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辞(146)+番外

  今年沈梓姝下了本钱要得到第一炷香,最后怎么成了邱氏的了?

  “寺里边说了天亮才开门排队,我昨夜就到山脚了,今早天不亮就上山了,走到门槛刚好透出光明,小和尚说我有福气,带来了光,第一炷香自然就是我的了!”邱氏今年许了愿,此时心情还有些难以平复。

  俞璟辞不好扰她的兴,附和着邱氏,又问邱氏住哪儿,得知邱氏住隔壁,俞璟辞笑开了花,“母亲一人太冷清了,下午我搬过去陪你住吧!”

  邱氏高兴,去给太子妃打招呼时她身边的丫鬟说太子妃谁也不见,邱氏心中讶异,偷偷问俞璟辞沈梓姝是不是生病了。

  俞璟辞摇头,只说沈梓姝虔诚拜佛,中途不喜被人打扰。

  有邱氏陪伴的日子过得很快,当吃着从地里摘回来的西瓜时俞璟辞才意识到,来寺里都一个月了呢!

  也意味着邱氏再过两天就要回府了。

  这晚,俞璟辞正在等下陪邱氏看俞墨渊写回来的信,有丫鬟轻轻叩门,“夫人,夫人!”

  邱氏看了眼俞璟辞,把信递到她手里,转身开了门。

  “夫人,奴婢今日洗罐子时发现里边有纸条,不知道是不是前客人留下的,上边说的话很奇怪!”

  过两日邱氏要回府,院子自然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好供后来的客人入住,丫鬟洗罐子的时候竟发现里边有纸条。

  上边写了五个字,“俞府出贼妇!”

  俞璟辞一看,“估计是谁恶作剧,母亲,别放在心上!”纸条的颜色已经泛旧,应该放了些日子了,联想邱氏跟沈梓姝纠葛,俞璟辞觉得多半是沈梓姝身边的丫鬟想要讨她开心而偷偷弄的。

  “不知道谁做的,要被我发现,看我不收拾她!”俞府的小姐只有俞璟辞在京城,纸条上指的明显是她,邱氏怎么能不生气?

  等邱氏回屋睡觉,俞璟辞叫来夏苏,“你派人问问这纸条谁放的?查到了打草惊蛇,告诉我就成!”

  即便是沈梓姝身边的丫鬟,俞璟辞也不行忍受她们。

  直到邱氏下山也没查出谁弄得,俞璟辞心里狐疑,难不成是寺里的小和尚?

  没找到背后之人,俞璟辞也不追究了,只不过在心里多留了个心眼,过了两日,沈梓姝娘家来人了,沈国公府人携带一众女眷而来,沈梓姝脸上自然是得意的,她的嫂嫂对她很好,母亲也是,她们一热闹,整个院子闹了许多。

  俞璟辞喜欢上了去河边,小丫鬟们在一旁打水的时候她就钓鱼,河里的鱼小,而且精明,俞璟辞钓了两个下午都没有收获,可她坚持每天下午都去,顺便避开那一家人,当然,也有避不开的时候。

  好比这日,窗外下了雨,俞璟辞叫人备好鱼竿,她出门,刚走到院子就听国公夫人说,“你啊,心也别太软了,该有的规矩不能丢,虽然不在府里,可不到你跟前请安你都不过问?要是沈公府里的姨娘学那帮不懂规矩的人,我定要好好整顿一番,你也是,好好学着,让她们该请安的时候必须请安,不然,说出去像什么话,还以为你管不好后宅呢!”

  说我国公夫人貌似才注意到旁边站着俞璟辞,“侄女也在呢!”

  ☆、第75章 趁势反击

  俞璟辞不动声色的朝国公夫人点了点头以示请安,正要越过她们出去就听谁嘀咕了句,“见到长辈也不知道请安,俞公府的规矩还真是差强人意~”

  俞璟辞知道有人找茬来了,步伐一顿,迈得更快了,走出院子听着谁哼了声,不屑一顾的说了通,语速快得她听不真切。

  一旁的禾宛抬眸,见俞璟辞侧着耳朵,安慰,“主子何必与她们一般见识?嘴长在她们脸上,总归要说话的!”

  俞璟辞斜眼扫了禾宛一眼,不发一语的走了,下过雨,很多鱼儿上了勾,俞璟辞心情舒畅,寺庙不得杀生,她让夏苏去寺庙借一个锅,炖鱼汤喝。

  俞璟辞让吴习把鱼杀了,鱼肚里的东西全部扔掉,一切洗干净后小道上也没见着夏苏拿锅来,禾宛也奇怪,“主子,是不是寺里的和尚知道我们杀生不肯借锅?”

  俞璟辞想想觉得也是,“也罢,不能喝鱼汤,那就吃烤鱼罢!”没有带调料,禾宛担心夏苏,自请回去拿调料。

  很快,禾宛就出现在小道上,挥着手帕,一脸急切,“主子,夏苏出事儿了,您要替她主持公道!”

  禾宛去厨房找小和尚借了调料,找了一圈都没见着夏苏人影,问小和尚,小和尚有些糊涂,“施主问那位姑娘是不是穿着紫色衣衫,头上绑了红色的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