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西晋当太子(23)

作者: 疯子161414 阅读记录

“太傅想想,既然本宫在洛阳都能遭遇刺杀,更不用说远离洛阳的新城,为了保护本宫安全,在当地招募些士兵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太子当街遇刺,朝野震动!

这一夜,很多人都失眠了,或是根本没有睡,皇后,世家,藩王,朝臣,个个都是打起精神,准备参加明日五更举行的朝会!

东宫之内,三更就已经起身的司马遹在绿珠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洗脸漱口之后,司马遹就在护卫的保护下出了东宫。自从太子遇刺之后,太子身边的护卫陡然增加不少。

虽然司马遹早已不是第一次上朝了,可是这次不同,今天的朝会上朝堂上下就会对司马遹遇刺之事做一个明确的处理,好多人都在看着!

一路无语,在轱辘轱辘地车轮声中,马车很快就到了太极殿的门口。太子司马遹像往常一样跟着那些大臣,从正殿而入。到了大殿,御阶之下,群臣之上,左边有一个席位,太子司马遹就走到左面坐好。

司马遹坐定一看,就看到大殿中站满了朝臣,其中大多数他都叫不上名字,只有站在前排的,有几个他还认识,就是以前接触过的张华、王衍等人。

朝臣中的大臣们看着上面跪坐着的司马遹,个个面上的表情都是不一样,有羡慕的,有面无表情的,有轻笑的,也有皱眉的,司马遹笑着同几个认识的朝臣打了个隐讳的招呼,然后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等着皇帝到来。

好在没多久,钟鼓齐鸣,三公卿、武百官各按序列徐徐入殿,朝拜叩首、三呼万岁之后,皇帝免礼,起身列于金殿两侧。

黄门令抢前一步,捏着嗓子尖叫道:“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接下来就是三公九卿的表演时间了,把近些日子里发生的国事,需要拿到朝会上讨论的,事无大小,都一一上报。然后贾后代陛下与群臣探讨,商量解决办法,等到忙完一堆的琐碎事宜后,终于迎来了今天的第一件大事!

廷尉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昨日遇刺,凶手至今逍遥法外,臣请陛下调集精锐宿卫军,辅助臣调查案情,缉拿凶手。”

“准!”

这本来就是正大光明的事情,贾后不可能不同意,不过说起来昨天接到太子被刺的消息后,贾后也是相当恼火。本以为这件事是自己外甥贾谧做的,谁知当她怒气冲冲找到贾谧时,却发现他对此事竟然一无所知。

到了这个时候贾后才幡然醒悟,原来不止她一人对那个位子充满野心,看来今后所谋就更加要小心谨慎了。而且通过最近一段时间了解,贾后知道太子司马遹也不是肯吃亏的主,他肯定会借助眼下的局势,为自己谋划足够的好处。

“启奏陛下,臣有本!”正当贾后想着自己心事的时候,就看到首辅大臣侍中张华已经出班拜倒在丹墀之上。

张华是两朝重臣,又是贾后所倚之的臂膀,贾后不敢怠慢,遂和颜悦色道:“爱卿快快平身,所奏何事?”

张华辛苦地爬起身来,又深深地弯下腰去,朗朗之声霎时响彻整个太极殿:“贼寇猖獗,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我大晋储君,若不严惩实在是不足以警示贼寇。眼下廷尉府、司隶校尉业已调集精锐,臣想不出旬日,贼寇定可被缉拿归案。”

“然贼寇可除,而太子安危则不可不虑。况日后太子远赴新城,故臣请陛下准许太子在新城募兵,建东宫六率,以策安全。”

“张侍中此言差矣,东宫六率向来只待在东宫,岂可轻易在别处另建?”张华话音刚落,旁边闪出一贾后党羽,马上否决了张华的提议。

“陛下,张大人言之有理,臣也认为可允许太子在新城另建东宫六率。眼下留在洛阳的六率士兵,则可选精良之士入禁军,其余保持骨干即可!”

“臣反对!”

“臣赞成!”

顿时整个朝堂吵成一片,比菜市场还要热闹。贾后虽然恼怒张华帮忙太子,但也知道眼下的形势,如果今日朝廷不准太子另建东宫六率,恐怕明日满洛阳城都会有人在传贾后是刺杀太子的主谋。

第二十四章 离京!

贾后满腔怒火地看着吵成一片的大臣,这都是那个贱婢生的儿子造成的,以前谁敢在朝堂上跟她对着干。可是再看看现在,自从太子公开打了贾后几次脸之后,朝堂上顿时变得暗潮涌动。

各种不满贾后霸道的势力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且朝堂之上再也不是她能说一不二的地方。贾后转头看看依旧不动如山的司马遹,努力压下内心的怒火,勉强露出一丝笑容道:“太子殿下对此事有何看法?”

司马遹本来不想发言,不过瞅着依旧吵闹不休的大臣,他就知道如果再不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恐怕这件事真得要被朝堂上的老油条们拖下去。因此,贾后一发问,司马遹就老神在在地站出来。

“启奏父皇、母后,儿臣觉得大臣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洛阳城内东宫不能没人守护,留下东宫六率也是应当。可儿臣此去新城,路途遥远,为了保护儿臣安全,确实也需要一支精兵随身护佑。”

“因此,儿臣觉得不如这样,将东宫六率一拆为二,留下一半兵力守卫东宫。而剩余的兵力则让儿臣到了新城之后,在当地招募,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司马遹算是看明白了,贾后决不允许太子掌握全部的东宫六率。因为整个六率的总兵力达到近三万人,贾后决不允许太子掌握这么庞大的一支兵力。可是如果消减一半的话,估计贾后还能接受。

果然,贾后听了太子的话后,面色缓和了不少,其他大臣也沉思下来,不再争论。大家都在静静等着贾后的决断。

“嗯,这样也行,本宫即可下旨,准许太子在新城募兵一万,以建东宫三率。另,太子前往新城途中,沿途由京城中军宿卫军调集精锐兵力负责保护安全。”

朝会结束后,司马遹正往大殿外走去,突然被一个小黄门拦住。看着陌生的小黄门,司马遹笑着问道:“不知公公拦着本宫有何事?”

“殿下,殿下,娘娘,娘娘要见你!”小黄门急急说道。

“娘娘?”司马遹有些疑惑。

“是啊,就是淑媛娘娘啊,她让我告诉殿下,她想见见殿下!”

司马遹闻言一震,又想起当初刚来到这里时那个抱着自己失声痛哭的中年美妇,谢淑媛那不就是这具身体本来的亲生母亲么?那个为了自己儿子不惜在皇后面前伏低做小的可怜女人,明着是皇帝妃嫔,实际上却连一个普通宫女都不如。

自从醒来之后,司马遹好像一直在刻意忽略这个人,说不清是为了什么,但是现在小黄门的话一下子唤醒潜伏在记忆深处的片段:一个不懂事的小男孩,在一个看似柔弱的女人呵护下健康茁长的成长。

“我应该去看看她了,不管怎么说她都是这具身体的母亲,既然我已经代替原来的主人,我也应该尽到自己应有的孝道。”司马遹喃喃自语。

跟着小黄门来到一座冷清的宫殿,四周除了几个负责的杂役外,连一个贴身服侍的宫女都没有,司马遹看着心中发酸。正在这时,谢玖从里面跌跌撞撞跑出来,看到司马遹后一把将其抱在怀里,痛苦不已。

“儿啊,我苦命的儿啊……”

“母妃不要难过,儿臣这不是好好的吗?”在司马遹的劝解下,谢玖终于止住了泪水。

“熙祖要离京了吗?”

虽然贾后不准太子探望谢玖,但是外面的消息还是一个不拉的传进谢玖的耳中,当得知儿子逐渐变得出息时,谢玖也感到非常高兴。

而且正是由于太子越来越强势,使得谢玖在宫中的生活越来越好。

“嗯,五日之后,儿臣就要前往新城,为皇祖父守孝祈福!”

“熙祖如果不想离京的话,母妃就去求求你父皇。”谢玖到底还是心疼自己的儿子,害怕司马遹到了地方受苦。

“母妃不必如此,这是为皇祖父祈福,就是陛下也不能阻止,难道母妃愿意让天下人指责儿臣不孝吗?再说了这次离京又不是臣一人,还有东宫大批属吏跟随,而且父皇还让两千宿卫军保护儿臣安全。”

“既然如此,母妃就不阻你离京了,只是到了外面,要多多注意,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母妃放心,儿臣晓得!”

在谢玖处待了半个时辰之久,司马遹才告辞离去。看着依旧站在宫门口的谢玖,司马遹暗暗发誓,这一世一定要让谢玖快快乐乐的活下去,让她成为人人敬仰的太后。

这几日司马遹一直在忙着离京的事情,光是他最近招募的工匠就有二百多人,再加上他们的家人,人数就超过了千人。而东宫内部的人员除了刘总管、绿珠几个有限的人外,其他一个不带。

就这样经过精简之后,整个队伍还有两千多人,加上负责护卫的两千羽林卫,整个队伍近五千人。同时,再加上司马遹购买的粮食、工具等生活物资,光是马车就得需要三百多辆。好在张华,等一些支持太子的世家纷纷出资帮忙,才不至于让司马遹弄不到足够的马车。

更让司马遹感到高兴的是,以前在东宫做过事的官员,在得知太子被贾后‘赶出’京城后,纷纷赶来投效。其中最让司马遹赶到高兴的是司马雅、许超两人的到来,他们的到来暂时解决了司马遹手下没有武将的尴尬。

上一篇:养“父”难为 下一篇:美人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