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经年杳杳(54)

作者: 雪满头 阅读记录

他手一顿,恰扣住她后颈,低头探究地看进她眼底,“我只有一事不明。杳杳,你到底想要什么?”

谢杳心里清楚,倘若不是这次牢狱之灾,他恐也不会开口问她。他要信什么的时候,是不掺杂质的放纵。她毫不怀疑,无论她说出什么实质性的愿望,他都会替她达成——只是如今的她,面对着这样的信任,总有些战战兢兢。

像是摔碎过又失而复得的玉佩,系在她颈间,摇摇晃晃,她总时不时就要摸上一摸,确认它还好好的。

谢杳移开目光,沉默了片刻,方轻声道:“我想帮你。”

说者有心,尾音震颤在听者的心上。沈辞笑了一笑,掐掐她脸颊,“杳杳能有这份心我很欢喜。你若是有无论如何也想做的事情,我不拦你。可我希望你要做的事情,只是因着你想做。”

“我不想,也不该,成为你的缘由。”

谢杳垂下眼帘,并未吭声。

沈辞看她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抬手敲在她额头,正色道:“杳杳,京城这潭水深不见底,独醒者少有。”

谢杳点点头,声音清亮,“我知道。”

“长夜孤寒,不见天光。”

“我知道。”

沈辞笑着喟叹一声,“你这是拿定主意了。你这拗劲儿上来,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谢杳抓住他手,重重一握,“阿辞,我不是那个坐在树枝上,连下来都要你接着的小姑娘了。这潭水浑,我也并非是想涤净了它。我答应你,绝不会耽于其中,好不好?”

沈辞反手握住她手,“好。”

沈辞不好在这儿耽搁太久,又陪了谢杳一会儿,叫她且再忍耐两天,也便回了。

兴许是太子和镇国公世子都对这处上心的缘故,往后两天谢杳过得显然比寻常牢犯好一大截。

第三日,同谢杳所料相差不多,宫中果然来了人宣她进宫。

她换上了先前进大理寺狱时的衣裳,由公公引着,进了太清殿——太清殿正是宫中筹备道教仪式之所,皇上选在此处见她,想来是已信了七分。

踏进殿中,谢杳先是对皇上行了大礼,被叫起,又对上头那道蓝色的身影一拜到底,“拜见师父。”

“孽徒!当日为师是见你有慧根,方点拨几句,叫你以俗家身份拜入门下。为师一早便嘱咐过你,天道不可妄言!你又是如何做的?”净虚真人一拂袖,倒真有两分世外仙人的架势。

他抢在前头说这番话的意思实则是先跟谢杳通口气,免得待会儿回话时两人前后所言对不上。

谢杳压住笑意,索性伏在地上,“弟子知错。”

净虚真人犹在气头上似的,并未叫她起,还是皇上亲圆了个场,叫她起了又赐座。

早在上一世谢杳就知道当今这位圣上对道学可谓是虔诚之至,没少寻仙访药,且所服的药丸多是出自净虚真人之手,每月由专人亲上松山观护送回来。

“朕看真人这爱徒年纪尚小,沉不住气些也是寻常,真人莫要苛责了。再说,小道长所言倘若非虚,倒也是功德一件。”皇帝颇和蔼地冲谢杳一笑,“不知小道长如何称呼?”

谢杳不卑不亢回话道:“清潭居士。”

皇上又多问了几句,谢杳一一答了,此时不宜急功近利,是以她也并未多言。

直到皇上身边的大公公回禀道是有几位老臣在元明殿候着,皇上这才摆驾回了元明殿。临走还特意吩咐净虚真人这回不急着回观,先在宫中住上一段日子——实则是想净虚真人再炼两炉药出来。

皇上这一走,演戏的两人松懈不少,借着炼药的由头,去了丹房,又屏退左右。

净虚真人恨不能一拂尘敲她脸上,转过身来时还是忍住了,只虚虚晃了一下拂尘,“你先同我打个商量很费事?”

谢杳用手扇着闻了闻丹炉上的气味,“弟子想着师傅费了这么大劲把弟子捞回来,应当是轻易不能放弃了的,这不是有恃无恐么。”

净虚真人被她一噎,抻了抻袖子,没好气道:“你这是做的什么打算?”

谢杳正了神色,认真道:“真人欲教我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我自然得找个方便行动的位子。倘若真人直接引荐,也不是不可,只是不如这般折腾上一回效果来得好。”

净虚真人沉吟半晌,摇了摇头,“你这一时的确能达成所愿,可帝王心不可测,时日一长,难保结果如何。”言毕,又接着道:“罢了,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以圣上的脾性,本该是会留你在这太清殿。”

说到这儿,他又极头疼似的倒吸了一口气,“我的弟子?这话你也当真说得出口。我问你,你那张匣子里的纸上画的那道符,是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