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俺们全村穿越啦(125)

作者: 林跃然 阅读记录

致使华国民间,甭管哪行哪业,研究好学,蔚然成风。

但这会儿朝圩村的人根本想到自己这一村的小蝴蝶,居然引起了那么多的大漩涡。

他们看着造纸厂的图纸,热烈讨论过后,已经开始动手建厂子了。

于如意的迷你造纸厂那是真迷你,听着是造纸厂,可造好了以后只需要一个人看着,都不怎么需要动手,只要保证自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漏跳滑轨开栓的就好。

当然了,在拿到原始资料以后,还是请专业人士做过精简和改进的,让整个造手纸的过程,更加方便和丝滑……

其实这些民间技术,让真正的专家来做,也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有个时间和成本在里头。

给于如意三十万,他两口子能美得一星期睡不着觉,但给专家三十万,专家只会把支票扔回来并且表示你侮辱了他的专业,或者内心冷笑着接下项目,然后让他的两个学生慢慢做。

不过,再怎么改进,这迷你造纸厂的产量也是不高的:一天最多二十卷。

质量也很一般,纸质有点粗,看着黄不拉叽的,倒是纯天然无染色了。

司娓娓计算了下,按平均产量来的话,手纸是能保证全村人自给自足,还能略有富余了。

这样的话,只要让一位老人来看着摊子,就能让造纸厂运转起来。

至于说纸尿裤和卫生巾,因为住在村里,需要用到的女人都明智地囤一年用的,暂时没有用光的危险。比如说司娓娓,她趁双十一的时候就买足两大箱,足够用两年的,现在还剩下一年的用量。

纸尿裤的话,目前村里就一家有个一岁的小婴儿,他家也囤了不少货,甚至还剩下不少几个月婴儿用的小号纸尿裤,为了跟唯一的老师搞好关系,李家媳妇已经送去给了方老师家,这样方老师的宝宝出生以后也不至于抓瞎,至于等这些东西都耗尽了……那只能回归原始办法用尿布了。

当第二条船下水的时候,造纸厂的手纸已经积累了几大箱了。

村民们这时候再也不用用个纸还精打细算了,而是刷上一个工分就能拿五大卷回去,舒畅!

司娓娓这次再去,除了一位壮劳力,还带了一对手艺人老夫妻。

这手艺人老赵头六十岁了,做得一手好木工,只是在现代家家户户都在家居城里买漂亮时新的成套家具了,他就闲下来了,进城也干过装修,挣下了钱回村盖了三层的小楼,也给大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娶了媳妇,小儿子呢,也三十岁了,让他进城吧,他还不进,非要在村里种土豆,说要当啥土豆大王……

让给说亲吧,人家姑娘一听非得在老家种土豆,谁想吃这个苦啊,何况还得跟老人住一起?

进城去小两口独自过活它不香么?

总之,就这么拧着,他们小儿子就打了光棍。

这不,自打见村里孔金顺和孔来富两个都脱单了,老赵头老两口就急上了。

现在可不比从前了,从前想进城就进城,想旅游就旅游,说媳妇还能找外村外地的,现在都被困在这小村子里,年轻的姑娘上哪儿找去?

这不,听说要建新村,老赵头两个立马就给自家小儿子报了名。

赵小二本来还有点放心不下他的土豆地,老俩口再三拍胸脯表示就那点地他们闭着眼也能搞得定,赵小二这才跟着王大军坐上了第二批次进新村的船。

这不,听村长说了,要找会木工的去新村,老俩口一合计,光靠那小子不一定能行,还是他们也出去看看,多出把力吧!

于是他们又把土豆地托给了住在隔壁的老兄弟,跟着司娓娓一起来新村了!

司娓娓到新村的时候,发现新村已经大变样了!

她走的时候,新村不过只是个规划,周边搭起了简易的树枝围墙,要建房的地方给平出来了而已。

但现在,围墙已经基本建好。

两米高的围墙已经将未来新村的轮廓给圈了出来。

厚厚的围墙是石块和土水泥的结合,上头都能站两个没问题,也方便将来再加高。

靠着墙已经起了一排小房子,这些房子都不大,有个二三十平米的样子,也是同样的材质,看着相当结实,墙没粉刷过,地上还是泥地面,每个房间里都有两三铺木头床,家具虽然没有但摆了些平整的石块和树桩当桌椅……目前看着是两到三人一个房间。

灶房是一间没有门的屋子,粮食和劈过的柴火堆放在两边,灶台上的锅碗盆啥的都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上墙上也都看着很整洁……一看就是有人仔细收拾过的。

离住宿的这些屋子稍远点的位置,则盖着几个棚子,里头就养着先前带过来的猪,羊,鸡……这段时间没见,小崽们都长大了一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