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东双璧(57)+番外

他用六个字,极其强硬而无情地打断了张纮的话,满厅抬头,看着周瑜。

这是他第一次对文臣态度如此恶劣,事实上自从八年前孙策病逝,就几乎再没有人与周瑜共事朝堂,吴王麾下文臣武将济济,唯独周瑜远走他方。

再出现时,周瑜头戴红缨武将盔,身着环链银铠,脚着苍蛟战靴,披风在黄昏的风里飞扬。他背着手,两脚略分,站在厅堂中央,腰间佩神剑赤军,赤军剑柄闪烁着夕阳的余晖。

众人都习惯了穿着官袍的他,极少见过穿戴铠甲的他,就连孙权,脑海里唯一的记忆,也找不出周瑜穿甲戴盔的模样,兄长孙策死后,周瑜就再也不碰那把赤军剑了。

周瑜的容貌更为成熟,没有苍老,更没有颓废与消沉。在经历岁月的磨砺后,渐渐沉淀下来的,是一往无前的强硬之势与历经沧海桑田的大将之风,他犹如一座山,一堵墙,屹立于厅堂内。

“我们有多少兵?”周瑜问。

“我只有步兵的数字,都督处水军有多少?”孙权在闹哄哄的厅内,隔着十余步朝周瑜问道。

“水军两万二。”周瑜说,“大战船七十三艘,中船一百一十二艘,小船一千零八十艘,步兵如何?”

厅内静了下来,孙权答道:“周边郡县兵力无法抽调,夷州正在平叛,恐怕有变,只能交给你一万步兵。”

“三万二。”周瑜在厅内踱了几步。

“曹军号称八十三万!”张昭道,“周都督,此战须得三思!”

周瑜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一众文官俱看着鲁肃。

“不用看了,”周瑜说,“就是鲁子敬让我回来的。”

周瑜又一副云淡风轻,眼神犹如静水,说:“鲁子敬早就知道你们会降敌,所以先一步将我召回来了。”

这一句掷地,厅内顿时哗然。张昭怒道:“周都督,你这是说的什么话!难不成只有你在保全江东,我们都在卖主求荣不成?!”

周瑜沉默半晌,而后上前一步。

孙权从未觉得周瑜的身材如此高大,仿佛一坐在他的面前,这名亦师亦父的长辈,就只能被仰视,时光倒流回了当年,他再次成为了那个小孩。

“瑜自小便追随孙家,”周瑜沉声道,“迄今已有三十四载,初识伯符于舒县,此处除黄盖将军、程普将军、朱治将军外,便数我跟随主公的时间最长。”

周瑜一摆资历,厅内顿时鸦雀无声,就连黄盖等人,亦无法出声,毕竟当年孙坚辞世后,陪伴着孙策的只有周瑜。

“先主逝后,仲谋接任。”周瑜侧头,看着张昭,说,“昔年张公与我一同效忠主公,誓要维护江东,创出一番基业。”

“子布兄之心,公瑾绝无异议。”说着周瑜又一抱拳,沉声说,“当年伯符仍在世时,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吴郡、江东能有今日,子布兄居功至伟,不可磨灭。”

张昭冷哼一声,脸色这才缓和了点。

接着,周瑜长叹一声,在孙权案前坐下,又说:“咱们还是来说说,这番基业,是否真的已经到了拱手让人的时候吧。”

黄盖冷笑道:“拱手让人?哪怕吕布再世,亦是孙将军手下败将,占不得江东一分地去!”

黄盖说完,拿着一杆箭,箭头朝上,插在孙权案上的壶内。

“江东天险已失,不再是易守难攻之地。”张纮叹了口气,说,“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仅凭手中不足三万的水军,单是与荆州的十万水军一决雄雌,不智至极。”

张纮也抽出一杆箭,箭头朝下,插进铜壶中。

程普喝过酒,随手一扔,将箭投进壶中,箭头朝上,当啷声响。

“巨鹿之战楚霸王率领两万江东子弟,破釜沉舟,尚且大破强绝秦军。”程普冷冷道,“打仗,岂能以人多人少定胜负?”

诸葛瑾取了一杆箭,缓缓走来,站在孙权面前,拱手道:“主公。”

“各位将军,”诸葛瑾道,“有道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曹操为汉相,拥天子以令不臣。江东一地,虽是昔年破虏将军传下的基业,但究其根,溯其源,主公仍是汉臣。”

诸葛瑾将箭放进壶内,箭头朝下,认真道:“此刻曹操携天子令前来,江东于理,确是汉臣;于情,效忠汉室乃是本分。情理之中,望主公三思。”

韩当冷笑道:“什么汉相,不过是个篡位的贼子!拥立天子多年,为何不还都洛阳?为何不还权天子?”

韩当一甩手,箭矢入壶,铮然作响,久久不散。

“不错!”蒋钦冷冷道,“若天子亲来,尚有商酌余地,曹贼篡汉,万万不能降!”

又一根箭矢入壶。

吕范道:“各位将军如此好战,可知这名不正言不顺的一战,将如何涂炭生灵?”吕范箭矢入壶,尾羽朝上。虞翻又道:“孙子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曹操纵能取江东,如何治理?”

虞翻走到孙权案前,将箭矢朝下放进壶中,沉声道:“纵是降了,不过换回一个汉臣的称号,与眼下有何不同?曹操要治吴,仍需启用吴人。”

“正是。”张昭说,“既顾全江东百姓性命,又于己无损,主公,三思。”

张昭将他手中的最后一杆箭放进壶中。

厅内静默,朱治终于开口道:“我亦追随破虏将军数十年。”

昔年孙坚身边的武将,如今大都两鬓染霜,周瑜抬眼看着朱治。

“昔年破虏将军发兵长沙,”朱治的声音掷地有声,“试问在座诸位,若先主仍在,今日他是降,还是不降?”

话音落,朱治投箭入壶,鲁肃也起身道:“我东吴今日若降,不是称臣,而是亡国。”

鲁肃投箭。周瑜拿着自己手中的最后一根箭,站在孙权面前出神。

“公瑾。”孙权说。

周瑜拿着箭,看着案上的两个铜壶。

“你说如果今天,你哥还在,”周瑜的声音很低,缓缓道,“他是降,还是不降?”

孙权没有答话。周瑜沉默良久,而后道:“我一时间,竟是忘了他的长相,我怎么就一直想不起来呢?”

“你们还记得伯符的样子吗?”周瑜朝在座文臣问道。

张昭深吸一口气,巍然答道:“伯符……生前爱笑。”

周瑜笑了笑,那笑容里,却是带着哀伤的意味。

“九年了。”朱治说。

“九年了。”周瑜的声音沙哑,答道,“我竟然连他的样子都忘了。”

“你真的忘了?”孙权问。

周瑜没有再回答,放下箭,转身离开。

黄盖等人起身告辞,唯剩孙权案前,两个铜壶,一个插满了文臣们的箭矢,尾羽朝外,另一个里插满了武将的箭矢,闪烁着锐利的寒光。

夕阳如血,映着滔滔江水,周瑜武袍飘扬,站在江前。

“你还没有想好?”小乔拿着一件袍子,交给周瑜,又说,“我听他们说,今日主公面前,你说你连孙郎的样子也记不清了。”

周瑜答道:“我仍记得,这些年里,我又何曾忘过一天?我只是不知道,哪个才是他罢了。”

小乔叹了口气,柔声道:“周郎,要打吗?”

“你先回去吧。”周瑜说,“夜风冷。”

孙权顺着江风走来,周瑜与小乔同时转头,看着他在岸边孤寂的身影。

“我去给你们暖点酒。”小乔知道周瑜和孙权有话说。

孙权站在岸边高地上时,两人没有一句交谈。

“你不弹琴了。”孙权说。

“没有人听。”周瑜答道。

两人并肩站着,周瑜又说:“你快比当年你哥还高了。”

孙权说:“如果泉下有灵,他一定在骂我懦夫。”

“他不会骂你,”周瑜说,“只是可惜而已。毕竟降了,我们都会是汉臣,而主公你,不会是汉臣。你若愿意为东吴做此牺牲,我敬佩你,你想战,我追随你。”

孙权顿时愣住了。

周瑜避开孙权的目光,望向滔滔江水。一时间孙权静默,周瑜说得不错,江东一降,文臣武将都将是汉家之臣。而孙权,却决计不可能再有今日的地位了。

“若已想好,这就回去吧。”周瑜稍一点头,说,“若想战,便跟我来。”

孙权在这最后的一刻,终于定了心神,周瑜却不再理会他,转身进了房内。

小乔温着酒,周瑜在案前坐下,孙权追了进来。和风吹起纱帘,纱帘外仿佛有一个人影经过。周瑜抬头看,他们的思想在那短短瞬间里彼此交汇,仿佛有一个人站在那里,朝他说—

公瑾,孙权与江东,托付予你了。

“有多少胜算?”孙权问。

“你先下决定。”周瑜沉声道,接过小乔双手端来的温酒。

孙权一口饮尽,继而抬头看着周瑜。他知道周瑜是打算破釜沉舟一战,然而有些话,他仍忍不住要问。

上一篇:战七国 下一篇:二零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