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小美人(95)

作者: 慕容六六 阅读记录

白明时笑笑,张开了嘴,任由胡娇娇喂他。

“甜不甜?”

“好甜!”白明时像孩子般地笑了。

胡娇娇看见手边的蛇皮手鼓,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好奇问道:“明时哥,那天你拿走的蛇皮我记得还有很多吧,怎么就剩这点了吗?”

“多着呢!我还给陆老师做了一个二胡,正好我现在在马场,剪了几根马尾巴的毛做弦。”提到这些,白明时饶有兴致地接着说道:“蛇胆和田鸡皮我都留下来了,可以制药的。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胡娇娇赶忙问道:“我可以帮你拿到市面上去换钱。”

白明时犹豫着,“能行吗?”

“当然能!你们家有那么深厚的医术,你制出来的东西,镇上的药堂肯定愿意收的!”

中秋前一天,胡娇娇跟大队告了假,与葛翠翠一道搭着大队的拖拉机进了县城。

今年的中秋特殊,跟国庆的日子离得近。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商铺门头边上插着红旗。下了学的小学生背着斜跨的帆布包,高兴地追逐着。葛翠翠看了羡慕不已,这还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南山农场进城来,县城在她看来就是了不得的地方了。

“娇娇姐,你念过书吗?”

胡娇娇刚想说有,忽然想起自己这时应当是没有念过书的乡下村姑,于是干脆地摇了摇头。

葛翠翠有些惊讶,“那你怎么识文断字的,讲话也像个文化人。”

胡娇娇满不在意,“我是狗屁文化人!我那点字都是我妈教给我认的,她是南方人,家里条件好一些,给她请过先生。”

葛翠翠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胡娇娇和葛翠翠告假出来,打着的名义是来县城买些后厨做菜要用的东西。农场口的供销社太小了,东西不全,能有个白糖、盐、酱油、醋就很不错了,她想要的一些调味品还得去街上逛逛。

这部分费用自然是大队贴的。二人去了一趟县城供销社,买回了花椒、桂皮、八角、辣酱、甜酱。她想起来国庆过后就是深秋,深秋就离冬天不远了,天气转凉,杨玉乔一年到头也就那几件衣裳,就扯了匹厚实的花布,打算买回去给她做秋装。用的是上回舅舅杨玉明给她的布票和这些天以来攒下的钱。

伸手接过布的时候,她触摸到了旁边一块的确良的料子。这种料子,这个年头最流行,因为做出来的衣服笔挺,不像棉布软塌塌的。多少年后,这种料子早就被摒弃了,人们再次穿起了纯棉,觉得纯棉舒适又安全。胡娇娇不由笑着在心里感慨,脑海中浮现了白明时总是身穿白衬衫的样子,简简单单,干干净净。

她以为他是爱干净,喜欢穿白衬衫,直到那天近距离地看到那件白衬衫都洗发色了,她才反应过来,他的家人也都在遭受困境,哪有精力顾得上他?

“大姐,这块料子我也要了。”

葛翠翠目瞪口呆地看着胡娇娇扯了两样布料从供销社出来。以前胡娇娇在她眼里简直就是小仙女的存在,长得漂亮又识字,还会做可口的饭菜,可在家世上,还是跟她一样朴素甚至清贫的。她才敢自如地跟胡娇娇在一起玩,没想到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

“娇娇姐,我都不敢跟你走在一块儿了。你咋这么有钱?我还以为……你和我们一样呢。”其实葛翠翠家在农户中不算穷了,家里有个会木匠手艺的哥哥,能给家里贴补不少。她又在大食堂打杂。可母亲身体一直不大好,要吃药,所以家里的钱从来都不敢乱用,都要收起来以防万一。

“这不都是我之前在大队做赤脚医生和来了大食堂后赚的嘛!”

“那你都不交给杨姨吗?”葛翠翠惊讶。

胡娇娇明白过来,在那个年代,像她这样年纪的,在外头不论赚了多少工分,领了票和钱之后,那都是要如数上交孝敬父母的,结婚之前年轻人没有支配权。就是结了婚之后有的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是没有的。

她这样的花法,葛翠翠的确理解不了。

胡娇娇胡乱跟她解释道:“这个啊,我离开之前,就是我妈嘱咐我买的。”

“哦。”葛翠翠这才理解地点了点头。

想着马上要过中秋,胡娇娇在点心铺子买了五仁和豆沙两种馅的月饼,一共五包。给了葛翠翠家一包五仁的,剩下的四包,自己留两包,一包给白明时,一包给陆之远。

今天来县城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帮白明时拿药换钱。

她找了一家县城最大的药铺百草堂,让葛翠翠在外头等她,自己走了进去。

“小姑娘,你看病还是抓药?”

第41章 雪花膏,妆奁匣(修文)

胡娇娇摆摆手, “我不看病也不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