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经年杳杳(22)

作者: 雪满头 阅读记录

她听见太子的声音在她耳后响起:“嘘。这时候,你最容易口不择言。”

她被太子一面捂着嘴,一面往后拖,与沈辞生生被分开。

太子低头看着谢杳,她口中只能发出“呜呜”的声响,挣扎着想要咬他。

他拖着她往后,她便往前爬,手脚并用,拼上命一般,伸手去拉沈辞。

太子心头莫名有些烦躁,早知如此,他便不该叫她来这一趟。

他开口劝道:“杳杳,睡一会儿罢。”手上却利落得很,径直一个手刀,将谢杳劈晕过去。

那两个负责沈辞的东宫近卫,见自家主子面色不虞地将带来的女子打横抱起便往外走,忙不迭上前请示。

太子头也未回,“虎符下落仍未问出来,暂且先关押到东宫地牢。”

谢杳醒过来时,映入眼帘的先是层叠的青纱床幔。

“醒了?”脚步声由远及近,太子掀开床幔,递进一碗水来。

谢杳没接,自顾自坐起身来,想要从榻上下去。

“以你的才智,当真没想到过沈家会是今天这样一副景象?”太子轻笑了一声,“你如今这般,是觉着孤罪孽深重,还是你自个儿,愧疚不安?”

谢杳动作未停,“我同殿下没什么好说的。”径直便往外走。

东宫的侍卫拦了她一下,得了太子首肯,方才放她走了出去。

镇国公世子借扶柩归京之名,领兵入京,意图不明,以谋逆罪论。

念在镇国公沈征尽忠尽职尸骨未寒,仍以国公礼葬。

满京哗然。

镇国公府被封,整一条街上都不见人影。

东宫的车马将谢杳送到了尚书府门前,谢杳默然立了许久,终还是举步去了镇国公府。

她是一个人去的,京城今日出了这般变故,一路上委实也没多少行人。

朱红大门前,她先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块还未来得及卸下的牌匾,御笔亲赐,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

而后她便跪了下去,长磕了三个头。

站起身时,脚边却落了个物什儿。

谢杳四处望了一眼,不动声色将其拾起,一面往回走,一面在袖中将那物什儿一点点拆开,末了里头只一张卷起的字条——丑时于谢府旧院,一事相求。

甫一进府,谢盈便跪到她面前来,两眼哭得红肿成了桃子,只道是自己办事不力,她赶到镇国公府时,沈夫人已然故去多时,而她被扣押下来,直待到今日巳时才被送回来。

谢杳接过她高高奉上的那枚玉佩,亲手将她扶起。虽是拿准了太子不会对谢盈动手,可心里多少还是担忧的,如今见人好端端地回来了,已是庆幸。

“我都未能如何的事情,怎会怪罪于你。”

谢大人和夫人早便为谢杳提了一口气,见她并未如所料想的那般全然崩溃,心下反而更不是滋味起来。

谢杳惦念着那张字条——所幸有这么一桩事给她个念想——便道是要去旧府住上两日,谢夫人虽觉不妥,也不忍再拒了她。

谢杳当夜便住回旧府,此举饶是太子也未曾多想,只当她是旧地旧景感怀故人罢了。

子正三刻,谢杳披衣而起,往后园去,恍惚间还当是那几年,还当是墙的那头仍有人相候。

子时刚至,隐隐有窸窣的声响,她一扭头,便见一黑衣人翻了下来。

那人朝她单膝跪下,将面上的黑纱扯下,“迟舟见过谢小姐。”

谢杳认出这是沈辞往常身边常带的人,一时心中五味杂陈——他怕是还不知沈辞这回是如何输了个彻底的。

果然,迟舟说是被沈辞派到了别处去,今日回京汇合,谁知甫一回京,便听到了这个天大的消息,这才一直候在镇国公府附近,伺机而动。

谢杳同他各自有所隐瞒,是以谢杳见他言辞含糊,也未再过问将人送出京城后,能如何安置。

“谢小姐若是能换得太子身上令牌,世子这一路定当畅通无阻。”迟舟将手中仿制的令牌恭敬奉上。

谢杳接过来翻看,同印象里太子身上那枚确是瞧不出甚区别来,“五日后找我来取。”

“谢小姐打算何时行动?”

“大婚当夜。你自去救人出来,剩下的我会安排。”

迟舟欲言又止,终只是道:“大婚之时,东宫的守备怕是会更森严。”

谢杳微微颔首,“可守备的,不是地牢。”

太子大婚兹事体大,尤其是这个议和的风口浪尖上,明面上的人都盯不过来,如何分得出精力去盯着地牢?

更何况大婚当夜,即便是发觉沈辞被劫,太子也不能大张旗鼓去追。

作者有话要说:问:如何解释这种那啥啥的局面?

谢杳:众所周知,蹴鞠比赛中,蹴鞠飞过来击中甲方并弹进甲方球门,是要给乙方计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