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宦官·春光如锦(166)

作者: 纪南枝 阅读记录

大臣们一惊,却也全都抽噎着伏倒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登基以来,上至军政要务,下至市井民生,凡所得之事,事必躬亲,不敢怠慢。虽无惊世之创举,然朕之治下,百姓安居,四海升平,亦足以面见宗祖而不至羞惭矣。唯有一事,若不得解,朕心难安。朕膝下七子,五长子中,一子已逝,余四子皆生事端,朕甚痛惜。然六七非治世之才,朕亦省之。至此,皇子虽众,大统难承。

长皇孙赵胤承,聪颖早慧,人品谨重,必能克承大统,继朕帝位。然念其年幼,承祭司姬昀膝下,故请祭司摄政监国,看顾新帝,至其成年。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大殿之内,银针落地可闻。

这封遗诏,砸的人连哭都忘了。

这是什么事儿?几个皇子为了这个位置争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最后皇位却落在了一个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只有六七岁的小皇孙的手上?放着满朝文武在一边不用,还要叫从未涉及过朝政的祭司来监国?

有的人不明白。

可却也有人想通了一些。

对于嘉钰帝而言,要能保证大楚的江山姓赵,才能不愧对列祖列宗。可如今新帝的人选落在一个没成年的孩子身上。

嘉钰帝不相信所谓的忠心与人性。即便是此时忠心耿耿的老臣,在有了监国的权利之后还能不能放的开,也是一件玄之又玄的事情。嘉钰帝不敢赌,也不能赌,所以在这个时候,他的选择只有姬昀。

因为能和皇权相比的,只有神权。能够对这个皇位毫无觊觎之心的,只有祭司。

一切偶然之下,都有必然的影子。

不管各位大臣怎么想,圣旨还是被送到了摇光阁。

姬昀很平静,她的身份也无需跪拜接旨,所以也只是在一边看着赵胤承跪下去接旨谢恩。

这不只是一份圣旨,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赵胤承本人是同意的,可他的同意里,也掺杂了许多不可言说的运作。她喜欢这个孩子,可她终究是自私的,无论是谁,在她心里都比不得宋瑾。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么她就会帮他好好地走下去。

按照礼法,嘉钰帝的丧葬之事应该要排在赵胤承的继位大典前面。这两件事情都需要姬昀的出现,所以姬昀很是忙碌,也很辛苦。暑伏之中,仍然要穿着厚重的礼服,笔直地站在太阳底下参加各种祭礼。常常是回到摇光阁以后,就只剩下打盹喝水的力气。

她都有点羡慕小路子。哦,不对,现在应该叫他宋路了。投冤问状的事情一了结,姬昀就帮他从慎刑司的体制里脱离出来,更名改姓,赶去颍州了。

也就是京都里的事情实在离不开她,若非如此,姬昀说不定就要忍不住从京都溜出去。她与她的宋哥哥,已经多日未曾相见了。几乎是一闭上眼睛,就能够看到那个人的面容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姬昀心里好笑。自己这莫非是害上了相思病了。书信已经不能够排解缠绵不断的相思,姬昀从来没有这么渴望去见到一个人过。

在祭司大人的焦灼与幽怨里,夏天过去了。

皇子皇孙本来该为嘉钰帝守孝三年,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事从便宜,赵胤承很快继位,改国号为靖平。

新帝登基,免税一年,大赦天下。百姓都很高兴。本来也是这样的,百姓并不关心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是谁,只要能够让他们过得好,皇帝姓甚名谁,年纪大小,他们都不是那么在意。

赵胤承既然做了皇帝,也就自然不能够继续住在摇光阁。而紫宸殿已经重新整修过一番,只待新帝入住。看起来很坚强沉稳的小皇帝,在搬出摇光阁的前一个晚上,拉着姬昀的手,特别没形象地哭了鼻子。

赵澜镜去世以后,便是姬昀一直带着他的。不知不觉中,在赵胤承的心里,姬昀早就成为了他最亲近的人。姬昀无奈,只得安慰他,摇光阁以后仍然是随便他来,才把红着眼睛的小皇帝送出去。

姬昀虽然背负了监国的名头,却并不想要出手干涉政事。只是赵胤承有时候遇见大事,还是喜欢问一问姬昀,他觉得姬昀是自己能够依靠的。姬昀一般只是指点指点大致的方向,并不会替赵胤承做出决定。她只是帮忙看顾着,以免有人趁着新帝年幼蒙骗他。至于政事,朝中几位老臣资历深厚,比姬昀更合适教导赵胤承,只是他们毕竟年迈,精力不那么充沛了。要处理自己分内的事情,还要教导新帝,就有些忙不过来,常常要两三个人轮流带着赵胤承学习,颇有些费力。

关于政事上的老师,姬昀心中早有人选,只是还需要等上一等。

上一篇:人鱼饲养日记 下一篇:夫君是块云片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