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书香:首辅大人求放过(57)+番外

作者: 李三爷 阅读记录

堂屋里,胡梅老实地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

赵福明听完,看向杨春兰道:“你呢,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杨春兰看着堂屋里垂头站着的赵虎成,左顾右盼的赵宝满,还有那神色朗然,目色清明的赵毅光,忍不住讥讽地勾了勾唇。

孩子们都被带到小阁楼上去了吧,瞧瞧这要清算的模样,来得可真是及时啊!

“我能说什么?”

“反正走到这一步,就是大嫂在前面引导,三弟妹推波助澜所导致的。”

“少了那五十两的银钱,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爹要是不能给我做主,那便把我嫁到你们老赵家辛辛苦苦这十二年的帐算一算,分我应得的银子给我。”

赵福明知道这件事少不得要给杨春兰一个教训,当

即便对着三个儿子道:“去把你们的三叔,五叔,还有方村长请来。”

“家里的帐是要算清楚,自打你们成家以后,吃穿用度都是我跟你娘拿钱,你们种的粮食,挣的银钱也都交在我跟你娘的手里。”

“谁贴补了大家的嚼用,谁又拿了家里的嚼用贴补了亲友,这些年,我跟你娘都记着账的。”

杨春兰听到拿了家里的嚼用贴补亲友,冷肃的面容有了丝丝不自在的感觉。

可她一想到这些年辛辛苦苦种来的粮食都是一家子在吃,心里自然不甘。

算清楚就算清楚,她可不怕。

赵虎成不想把事情闹大,这真要是请了人来,这件事便不可能善了了。

想到这里,赵虎成便道:“爹,这件事是春兰急了,她也是怕血本无归。”

“大嫂既然不肯帮就算了,何必要去请外人来呢?”

赵福明看像他这个到现在还认不出清事实的儿子,呵斥道:“闭嘴,叫你去请你就去请。”

“我且告诉你们,我赵福明这一辈子,上无愧于父母,下无愧于子孙。”

“不分家那是希望你们欣欣向荣,壮大家业,给子

孙后代积财积福。”

“谁料想你们私心极重,贪恋不止,既然如此,那还是早早帮你们把家分了才好。”

堂屋里的声音大得都传到小阁楼上去了,几个懂事点的孩子都蹿到门口去听。

王和香把小阁楼上的房门锁了,这才奔去堂屋。

可她去的时候,赵毅光三兄弟已经出门去请人了。

赵玉书把赵玉姀和赵玉如的鞋子脱了,抱她们两个在他爷奶的床上打滚玩耍。

他从小阁楼的窗户往下看,就见他两个妹妹扒在大门缝那里,一听见脚步声就躲,跟两只要偷食的小老鼠一样。

赵玉书收回目光,看到紧贴房门的赵玉婉、赵玉安,赵玉杰三人,嘴角露出满含深意的笑。

第46章 灰头土脸

赵福明们那一辈一共有五个兄弟,赵福明是大哥,下面有四个弟弟。

二弟早些年入伍,死在战场上了。

三弟健在,跟着他念了些书,便去学人家当风水先生。

四弟还没有成亲就病故了。

五弟做些木材生意,日子到也过得安稳。

兄弟三个,早早就分了家,寻常对赵福明这个大哥到也尊重。

村长本就仰仗赵福明在村里坐镇,自然是十分敬重的。

三人很快便来了,在路上,三人也都了解了些。

若是寻常的家务事,以赵福明的处事,自然不会请他们三人去。

这都请他们三人去了,多半是要言分家之事。

只不过,这腊月里多有忌讳,真要闹到分家的地步,只怕村里的人要看尽笑话了。

三人在心里暗暗打鼓,猜测着赵福明真正的用意。

赵福明让王和香把他装账本的箱子搬来。

箱子里还有些早年间,赵福明去省城赴考秋闱时,

几个兄弟和村里资助的账本。

赵良柱和赵清源翻看后,好一番感叹。

当年的赵家穷啊,二十文,三十文,都要存好久才能存到。

那些年战乱后不久,日子哪有如今盛世太平好过?

方登亮翻看后,忍不住轻叹道:“现在的孩子们,哪里知道吃糠咽菜的苦?”

“日子好过了,也不知道珍惜啊!”

赵福明压下心里翻涌的酸涩,翻出自大儿子成家后的账本。

“兄弟多了,迟早是要分家的。”

“自打毅光成亲后,日常家中的嚼用,还有亲友之间的礼尚往来,我都是记了账本的。”

“再后来,虎成和宝满也成了亲,家里的帐记得更是细了。”

“咱们几个老家伙,今天就帮孩子们把帐都算一遍。”

“家里种的粮食,养的鸡鸭,都算老二家的。”

“家里的私塾小铺,学生食堂,都算老三家的。”

“老大家的就算学堂束脩银子的一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