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侯府真千金(164)

裴衍本能地闭上双眼,竟不知不觉睡着了。

明曦笑了笑,轻轻捏了下他的鼻梁。

这边和亲队伍浩浩荡荡朝安南王庭进发,安南那边已经接到消息。

此次和亲事宜全权由凤池吾负责,他乃安南长公主之子,尊封凤郡王。

而大楚公主赵月莹要嫁的人正是凤池吾的大哥泓郡王凤池泓。

得知大楚和亲使团不日就要抵达,凤池吾来与太后商量接风事宜。

在安南,这位太后地位十分崇高,她少年丧夫,生下遗腹子,扶儿做皇帝,抱子上朝堂;做龙椅,理政务,是安南国的支柱。安南国上下都尊称她一声媪母。

在她的干预下,安南国一派欣欣向荣,虽然不能与大楚抗衡,但国力军力都远超从前。

对于大楚,她一向主张和平对待,数十年两国未曾交战。

许是母亲太过强势耀眼,她的儿子安南皇帝则显得十分平庸。

许是想证明自己,许是想脱离母亲的光芒,在媪母重病之时,安南皇帝在六皇叔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对抗大楚。

他刚打到大楚,与裴怀信短兵相接,六皇叔就在他身后造反了。

安南皇帝只得拍马回去救火,裴怀信轻轻松松就赢了,倒也没穷追不舍,只让安南国内斗去。

但安南皇帝尚未回到王城就被身边的亲信暗箭射死了,原来那亲信早是六皇叔的人。

眼看着安南就要沦落到六皇叔手中,媪母当机立断向大楚求援,恳求大楚助她除奸贼,平内乱,情愿以国相托,归附大楚,从此降国为郡,俯首称臣。

大楚这边同意后,镇国公裴怀信领命出兵,不过月余就铲除了六皇叔。

大楚便派人过来和谈、接管政权,没想到媪母一直称病不出,竟然是要赖账。

而裴怀信打仗可以,在处理政务上却差强人意,一直没能把事情办妥。

裴怀信想强制插手政权,却激起了安南国上下激烈的对抗。

想要打赢一场战争很容易,想彻底收服一个国家却比登天还难。

安南人好战忘义,彪悍无常,与大楚民风相差甚远,即使现在强行镇压夺权,以后一定还会再反。

镇压不如怀柔,若能叫安南皇族低头称臣,接受封赏;再收服军中政权,那大事可期。

这便是裴衍一行的目的。

他是个狠角色,媪母太后不敢轻敌,知道接下来怕是有一场硬仗要打。但是她心里还是有成算的。

她是安南皇族,儿子又刚战死,大楚自诩仁义之师,绝不会对她们孤儿寡母下手。只要她拖着不点头,时日一久,大楚人熬不住,自有离去的那天。

“我身体不适,不能见客,大楚使臣就交给你了。”

媪母太后道,“务必好好招待,新娘子我们留下,该成亲成亲,该办婚礼办婚礼。”

至于和谈,那就免了。

媪母太后对凤池吾很信任,从前凤池吾不显,没想到他却在安南两次倾覆之际力挽狂澜。如今安南上下,除了媪母太后,就数他权利最大。

“是。”凤池吾淡淡应了。

媪母太后便又说起神女的事,“等她到了,即刻请神女进宫。”

她称病不出,倒也不完全是撒谎。媪母太后的确患了重病,太医们束手无策,说这病只有神女能医。

但媪母太后根本找不到神女,只知道神女名叫明曦,是凤池吾的朋友。

前年一场瘟疫几乎让整个安南覆灭,是明曦从天而降,药到病除,挽救了整个安南。

如果没有明曦,安南早就完了。

这样一个人,竟然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不仅年轻,而且容貌出众,仿若临凡的仙女。她几乎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崇拜。

他们奉她为神女,自发为她建立神女庙,将她当成信仰般的存在。

她是百姓的神女,也是媪母太后的救命恩人,为了表示感激,媪母太后给她修建神女宫。哪怕神女走的时候说自己很少来,宫殿不必修了,如果非要修,那就意思一下就行了,不必奢华。

但一国太后要感谢救命恩人,又岂能太过小气?

她嘴上答应明曦,说会按照修建公主府的规格来,甚至会比公主府略小一些,但等明曦一走,她就大兴土木,要修建一座能配得上神女的宫殿。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普通百姓就没有不赞成的,许多人省吃俭用给神女宫捐物资。

耗时一年,神女宫总算修建完毕,宫殿大而奢华,精致无比,是很多人心血的凝聚。

对此,媪母太后很满意。

修建神女宫既是感激明曦,也不乏有拉拢的意思。身为掌权人,她自然看出明曦不是凡俗之辈,也知道跟她交好一定能得到好处。毕竟像神女这样医术高超之人,百年难得一见。交好了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相当于多了一层保障。