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超市通今古[位面](181)

作者: 荼蘼夫人 阅读记录

庄姬用昨天丈夫捕回来的鱼做了一大锅鱼汤, 单独给仲父留出一份之后,母子三人一人端着一碗鱼汤, 往里面泡上几块干豆饼, 就算是丰盛的一天了。

季奵家里的豆面粟米也是平日拿了干鱼去城里和别人换回来的, 渔村靠海, 虽然也有一些土地,但是并不适合用来种粮食。

往前倒也试着种过,但是不管是种黍还是稷,产量都奇低,大半年忙活下来,最后收获的粮食也只比播下去的粮种多得了几捧,实在是不划水,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多出两次海,得到的渔获换成粮食,就远远不止这么一点了。

用过朝食,季奵出门去换仲父回来吃饭。

她避开人群,走到早上上岸的地方时,并没见到仲父的身影。

季奵猜测阿爹可能是上岛了,她在周围转悠了两圈之后,踮起脚,手掌在眼前搭着凉棚往远方的小岛看去。

没一会,她就看到平静的海面上扑腾着起了浪花,那是仲父手里拖着粮食,慢慢的往岸边游来。

季奵惊慌的看看了四周,确定附近没有其他人之后,才放下心来。

等仲父上岸之后,季奵连忙上前要接过他手上的粮食,不解的问道:“不是说晚上划船去搬吗?”

仲父没让女儿拿东西,绕开她快步走到旁边,把手里拎着的两袋米放进了一个礁石洞里:“这不是我看周围没有人来,在这里干坐着心里又不舒服,就想着能搬就先搬点过来。”

季奵站在他身后探身往里面看去,见里面已经堆着好几袋子粮食了,就知道阿爹已经来回搬了几趟了。

仲父放完粮食之后,又回身要跳下海里,想到自己是来叫阿爹回家吃饭的,季奵连忙出声叫住他:“阿娘让我来换你回取吃饭。”

“我这会还没觉得饿,就不吃了,你来了正好,在这里守着,我再过去搬两趟,要是有人来的话,你出声提醒一下我。”

说完之后,仲父又一猛子扎进了海里。

不得不说今天他们的运气真的挺好的,仲父在海里又来返六、七次,把所有的东西都搬上岸了之后,都没有人往这边过来。

看着礁石洞里堆得满满当当的粮食和财物,仲父虽然累得坐在沙滩上直喘气,整个身上还是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喜悦之情。

父女两在礁石洞旁边守了一整天,偶尔有人赶海走到这一片,见他们已经在这里了,就不会再走过来了,毕竟海岸线这么长,多的是地方能赶海,完全没有必要和别人挤在一处。

等天完全暗下来之后,仲父和季奵才开始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往家里运粮食。

最开始他们还不敢一次性拿太多,怕回去的路上被人撞见不好解决,但是他们一趟走下来都没看到一个人影之后,胆子也就大了起来。

父女两分几趟搬完所有的东西回家之后,庄姬已经把米都腾到了家里的大陶缸里。

袋子里白花花的大米让庄姬和仲和都惊讶不已,庄姬更是抓着一捧白米又哭又笑,要不是怕声音太大把人招来,她肯定要忍不住欢呼起来。

白米庄姬是知道的,却从未买来吃过,白米白面这种金贵的粮食,一向是贵族们才舍得买来吃的,对于他们这些平民来说,豆饼是主食,偶尔吃一顿粟米粥就算是难得了。

这些白米庄姬是舍不得吃的,她打算等仲父回来之后,让他偷偷把这些大米运到远一些的地方买了,换成布匹或者粟或者菽,足够他们一家子吃上好几年了。

装米的编织袋,装盐和糖的塑料袋和纸箱,都被庄姬拆下来整齐的叠在一边放着。

为了能腾出这些大米和盐糖,庄姬把家里所有的容器都翻了出来,陶缸、陶锅,和家里装水的大石缸,现在都满满的装着米、盐和砂糖。

看着叠在最下面的编织袋,庄姬依依不舍的问季奵:“我看这袋子挺好的,结实又好看,用来做门帘和衣服都很好,真的不能留下来吗?”

季奵家里是没有门的,渔村里的人家也都没有,又那条件好的,就用裁衣剩下的布头缝制成门帘挂着门上,就能挡住外面的寒风了,不过大多数人家是没有多余的布料的,但凡家里有一点布头都被勤俭持家的女主人攒起来补在衣服破损的衣服上了。

现在的人一人就只有那么一两件衣服,平常出海或者做事都只穿那一两身衣服,所以磨损得也很厉害,尤其是那些男人,衣服上总少不了口子和破洞。

现在布价的颇高,季奵家就已经两年没有买补回来裁新衣服了,就更别提用布做挡门的门帘了。

季奵家的门帘是仲父去山上打了干草回来编成的,虽然也能挡风,但是干草做成的门帘,一到秋冬沾上雨水之后,就腐坏得特别的快,所以一年得编两、三张草门帘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