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西晋当太子(175)

作者: 疯子161414 阅读记录

“但是……但是,陛下您说的这些前景都很好,但是陛下有没有想过,以前西域各国之所以愿意臣服中原王朝,就是因为中原王朝很少对该地区的民族课重税,而且又不干涉当地的统治。若我朝冒然改变这一切,会不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周处在凉州待了好几年。对西域比较了解,他担心朝廷政策过激而引起当地人的不满。要知道对西域有野心的可不止华夏一家,萨珊王朝、贵霜帝国、大月氏、鲜卑、柔然等势力对其也是虎视眈眈。

“当然会,所以朕才要多多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而且要想实现将西域纳入我们的版图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没有二十年的功夫别想看到成效。算了,先不说这些,爱卿还是继续介绍萨珊王朝的情况!”

“是,陛下,纳尔斯领导的萨珊王朝在五年前发动了对罗马帝国的战争,并在幼发拉底河上的卡利尼古姆附近击败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微臣离开凉州也没听说结束,不知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周处接着讲搜集到的萨珊王朝的情报。

司马遹闻言有些挠头,他对这时候的西方历史也不是很了解,唯一知道是这段时间萨珊王朝以及罗马帝国都没有亡国,也就是双方之间很有可能爆发了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战争。沉思片刻,他又接着问道:“爱卿,你对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了解吗?”

“启奏陛下,微臣对他不是太了解,只是从一些从康居国逃难而来的康居人介绍,这个伽列里乌斯是罗马四个皇帝之一,控制着罗马帝国的伊利里亚和多瑙河流域。这也正是微臣相当疑惑的地方,不明白罗马帝国为什么会有四个皇帝?”

“呵呵,爱卿有所不知,这个罗马帝国的领土实在是太庞大了,再加上地方势力做大,使得他们不得不分区管理。”司马遹倒是知道这个时候的罗马帝国与大晋帝国一样,同样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原来如此,臣有点明白了!这西域除了萨珊王朝这个霸主外,在西、南两边有康居、大月氏、贵霜等弱小国家;在东、北两个方向还有鲜卑、坚昆部落等势力。”

“贵霜现在很弱小了吗?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以前这个贵霜帝国貌似很强大啊!记得在后汉还曾跟这个国家发生了一点冲突!”司马遹对贵霜似乎很感兴趣,抓着周处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嗯,陛下记得没错。那是发生在后汉和帝永元二年的事情,当时贵霜帝国求取汉公主而不得,于是勒兵七万进犯西域。汉西域都护班超集合西域各属国兵马,以诱敌深入之策将贵霜国军队围困,并迫使其遣使投降。不费朝廷中央一兵一卒,便轻易化解了一场西域各国的灾难。”

“壮哉定远侯!雄哉定远侯!”

听到这里就连司马遹也忍不住高声赞叹起来,每每听到班超的故事就让人热血沸腾。可以说班超是华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

他是世界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他是以战养战的行家里手。

他是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他恐怕是新疆分离主义者最痛恨的历史人物。

他就是班超。他在《后汉书》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他身处于传奇般的家族。他少有投笔从戎之志。

他曾以三十六骑平西域。

他是一个时代的剪影。

很长一段时间君臣二人都没有说话,似乎他们都想起了那个投笔从戎的班定远,又仿佛看到他孤身一人周旋于西域列国而不辱国威。

“陛下!”过了好一会儿,周处才打断了二人的沉思,他接着说道:“这贵霜帝国的衰落是有原因的,这个贵霜帝国自从被汉定远侯击败之后,就一直向南边扩张,先后消灭了印度河流域上几个国家,国势因此大涨!”

“然而最近几年外有萨珊王朝崛起,内有嚈哒(白匈奴)人牵制,内忧外患之下,贵霜帝国怎么可能不衰落?”说到这里周处不由得抬头看了司马遹一眼,心中不由得为大晋庆幸不已,幸亏大晋朝有司马遹这样英明神武的继承人,否则大晋朝在内忧外患之下的结局未必就比贵霜国好到哪儿去!

“哦,对了陛下,臣差点又忘了,这次微臣在凉州还打听到北匈奴余孽的消息!”

“什么?!你说得是真的?快详细告诉朕!”司马遹闻言一下子坐了起来,周处这个爆料让他大吃一惊,虽然也想过去追寻西迁匈奴人消息,可也得在西域站稳脚跟之后才有可能。让他没想到的是,周处竟然给他带来这么一个震撼的消息。

“陛下莫急,且听微臣慢慢道来。据臣打探得来的消息可知,这些匈奴余孽乃是被后汉大将军窦宪所击败的北匈奴,西迁到西域西部的后裔。一些康居来的商人还告诉臣,他们康居国这些年没少受到匈奴人的袭击和骚扰!”

“爱卿,这些康居人有没有说道匈奴人具体在什么地方?”

“没有,每次匈奴人都是西北方向汹涌而来,抢掠一番后,再次退回西北酷寒之地。具体在什么地方那个商人也不清楚,此后微臣曾多方打探,但苦于没有更多的消息来源,至今没有弄清这伙匈奴余孽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闻言司马遹若有所思,心道:这伙西迁匈奴人恐怕已经到了顿河流域,你当然不知道对方在哪儿!

第一百七十六章 羊毛危机

随着重建计划的一步步往深处推行,各种始料未及的问题开始出现。其中最先出现问题,竟然是纺织厂。

刚刚和周处交谈完西域的问题,司马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工部尚书解系就找了过来。这个解系曾经是朝廷的雍州刺史,后来在梁王覆灭后和欧阳健一起投靠了司马遹。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关中辅佐江统,司马遹登基后将其调到中枢任工部尚书。

“解爱卿有什么事吗?”司马遹看着对方满脸着急之色,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结果对方一开口就把他吓了一大跳。

“启奏陛下,纺织厂出问题了!”解系来不及喘气就脱口而出。

“嗯?纺织厂出什么问题了?”司马遹闻言一惊,这纺织工业可是在他振兴大晋经济的杀手锏,若是出了问题绝对会破坏他的整体战略。

“哦?是臣没有说清楚,纺织厂没有什么问题,而是我们没有足够羊毛了。自从中原各地建立了大批水力纺织厂之后,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仅仅是今年上半年就出产了三万匹布,光是羊毛就消耗了1000多公斤。”

“这几家纺织厂不但把全国各地的羊毛消耗一空,就连从北边购买的羊毛都填进去还不够塞牙缝。至于年初修建的养殖场还未形成规模,短时间我们还指望不上,因此陛下我们必须尽快寻找新的原材料产地,否则这些效益极好的纺织厂非得停产不可!”

“嘶!”司马遹倒吸了一口冷气,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效率就是高,半年的时间就让大晋的纺织业上了一个台阶。对于原料短缺的问题,他决定先听听臣下的意见。

“你们工部有什么建议没有?”

“启奏陛下。工部经过短暂商议之后,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朝廷应该加大从北方草原收购羊毛的力度,这是缓解当前困境的唯一办法;第二工部认为朝廷应该调整秋季农业种植计划,将部分比较贫瘠的田地改造成养殖场,这是从长远角度解决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听解系说完。司马遹明显楞了一下,他没想到‘羊吃人’现象竟然这么快就出现了。然而司马遹心中有其他打算,因此他沉吟了片刻道:“嗯,工部提的这两个建议都很不错,不过朕对第二点还有点疑问。”

“朝廷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四尽快恢复中原地区的农业,农业乃国之根本。只有农业稳定了,国家各行各业才有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你们提出的要调整农田面积这个建议是不太现实的。”

“但,但,但是若这样的话,到了明年朝廷的纺织业岂不是都要停工了?”解系有些不太满意,纺织业已经成为工部最看重的项目。他当然希望朝廷能向他们倾斜一点。

“这是没办法事,工农之间的矛盾,朝廷暂时只能照顾一方。当前我朝的农业基础还十分薄弱,在没有夯实农业基础之前,朝廷不会向其他行业倾斜。对于纺织业原料方面的缺乏,只能从北方草原民族那里加大采购力度!”

司马遹也很无奈,历史上英国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直到扩大了海外殖民地才得到彻底的解决。西晋刚刚从战乱走出来,各项事业才刚刚起步,根本经不起任何波澜。就拿农业来说,现在只能说刚刚好转,还没有恢复到巅峰,若是这个时候有一点风吹草动,很有可能刚刚起色的农业又将遭受重大打击。

“陛下,向北方购买也不容易啊!无论是并州还是幽州都切断了我朝同外草原的通道,若是从这两地前往北方草原,中途很有可能被匈奴人劫走!眼下我们只能走关中——上郡一条道路。可是这条路非常遥远,途中也要担心被马贼袭击。”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拿什么产品去兑换草原部落中的羊毛,对于草原民族来说他们根本不稀罕铜币以及金银,他们最想要的是铁制制品、钢刀、粮食等生活物资。瓷器、铁锅等还好说。可钢刀……”

上一篇:养“父”难为 下一篇:美人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