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与长生(199)

作者: 五十九夜 阅读记录

一如既往地无辜模样,羲和心知肚明的哼了一声,“一共几人?”

“此前请了两人不了了之,如今只请了李冰父子前来。”

“……父子?”

“正是,子二郎当时就在后面的车里。师傅回来的慌忙,应是没有见到。”

绑架一个就算了,还把子承父业的儿子一同绑来,李家人岂不气死?

有赖于个人兴趣爱好,羲和曾经在学院里翻看过各种杂书歪史,曾经看到一段落故事说神话中二郎神的原型便是战国时的李冰之子李二郎。因为歪史总是纷乱不一,度娘后才得知李冰与李二郎都是鼎鼎有名的杰出人才,更是中国历史最早时的水利专家。川省有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便是父子同心之作,后人为了纪念而建造二王庙。

可惜东周时候的历史太过久远,还未有谱写家谱的习俗,故而许多事情依据不实只能在各种资料之中推测估计。

但不妨碍她记住了李二郎这个名字,如今想来怪不得觉得李冰有些耳熟了。

“身为学院之人行事太过莽撞也不应该,这段日子你让人好好看着,李家父子有什么需要都紧着不要怠慢了。”

“这是自然。”

“嗯。”

羲和对这场乌龙有些泄气,离去的脚步也快了起来。他们毕竟是对历史有着大功劳的人,以后……

“他们是在哪里接的父子?”

“赵国。”

“不是秦国?”

“不是。”

羲和点头离去,是了。都江堰工程少说也要七八年的功夫,就算名字不同,但声势浩大不应该没有听闻。

算了,还是默默地多烤些独家烤肉吧。

日后不是有那么一句,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吃喝的好,李冰父子自然就不再有怨念了。

事实上,李冰并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是觉得学院之中行事飒爽,确实不似迂腐之人的模样。等他醒来后受到羲和的友善对待,再推开门来见到学院中先生学生之间合乐传授的气氛,年轻时的念想不由自主的浮了出来。

李二郎是个年轻人,被一路颠簸折腾得土色极是难堪。不等发作抱怨,偏偏被父亲拉到身边一同游逛起来,耳畔间满是父亲的惊叹与夸赞。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这里学生们无忧无虑的探讨声。

眼见着身侧走过几个学生,李二郎虽然艳羡稀奇,但心中不忿反而撇了撇嘴不以为意,“有什么大不了的,父亲在此授课都可,也必定是顶厉害的先生。”

李冰并没有急言说对不对,“当年父亲是望而不得。”

“贵生学院的学费不便宜,我看都是收拢钱财的法子而已。”

学生们面色红润,与外处的孩子精神面貌大有不同。

事实李冰自己也是估摸不准,作为表率并没有言语说话,反而默默带着李二郎探察起来。

这处的学生讨论,他们就跟着路过听一听。那里的学堂讲座,他们也跟着进去坐一坐。差不多时间了,便抬脚随众去到饭舍打饭而食。一整日里,两父子竟然忙碌极了。不论是主课还是选课,但凡遇到的都要学习一番。

李二郎性子活动些也本能的偏科,因而有些毫无反应有些津津有味。而李冰则不然,几乎都是沉醉其中。

尤其是入学必学六艺中的数,父子听了便入神。先生认出两人来把笔墨递去让他们计算一番,父子竟然爱不释手,下课也追着先生求学,全然忘了晨起时只是观望的模样。

那先生被缠得头疼,羲和听了大笑。

小丫头当年毕业为助教,多年后成了先生,还借用原池子村的张氏自称,“李大人聪慧,估摸很快就会转到院长这里来问了。”

“说来我好奇,王诩这回怎么这么听我话说绑人就绑人了?”

张先生笑,“咱们地方小,其实不用太费功夫,所以先生们都说找近的先生来帮忙就可。可是后来有一天,听闻秦王看重李大人之才就没了声响。”

“再后来,就是我说绑人?”

“嗯,不过这只是我自己所闻所见。”

王诩从来不会做有误会的事情,除非他想。针对秦国,无非是两地的蜜月期有些许变质罢了。在她去燕国之前,给她池子山地契的张仪与新秦王不合,出走魏国不久后离世人间。

算得上好聚好散,但架不住人家师傅不高兴。

世事本无常,羲和摆摆手,“你去带李冰父子看看山后情形,最好止住洪水又能引流入田。”

“是。”

张丫头不懂这些,但看羲和面色不佳便不多去问,领着李冰两父子爬入后山之中。

去往后山是有大路的,但深入小路崎岖,李冰父子走的慢慢吞吞还不如张丫头爽快灵活。半日的功夫,几人刚好将后山山路水口探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