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国师(280)

作者: 鲸久 阅读记录

其中赵敬玄独独留下了两人在京中。一位是徐湘,一位是熙宁。徐湘是因为定安专程来了书信,希望他可以帮她这个

忙,还徐湘一个自由。徐湘该庆幸自己生的不是皇子,若不然赵敬玄不可能让她这么轻易离开。而熙宁则是因为宋楚翊。宋楚翊虽然与邵仪是亲家,但他和邵仪不同,毕竟是寒门出身,更有真才实学,如今朝中正缺人手,十分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何况他没有跟着邵仪离开,便是表明了愿意归顺新皇的态度。

因此赵敬玄将熙宁与宋冠一并留下,仅废去她封号,改称县主。

……

在新皇的操持下,万象更新,京中很快恢复了生气。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往事尘埃落定,真正的清算才要开始。尘世中的事无非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象一变,谁也料不定起运的是何人,失势的又是何人。

赵敬玄和永平帝不同,可能因为他尚且年轻,有或许是谢赞与谢司白从前的教导,他志存高远,立志要做一代明君,广开言路,与永平帝独行专断,又利用青云轩挟制群臣的做法完全不一样。很快尽收人心。

而在这熙熙攘攘的风云变幻中,却是少了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谢司白。

这位替文宗帝打下天下的功臣,并没有跟着一道入京,甚至没有接受新皇的论功行赏。他再度消失在朝堂视野之中,一如当时青云轩大火后,离开得突兀而干净。

事实上早在赵敬玄将入帝京时,谢司白就请辞离去。小郡王甚为不舍。他想让谢司白进京,以白因笃之子的身份重新面世,拿回本应该属于白家的东西。谢司白却拒绝了他的好意。就像当初与玄净大师说的一样,他的目的只在溯本清源,达成心愿,便已是了无遗憾。

谢司白走时同谢赞道别,谢赞道:“你决意要走?不等着看他坐上那个位置?”

谢司白摇头,笑道:“小郡王会是一个好皇帝,知道这一点足矣。”

“你从前循着我的名号,继承了国师一职,实际不过是替人办差的下手。现在算是实至名归,何不趁此机会一展抱负?”

“我与我父亲不同,他忧国忧民,心向天下,而我做不到。”谢司白道,“你从前也常说功成身退,叫我学范蠡,先生不记得了?”

谢赞不动声色:“小郡王不是勾践,他不会忌惮于你

。”

“可我从前替前一位办了不少上不得台面的事,要说干净也不见得有多干净,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我不该成为一位明君圣主身上的污点。”说着,谢司白稍一顿,“况且……”

“况且什么?”

谢司白笑了:“况且离开得太久,是到归期了。”

谢赞知道他指的是那位小殿下。说来说去,他不心向天下,是因为早心系一人。世事难两全,即便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也很难同时兼顾到方方面面。当年白因笃心念朝堂大事,对身在定州守孝的白夫人自然多有亏待。谢司白不愿让定安也重蹈覆辙。

谢赞不是个困囿于情情爱爱之中的人,他虽是不理解,但也尊重谢司白的选择。毕竟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有所不同。

谢赞又问他要不要恢复旧姓,谢司白说不必了,他说白昭云已死,现在活在世上的只是谢司白。

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白昭云和谢司白是两个人。没有人会比谢司白自己更明白。

谢赞看着眼前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青年,一时有些想不起第一次见面他是什么样子。那个比女子还好看的小少年,或许早就化作尘埃,消失于世间。

“邵仪和那一位还没有找到,若有消息,我再派人知会你一声。”

谢司白点头。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言尽于此。

*

朝廷那一仗打了快一年,波及之地,到处是民不聊生,更因地方官战时都逃往京中,当地百姓不光要防着趁乱而起的绿林山贼,还得顾忌闲散逃兵作乱。有些被逼的活不下去,只得躲藏进深山老林之中。现终于四海平定,由着朝廷任命的州县官员陆续抵达城镇,不仅将山上的百姓劝导归家,还令许多士卒解甲归田。当今天子奉行休养生息之策,不似前一个大兴土木劳财伤民。这才渐渐得以恢复生机。

隐匿在街市角落的小酒坊,外挂着招幡。此地依着天台山而建,一部分靠着在山中伐木做工为生,另一部分则负责耕种,天将黑不黑之际,从山间田间归来的人就近歇脚,都选在这一处。

又到一年春耕时节,坊中座无虚席。二楼这些人中,独有一个最为醒目。那是个荆钗布裙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