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接手穿书者留下的烂摊子后(134)+番外

这些事情都做好后,晋王才在第三日的清晨,率兵入城。

百姓们得了安抚,暂时去了慌张,甚至有不少大胆的,在街道两边夹道围观晋王入城。

一队兵马入城,整齐划一的动作,看得出军纪极好。铁马金戈,引得鲜少得见此景的京城百姓们啧啧称奇。

当前一批高头大马上,端坐着一名四十岁上下的男子,容貌俊朗,拒当天围观的百姓们说,看起来就颇有王者之气。

晋王身后,并辔而行的是一男一女,看起来均是二十岁上下,那风度翩翩的男子众百姓不识,但那英姿飒爽的绝色佳人,认出的人却不在少数那不就是几个月前才离京的长宁郡主吗?

“长宁郡主?在哪儿呢?快让我看看!”一听到宁映寒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少挤在后排的百姓都想凑到前排看看热闹。

似是听到这边的动静,那明艳动人的女子向这边看了一眼,眼神里带点笑意,双瞳剪水,看得人一时痴迷。

她身上没什么多余的装饰,只一条发带将绸缎般的长发高高束起,既不带耳饰也未佩钗环,但仍然美得让人心动。

若是有文人墨客在此,也许会吟上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但此时此刻,此地只有些朴实的老百姓们。

“李老三,你不是一直说想看看这长宁郡主到底是真好看还是被吹出来的?”一道声音问着,“现在见到了,你觉得到底好不好看?”

被称为李老三的男子看着宁映寒的背影:“我觉得,我的评价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宁映寒不只美在那一张脸,装点她的,还有那种千锤百炼出来的气质。

李老三并只知道如何形容,他只觉得这般女子,他的评价如何,对她又有什么影响呢?

旁人没听懂他的话,茫然看他一眼,随即又被那些身着银甲的兵士们吸引走了注意力。

晋王站在高高的祭坛之上。

万人跪拜,山呼万岁。

今日便是晋王正式登基的日子,钦天监算出的吉日。

走完这一整套流程,晋王正式成为了大启朝的皇帝。年号元康。

宁映寒站在众臣前方,最靠近祭坛的地方。据说,从没有哪位公主,可以站在这个位置。

她看着这一切,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那本书中,晋王惨死的结局,已经彻底被她改变了。

宁映寒突然有些好奇,如果那位穿书者再回来,看到这山河易主,不知会作何感想。

“映寒,成渊,上来。”她在这边胡思乱想,却被台上的晋王,不,元康帝叫上了高台。

“传朕旨意,封朕长女宁映寒为公主,”元康帝下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道旨意,“赐号安国。”

安国公主?

没人想到这位帝王上位后的第一道旨意,竟是给自己的女儿加封。更何况,这个封号,安国?未免太重了些吧?众人心中惊疑,但自然没有谁会没眼色到开口顶撞新帝第一道旨意。

元康帝似乎知道众人心中在想什么:“安国公主于元平十八年护朕次子次女入京,一力护持,又于半年前抱着必死的决心独身留京为质,离京后在领兵时多有建功。可以说,没有安国公主,就没有今日的元康帝。无论是从父亲这个身份对她的亏欠,还是以帝王身份对她的封赏,安国这个封号她都当之无愧。”

这个解释一出,众人也再无异议。

宁映寒的功劳,确实是值得赏上一赏。

有人难免回想起当初那场宫宴,当时在场所有人都惊惧不已,一句话都不敢说的时候,长宁郡主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模样。

绝代的美人手持一杯桃花酒,“敬在座诸位一杯,敬你们即将见证的历史”。言犹在耳,但当时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他们真的就见证了一段山河易主的历史。

那场宫宴,只要经历过的人谁能忘怀?

元康帝又封了宁成渊为楚王,随他打江山的诸位将军也各有封赏。

至于晋王妃、宁念暖、宁成澜等人,要等他们至京时再行赐封。

元康帝要做的还有很多,逃跑的皇帝还没有抓到,还要整饬朝堂,重建边军,还有些人需要清算。

武平侯当然是要被清算的人之一,元康帝已经请了童学士的遗孤回京,待人一到,便是他的受审之日。

武平侯大概也猜到了这一点,动作迅速地求见了宁映寒。

元康帝把宫中除帝后寝宫外最好的宫殿赐给了自己的女儿,但宁映寒不太愿意待在宫里,此时仍住在之前在京里住的宅子。

元康帝也是无奈,宁成渊身为成年皇子,要出宫建府自不必说,宁映寒却也不愿意住宫里,只希望念暖和成澜这两个乖孩子到时候不要也被哥哥姐姐带的天天往外跑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