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策公子传(16)

作者: 甲子茜 阅读记录

“那你这次认真跟大嫂学好不好?”

“大嫂最近常去英子嫂子那儿,英子嫂子要给未出世的孩子绣衣裳。”

“那你也跟大嫂常去看看英子嫂子。”

“嗯嗯。”曼儿答应着。

之后的半个月,子骊偶尔过问九方耿父子的事务,只等着北方的的消息。

他虽日日要去文渊阁,但也不是每天都要见小皇子。不用他讲课时,他只需在哪儿待上半天。

著作郎张老先生显然对子骊散漫的样子很看不过去,常出言讥讽,开口便是:“老夫当年……”

张老先生的小儿子张以轩闹着要做刘府的门客,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这件事人尽皆知。

子骊知张老先生特意针对他,也不作理会。

子骊在翻阅抄本时找到了贺兰关于隋宁的记载,只有一段话:

隋宁,字长安,睢州青都人也。贺兰元德十五年诞于青都西北郊,祖上三代皆务农。行年五岁,父母见背,得鸣风山隐士收留,暂以寄身。显穆一年,会东南战事,决然辞乡往赴。未及而立之年,胸中已见丘壑。烽火既止,拒官辞赏,而后莫知音信。

“原来他早已不在贺兰。”子骊暗忖道。

还是没有人提议接任大司马之事。

据杨凌的说法,杨司空由于身体原因已有乞骸骨的打算,但让顾平武接任大司马他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子骊在等和谈破裂的消息,那是推举顾平武,便可顺理成章地要求他继续北伐大计。

某日,子骊去往明月楼的路上,迎面驶来几辆马车,拖了不少行李,跟了不少随从。

雕花的窗,绢帛的帘子,一圈儿流苏晃晃悠悠。车前挂的灯笼写着一个“李”字。

琵琶弦断

到了明月楼,妈妈赶着过来招呼:“公子这些日子来得勤快呀。只是这日头还早呢。来得这么早,晚上是不留这儿了吗?”

“人呐总会身不由己,我也不能日日留这儿。妈妈你懂的。”

妈妈指指后边:“公子说笑了。小宛姑娘等着您呢。”

子骊向后边院子走去。明月楼一般到天黑后才开始做生意,现在伙计和姑娘们正在收拾梳洗,院里只有打杂的来来往往。

子骊进了一座绮红小楼,远望绢花饰纱窗,绸帘复斗帐,是小宛平时的起居的地方。

小宛听见子骊上楼的声音,跑着出来,鞋子都没穿。子骊抱她进去,怪罪道:“干什么呢,也不怕着凉!”

小宛脚一着地就原地转起圈儿来,裙摆似牡丹花瓣迎风飐飐。小脚在毯子上轻快地点着碎步,许久才停。

子骊笑道:“很适合你,像是特意为你编的舞。莫不是《挽春风》?”

小宛也笑了:“我就知道公子是识货的。”

小宛为子骊斟了杯酒后,拿起琵琶问道:“《十面埋伏》要不要听?”

子骊有些意外,说道:“我还不知道你会这个。”

“小宛什么都学,不能让公子失望的。”

随即抚弦,起音,渐入佳境。弦声圆润、清晰,急促时如雨打芭蕉千万点,舒缓时若风吹碧波三两环。忽而铿锵似有兵戈之声,忽而悠扬仿佛月明云开。渐渐地,浓云又起,月黑风高,暗影瞳瞳,前不知何人,后不知来者,声声相促,东走西顾,手不知何触,踩不知何物……

忽然一声急促低回,暗夜月影戛然而止!一根琴弦自指尖跳出,飞起,又垂下。

原来是弦断了。

子骊起身走上前去。小宛抬起头,眼中似有泪光:“公子,我……”

子骊弯下身:“你的手……”

小宛将手收入袖中说道:“没事。”

子骊去拉她的手,看见十指指尖处或红肿或出血,因绕着碎布所以近处才看得真切。子骊心疼,问道:“药膏在哪里?”

“在那边的柜子里,不过已经用完了。常备的外伤药也早就没有了。也是奇怪,昨天我去买,药店老板说这几天不给卖。”

“典狱司最近替顾府抓一个逃跑的风信子,那人受了伤,所以去买外伤药的都要盘查。那老板大概是怕惹上什么事,所以不卖药。等着,我差人给你买去。”

子骊下了楼,喊了阿新去买药,却听见院里吵闹。

原来阮当志的弟弟阮当亮要听小宛唱曲儿,妈妈不敢去回子骊,只得劝他。阮当亮本就是个纨绔子弟,又喝了些酒,便不放弃,闹将起来。

子骊对阮当亮的小厮道:“你们主子喝多了,还不送回去?”

阮当亮也没认出是谁,只骂道:“你他妈是谁,敢叫老子走?就是那文策公子在,小宛也得给我唱曲子!你以为他姓刘,小宛就是他的了?刘家现在在顾司徒面前,那就算个屁!”

上一篇:醉太平 下一篇:踏碎盛世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