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系反派黑化后(47)

作者: 冬日暖茶 阅读记录

转眼,又是一日大朝会。

偌大的金銮殿,随着时间点的临近,身着官服的大臣便也一点点的多了起来,很快,在大太监的一声唱呵后,众臣山呼万岁,跪拜。

穆盺自也是跪拜的人之一。

本来按照她现如今的职位——京畿卫统领,是不需要参加朝会的,因为她的主要职责是保卫天子,看守皇宫,也因此,她难免要昼夜颠倒。

这种要早起的朝会,自也就不必参与了。

奈何,她身上的先前的“将军”军衔还一直在,所以这些时日的大朝会,她纵然心中几番骂娘,却还是认命的来做个背景板。

不过好在,她现在已经练就了睁着眼睡觉了。

突然,一声“啪”地响声传来,将刚刚和周公拉上小手的穆盺惊的回过神来。

她眼角余光那么一扫,就发现了正中间跪着一个老臣,前礼部尚书,现在翰林院担任了一个虚职。穆盺隐约记得对方好像是姓赵,还是个即将告老还乡的老家伙。

说来对方平日里其实和穆盺一样是个背景板,只是现在么,瞧他那额头,已经破了个口儿,血都冒出来了,而他旁边还散落着一本奏折,奏折的一角染了血迹,显然是被元帝用奏折砸了。

能逼的元帝直接动手,可见此刻这位帝王该是如何震了。是以,金銮殿一时间静地连呼吸都被众人下意识地屏住了。

然而。

第39章 明君

那位老臣着实不愧是老臣,他竟是深吸一口气,然后“砰砰”地磕了三个响头,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昔年,镇国公先以丹书铁券抗旨不尊太宗圣意;后其子镇国侯,又以守孝为名,拒回长安担任要职,如今噼里啪啦……”

这超过三刻钟的长篇大论下来,穆盺算是听出来了,这赵姓老臣说的好听,什么边关蠢蠢欲动,担忧镇国公和胡人里应外合云云,实际上么——

就是想要搞镇国公岳氏一脉了。

之前觊觎龙虎大营的兵权,然后又想拿下京畿卫,现在竟将目光落到了西北么?

穆盺蹙了蹙眉,心中愈发不喜,哪个傻逼玩意儿,蠢招一个接一个,难不成真当元帝是个傻叉不成?

果不其然,听了赵姓老臣的一番话后,向来不苟言笑的元帝直接给气笑了。

他“呵呵”了好一会,目光在自己三个儿子身上一一略过,宛若刮骨的刀一般,略过一个,都要让对方下意识地颤抖起来,这才罢休。

最后,他皮笑肉不笑道:“以赵爱卿之意,是想要让朕——怎么做?召镇国侯回长安述职,你当镇国侯是傻的吗?还是要说,赵爱卿就是想要朕把镇国侯直接逼反了?嗯?”

骤然拔高的一声“嗯”,携带着磅礴怒气,吓的在场的其他臣子,一股脑的跪了一片。

穆盺见情况不对也跟着慌忙跪下,高呼“陛下息怒”。

然而,赵姓老臣却依旧不惧,又或者,他在开口前,就已经做好了劝诫不成,直接血溅金銮殿的准备,他膝行半步,然后将一旁的奏折恭敬的高举过头,再度开口。

“陛下乃是明君,自古明君贤臣,方为佳话。镇国侯如此行事,犹如小人,小人一而再再而三枉顾圣意,陛下,您不可不妨啊——”

听听,听听,这可是拳拳为君分忧的一颗忠臣之红心啊。

穆盺差点忍不住给这个老东西点一排蜡烛了,真的是茅坑里面打灯笼,找SHI找的忒急了!

毕竟,在场的有脑子的谁不知道,当初龙椅上的这位元帝,一连三道圣旨的催,为的可就是弄死镇国公。

若非太·祖赐予的丹书铁券挡住了这三道以太·宗名义所下的圣旨,只怕镇国公一脉的骨头都被野狗啃成渣渣了。

然而,就算是如此,一品的镇国公岳忠老侯爷,最后还是没能挺过窃国之乱,以至于降等承袭一品爵位的现任镇国侯,只能怕死的以为父守孝的名头,龟缩在西北一带,至今都不敢上长安一步。

怕的就是,元帝翻旧账!

至于元帝是明君,不会翻旧账?哈,明君与否且不论,但是不会翻旧账,这就是在开玩笑了。

瞧瞧朝中如今留下的老臣还有几位吧,除了当初跟着元帝窃国的几位,其他的人没入土的幸运儿,如今估摸着也只能享受下含饴弄孙的老年生活了。

偏这人人都知道的事儿,赵姓老臣就要假装不知道,一口咬定了镇国侯心怀不轨,嘴里的那番冠冕谈话的话,那是车轱辘来车轱辘去的说,说到最后——

终于把元帝给气走了。

是的,这场大朝会,最后以元帝拂袖而去告终。

穆盺低着头,顺着人流往外面走,只是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必须要加快时间了,否则再不走,朝中这一滩泥水,迟早要把她也给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