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是个假纨绔(31)

作者: 未及之地 阅读记录

小姑娘不认生,絮絮叨叨的与他分享自己是怎么从家中跑出来的,又是如何机智的去街市上买的糖葫芦。

“娘亲不让我吃这个。”她扬了扬手中的糖葫芦,“说吃了这个会坏牙,以后咧开嘴就是个老太太了。但是阿爹说了,只吃一点点就不会。”脸上是偷吃完异常兴奋的笑。

“所以你就买了五串糖葫芦?”这是一点点?傻孩子,这吃多了真的不太好。燕九砸吧着嘴,狼吞虎咽的将一串都给解决了。

小姑娘看他就吃完了,简直找到了同道中人,笑着又给他一串,“哥哥,你是不是也喜欢吃糖葫芦呀?我娘亲说,好吃的就应该和别人分享。”

燕九:不,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吃甜的。

两人还未吃完,就有一伙穷凶极恶的难民在大街上抢东西,燕九本来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可额吉说过,他以后一定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能做伤天害理之事。

看着小女孩身上穿金戴银,又孤身一人,实在太过危险,而难民马上就要朝这边过来了,燕九抱着她就赶紧跑,小女孩糖葫芦都掉了一地,紧紧抱住燕九的脖颈,带着哭腔:“哥哥,我们去哪里啊?”

燕九来不及解释,带着她躲入一个桥洞下面。

外头的人哀嚎,叫骂,听得人胆战心惊,不一会儿好像是有官兵前来,渐渐就没声儿了。小姑娘十分信任燕九,搂着他的脖子偷偷的笑,那呼出的气息都洒在燕九的颈项,痒痒的,小姑娘转瞬就恢复了心情,扬起了声:“肯定是我爹爹来了,将坏人都抓走了!”

燕九心中一怔,看着一身细软绸缎的小姑娘,再看看她的丫髻上串着的小珍珠,还有脖间的打造的极为精细的长命锁,原来她父亲是官兵啊?怪不得一身的好物,想想自己身上身无分文,每天靠卖力气活儿才能吃一顿饭,去京城的盘缠不知何时才能存得下来。

一时之间,无形的自卑感蔓延进燕九的心头,想着,小姑娘身上的黄白之物,拿出一件来,恐怕也能让他顺利进京了。欲念一旦发芽,就如洪水猛兽之势。

燕九将小姑娘放下来,就听见外面有焦急的呼声,“大小姐...大小姐...您在哪儿啊...?”

“阿福...阿福...”

小姑娘听见声儿就想出去,燕九将她的手一抓,手腕间一个硬硬的东西,燕九一看,她腕子上戴着一对素金手镯,原本心中正天人交战,这一刻脑子里却是轰然一炸,拿吧拿吧,这小姑娘指不定家中十分富贵呢,反正他都算是救了她一命,拿她一枚镯子不过分吧?去黑市当了这镯子,等他回了京,认了那候府的父亲,再还她也不迟。

燕九退了她腕子上的平安镯,还没等小姑娘震惊的表情露出来,燕九飞快的说道:“既然你父亲来了,就快回家吧,以后别一个人出来了。”说完,就把小姑娘的镯子抢了......

小姑娘:“......”人心险恶。

燕九抢了镯子之后,当了不少钱,顺利的到了京城,也十分艰难的认了父。

再后来他将那枚刻着“福”字的平安镯赎了回来,在大同兜兜转转,喻家巷的那个后门口不知去过多少回,大同的富贵人家不知打听了多少遍,看见卖糖葫芦的小贩,总是去买上两根,想着若是再次见到她,就再和她一起吃糖葫芦,但燕九却再也没有寻到那个小姑娘......

六年了,燕九从十二岁一直记到了十八岁,那是个明媚的日子,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丫头,给了他一串糖葫芦,那个酸酸甜甜的味儿,就像那个小姑娘的笑与气息,他可以记一辈子......

燕九儿时的回忆并不那么美好,伴随着“没有父亲的野孩子”这些话成长,年少丧母,世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如此的艰难,可沼泽地里的少年,在遇见美好善良的人也会被温暖得手足无措,想要可以有人一直用笑容对着他。

“你还记不记得你七岁的时候?有一个人,抢了你的手镯。”燕九看着纪淑恪,咽喉一下就变得干哑。像是极力的在掩饰什么。

不外乎燕九会这样直白的问,他找她已经找了三年了,一年比一年的执念深,若纪淑恪就是她的话,所有的一切就能对上了。

纪淑恪的父亲是当时大同的县令,她们在大同一直待到了纪淑恪十岁时,三年前才从大同升调至宜州,而喻家巷那处的府邸是纪淑恪父亲的好友家,不是纪淑恪在大同的家。

纪淑恪听完豁然开朗,“原来...原来是你......?”她想起来了,七岁那年她给了一个乞丐哥哥两串糖葫芦,因为娘亲常教导她要与人为善,见着了乞丐若是有能力便施舍一二,要知道明帝都是泥腿子出生,做过乞丐的,不能因身份高低贵贱而瞧不起人。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救了自己的哥哥竟然顺带抢走了她的镯子,虽然并不贵重,可也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