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钓个男朋友回家(71)

作者: 叮咚不吃辣 阅读记录

易行文绷着嘴角, 先安抚住父亲的情绪, 道:“你先别急, 先在医院住下,看医生怎么处理。我订了最快的航班回去,估计今晚就能到医院。”

易高瞻虽然心中十分焦急, 但对着儿子, 还是尽量平复了情绪,道:“好,你也别太着急, 医院什么都已经安排好了,你……回来看看你妈妈吧。”

易行文深吸了一口气,道:“好。”

他挂了电话,看了看时间。

现在正是大中午上班的时间,路况还算友好,离机场还有一段路程,易行文收了手机,将视线移向车窗外。

立交桥层层叠叠,车辆盘旋飞驶。

京城的节奏太快,时间仿佛也匆匆飞逝,以至于有些事物还没来得及在脑中构成记忆,就已经被后来的缤纷多彩挤出了画面。

不像他的家乡。

他的家乡是南方的一座三线城市,那里气候潮湿闷热,每年的回南天大约占了四分之一,在这样的气候下,人们连走路都不愿意快走几步,生活节奏奇慢。

就像在蜗牛眼中,大半生的记忆只不过就是几根青叶篱笆。

而易行文对于家乡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妈妈的病症。

三年前,易行文已经写文七年了,长长短短的故事也写了三十来篇,俗话说感情有七年之痒,写文也不例外。那时候他想写的题材,想到的脑洞都已经写了七七八八,灵感也到了瓶颈期。

恰好那时候齐砚劝说他投资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公司,请他去京城工作。

易行文想着也好,换个地方或许能有不一样的体验经历,对写文也有好处。

可就在他准备去京城的档口,他妈妈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将所有的计划全都打乱了。

母亲生病,命悬一线。

父亲的公司又因无心管理,濒临倒闭。

那段时间,易行文头顶的天空可以说是被一朵不详的乌云笼罩着。

整整一年的时间,他都住在医院陪着母亲化疗,看着她日渐消瘦、头发一天比一天少、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时不时接待父母的亲朋好友,看他们哭,听他们感叹母亲的不幸,进而诉说他们自己的不幸。每天接受到的都是负/面消息,是个人精神都会出现异常。

更何况他的工作也没有那么宽松,跟网站签订的合同是每年至少写一本书,公司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很人性化地给他放宽了一段时间,可距上次完结已经将近两年了,网上对他的猜疑越来越多,他没有办法,只好赶鸭子上架。

那时候他脑中一片空白,原本就灵感枯竭,再加上每天对着生死这类沉重的事,更是没有丝毫创作的心情。面对着电脑半个字也写不出来,每敲一个字都是费了极大的功夫,相当于是逼着自己上战场,消耗的全都是精神力和脑力值。

越写越恶心,越写越崩溃。

这样写出的文字自然不可能被读者接受。

那时候,网上黑他的言论铺天盖地,有人说他江郎才尽,有人骂他自视甚高,更有人猜测行云流水是不是换了个人,怎么文风差距这么大。

他的商业价值也一落千丈,甚至之前完结的书下面都有人恶意评论。

易行文已经预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可他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现实生活中的无力和网络世界的谩骂,就像两座大山一样轮流朝他压来,他是真的不堪重负。

无数次的,他跑到河边,在树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想过一了百了,什么都想过。

但最终还是舍不得这个世界。

现在想想,幸好当时没有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当时觉得人生昏暗,前景无光,可如今看来,不就是这么点事,不至于。

后来,医院找到了可以匹配的骨髓,母亲也很幸运地挺过了手术,虽然后续的排异反应依旧很折磨人,但总算度过了这次劫难,好歹将命保住了。

而且,那时候的经历倒也给他养成了一个习惯——钓鱼。

每次心里有事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到河边钓钓鱼,看着壮阔无波的水面,想一想有趣的事情,生活自在了自然不会再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

不过这次……

易行文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手机,点开歌单,将耳机塞进耳朵里。

舒缓的音乐在耳边响起,渐渐平复了他的心情。

希望有惊无险吧。

晚上八点多,易行文赶到母亲所在的医院,跟医生碰了面。

梁医生是三年前给母亲做骨髓移植手术的医生,是当地最好的血液科医生,一见到易行文就十分严肃地对他说:“排异反应太严重已经超过正常范围,我们做了检查,初步断定是病症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