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西晋当太子(197)

作者: 疯子161414 阅读记录

然而现实告诉这帮‘草根’商人,要想在海外贸易中立足没有一定的背景是不可能的,正好皇族有人想要试试水,经过中间人介绍,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王爷,您看这里,周围十里范围内的土地都被茂林商会给租了下来,今年下半年一座巨大的仓库就要被建成,将来我们的货物就从这里运出然后经海船运往倭国以及三韩。而从海外运来的商品也会先到这里,然后再通过马车转运全国各地的销售点。”

“王会长,人人都说海外贸易利润大,到底怎么个情况,不知可不可以给寡人介绍介绍!”

“呵呵,王爷既然感兴趣,小的当然知无不言啦!嗯,怎么说呢,就拿小的为例吧。小的在茂林商会里占了一成股份,这茂林商会每三个月一分红。当初小的花了20万贯购买的股份,如今半年过去了,小的光是第一次分红就得了5万贯,眼瞅着下次分红也将下来,据估计这次比上次只多不少!”

“嘶!这么厉害!”淮南王父子眼中露出震惊之色,按照王会长所说一年时间王会长投资的本钱就能回来,这往后不都是净赚了吗?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意了吗?

“其实呢,不瞒王爷所说,这所谓高利润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听说山东羊家投资的商船在今年六月份一次出海当中遇到了龙卷风,结果整个船队数十万贯的货物全都打了水漂,再加上人员和船的损失,光是这一趟就让羊家损失了近百万贯。”

淮南王闻言点点头,这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饭,要想获得就得有付出,任何成功都没有侥幸的可能。海外贸易中蕴含着巨额利润,但风险也不小,就比如这次羊家也多亏对方是百年世家,否则的话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一次成功的海外贸易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但一次失败的海外贸易也能让人瞬间倾家荡产。但是资本的本性还是驱使更多人将资金投入到海外贸易当中,突然兴起的海外贸易突然改变了华夏传统士大夫的精英理念,这或许是意外之喜吧!

第一百九十八章 淮南王青岛见闻(下)

海外贸易的兴起对大晋各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对那些传统大地主阶级来说,他们发现再像往常那样囤积土地和粮食去发家已经不可能了。

传统大地主,一贯坚持兼并土地,控制佃农,收取重租,重农轻商的思想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们往往采取囤积粮食高卖低买的传统的兼并手段获取利润。

然而海外贸易的兴起,再加上朝廷对粮价和地价控制,使得传统大地主的经营方式遭到彻底的失败。粮价高时卖地,地价高时卖粮。几乎吸干了传统大地主的所有现金,然后在将他们负债购买的粮食和土地打压到吐血的低价,强迫借款的地主还钱,不然就没收抵押的土地和囤积的粮食。

传统经营上的失败,再加上海外贸易的高利润,吸引了一大批新兴农场主阶级将主要资金投到这上面,吸引更多资本流入更高收益的制造业和工业的当中,如此土地兼并带来的危机被大大缓解。

王会长领着淮南王在自己的地盘转了一圈,尤其是三艘五百料的福船让淮南王父子看的是目瞪口呆。见此情景,他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他试着问道:“王爷,您觉得本商会如何?有没有兴趣投资?”

“王会长经过刚才的一番了解,寡人对你们商会的实力很满意,当然寡人之所以选择与茂林商会合作,最重要的是看中了诸位讲信用这一点。这样吧,本王准备出资一百万贯够买你们商会三成的股份。怎么样?”

听了对方介绍这么多,淮南王对茂林商会也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双方合作乃是双赢的局面,因此他很快下定了决心,只是他这个决定却让他儿子有点不满,临川王觉得一百万贯,再加上王爷这个身份,至少也能得到对方一半的股份。

王会长没想到对方这么好说话,而且给出的条件也非常厚道,一百万贯不说购买商会三成的股份。就是算上股权升值,三成的股权也亏了。再者说对方还有一个王爷身份,这可是万钱买不来的便宜。

“嗯,王爷给出的条件很实在,但小的也不能占王爷的便宜,这样吧,小的自作主张给王爷五成的股份!只是以后有些事情需要王爷多多费心!”王会长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说道。

“五成不行。五成的话,别人该说本王巧取豪夺了!”淮南王听完立即表示反对,若是在一年前这个价格很合理,但是现在各个商会只要是沾着海外贸易哪个比以前不是身价百倍?

王会长看淮南王无论如何也不愿接受五成股份,眼珠子一转劝道:“王爷要不这样吧,今年是朝廷推广棉花种植最关键的一年。朝廷需要大量种植棉花和纺织用麻类作物,以便为给地的纺织厂提供原料。”

“尤其是去年朝廷试水的几千匹棉布早就成了市场上抢手货,今年各个商会都说谁要是能弄来棉布谁就掌握了一个下金蛋的母鸡。可惜如今大量棉花种植园都在有权有势的人手中掌握,若是王爷能为我们茂林商会解决这个问题,这五成股份就该您拿。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父王,王会长这个建议不错。今年咱家在蜀中不是有个棉花种植园么?到时将纺织厂产出的棉布交给茂林商会来销售,这样也算是帮了对方一个大忙。孩儿可是听说,丝绸、棉布、瓷器、肥皂、火柴、纸张乃是最赚钱的几件商品。有了咱们的棉布支持,茂林商会一定会大赚一笔!这样我们拿对方五成股份也不算是占便宜。”

“就是,就是,小王爷说得是,大王答应下来就是,若不然小的真的没法回去跟各位股东交代!”

“这……好吧!寡人应了就是!”

很快茂林商会就跟淮南王达成合作协议,双方算是结成了战略同盟。淮南王找到一个熟悉商业运作的合作伙伴,茂林商会通过此次合作填补了自身背景单薄的弱点,让茂林商会的发展前景更加辉煌。

完成合作任务后,淮南王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在茂林商会的安排下开始游览已经初见雏形的青岛港。随从打开水囊递给淮南王道:“大王喝口水吧,我们已经进入青岛港的核心地区了,虽然这里的建筑很少,这都是为了以后建设更好的功能建筑预留的空地。”

淮南王闻言四处打量一番,发现空地有很多打进地面五六丈深的水泥混凝土地基柱子,这些都是为了今后建起高楼准备的。

他还发现在青岛港周围有很多杨柳和樟树等林木特意栽培而成的园林绿化带,而围绕着绿化带则分布着水泥道路、居民区、商铺、作坊工厂、码头、仓库等等区域,她们都被树木形成的格子分割开来。

这种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让淮南王父子看得津津有味,很快一行人来到了市舶司驻地。随从看着市舶司介绍道:“王爷,这里主要负责管理帝国对东洋和南洋的进出口贸易,出口的货物主要是全国各地的丝绸等商品,而进口的大多是矿产一类。”

尽管海风袭人,但港口五千余民夫却在建设的一线忙得热火朝天。人山人海、汗雨衣云中,司马允父子踩着光滑的石板路,走到了海堤旁边,淮南王爬上海堤,深深地呼吸了几口,粘着海腥味的微风,立刻从鼻孔窜进肺腑,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青岛港着实不小,波澜不兴的港湾上,林立着无数来自大晋各地的帆船。其中各种吨位的福船是其中的主流,此外还有来自江东的平底楼船,这些都是来往南北进行走私的商船。另外,还有崂山造船厂最新出炉的独桅帆船和双桅帆船。而数量最多的就是一些小快艇,它们穿梭其中,或者运输人员,或者运输货物。

可能因为港口刚投入使用,再加上临近夜晚,港口较之平时冷清了不少,可是港口平台上,还是有数千个人在繁忙地工作。很多从刚刚进港的船只上搬运下来的货物,按照区域在港口上堆积,如同一座座的小山;一些卖空了货物的船只则随着港口人员的指挥,在船群中,缓缓地调转方向,驶入浩瀚的大海。

“这里真美啊!完全和内陆是不一样的生活!”

“是啊,父王不如我们也在附近买一栋院子,将来有机会将母妃和弟弟他们也接过来住一段时间。哈哈哈,这里真不错,说实话孩儿有点不想回去了!”

“你呀!就知道玩,行,等将来赚了钱,咱们就在这儿买一栋房子。不过这儿的房子可不便宜啊!”

“大王,马上捕鲸的船队就要回来了,您看是不是去开开眼?”随从对司马允父子建议道。

“捕鲸鱼的船队?哪家的手笔?”

“还能是哪家?当然是咱们茂林商会的。”

“哦?咱们商会还有专门捕鲸鱼的船?父王,咱们过去瞧瞧吧!”

不等淮南王答话,临川王就满脸兴奋之色,追着随从问。他在京城只听说过海里有种很大的鱼,也吃过来自青州的鲸鱼肉,但却从没见过完整的鲸鱼,以前他早就想瞧瞧,如今机会来了,他怎能放弃。

“哦,小的忘了大王还不熟悉茂林商会,去年我们商会新买了3艘大船,专门在鲸海(日本海古代的称呼)捕鲸,有时数月才回来一次。上次回港的时候引起了轰动,一次捕杀了三头鲸鱼,光是从鲸鱼身上得到的肉就卖了三万贯,那些骨头卖给岛内新开的骨瓷厂、肥料厂等都有一万贯,更不用说那贵的的要死的鱼油和鱼脂肪,一滴都没有卖给各地赶来的油商。就连那巨大的鲸鱼肝脏和肠子都有人抬走了,不知道那些内脏有什么用处?”

上一篇:养“父”难为 下一篇:美人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