃而谈的司马遹突然开口问道。

“化外之臣范虎参见陛下!”听得司马遹询问范虎心中一颤,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来之前不知你家国王可曾嘱咐过你没有?”司马遹脸上带着笑容,可眼中的寒光却怎么也遮挡不住。

在司马遹的逼视下,林邑使节范虎额头冷汗直冒,他怎么能听不出司马遹语气中的生硬,看来大晋皇帝对他们林邑的成见很深!

“启奏陛下,我家大王曾再三叮嘱小臣只要大晋愿意册封我家国王。我林邑远世世代代臣服大晋,愿为大晋戍守西南边境!”范虎乍着胆子,硬着头皮终于把话说完了。

“哼!林邑人真会做买卖,拿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竟然还这么振振有词的大放厥词!你们是不是都把我大晋上下全都当成了傻子?孟孙!”司马遹冷哼一声不屑道。

上一篇:养“父”难为 下一篇:美人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